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5647发布日期:2023-06-02 00:24阅读:26来源:国知局
烹饪器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现有烹饪器具(例如电磁炉、电陶炉)设置有面板、加热件和测温件,加热件和测温件设于面板的下方,在烹饪过程中,锅具放置于面板上,加热件工作,测温件检测加热件的温度,以对面板上锅具的温度进行控制。但是,现有的这种测温方式,测温件只是对加热件进行测温,测温件难以准确的检测到锅具的实际温度,导致现有的烹饪器具存在温度检测不准确的问题,影响烹饪器具控制温度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旨在解决现有烹饪器具不能准确检测锅具温度而影响控温精准度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

3、壳体;

4、面板,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腔;

5、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以及

6、测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测温元件和用于传导热量的集热件,所述集热件与所述面板热传导连接,所述测温元件与所述集热件热传导连接。

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测温元件之间,所述集热件的一侧与所述面板抵接,所述集热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测温元件抵接。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热件与所述面板抵接的接触面积不小于所述集热件与所述测温元件抵接的接触面积。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壳体上,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测温元件设于所述集热件和/或所述支撑件上。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弹性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支撑件提供推力,以使所述支撑件能推动所述集热件与所述面板抵接。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面板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处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结构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13、限位基座,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基座内;

14、限位卡台,设于所述限位基座靠近所述面板的一端,所述限位卡台形成有供所述支撑件穿设并卡接的卡槽。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台抵接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弹性件至所述面板的方向移出所述卡槽。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段和限位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朝向所述面板,并支撑所述集热件,所述限位段设于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限位段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周壁,以形成所述配合部。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段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段自靠近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支撑段的一端呈渐缩设置,所述定位槽的槽宽自外向内呈渐缩设置,以与所述限位段插接配合。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过线孔,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测温元件连接的测温线体,所述测温线体穿设于所述过线孔。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集热件之间,所述绝缘片与所述面板热传导连接,所述集热件与所述绝缘片热传导连接。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集热件呈片状设置,所述集热件的厚度不大于10mm;

22、和/或,所述集热件的直径不小于2mm。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红外发热盘和电磁发热盘,所述红外发热盘设于所述电磁发热盘的上方。

24、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包括壳体、面板、加热组件及测温组件,测温组件包括设于容纳腔内的测温元件和用于传导热量的集热件,集热件与面板热传导连接,测温元件与集热件热传导连接,如此设置,使得集热件能够将面板上的温度直接传导至测温元件,也即测温元件通过集热件能够直接检测到面板的温度,集热件提高了热量从面板传导至测温元件的速率,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测温件间接检测面板温度而造成的温度误差,从而有利于提高测温元件检测面板温度的准确性,进而能够提高烹饪器具控制锅具温度的精准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测温元件之间,所述集热件的一侧与所述面板抵接,所述集热件的另一侧与所述测温元件抵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件与所述面板抵接的接触面积不小于所述集热件与所述测温元件抵接的接触面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加热组件和/或所述壳体上,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支撑件上,所述测温元件设于所述集热件和/或所述支撑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弹性件,所述支撑件设于所述弹性件上,所述集热件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支撑件之间,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支撑件提供推力,以使所述支撑件能推动所述集热件与所述面板抵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开口朝向所述面板设置的限位槽,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限位槽的开口处设有限位结构,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面板的一端插设于所述限位结构内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与所述限位卡台抵接配合的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限制所述支撑件沿所述弹性件至所述面板的方向移出所述卡槽。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段和限位段,所述支撑段的一端朝向所述面板,并支撑所述集热件,所述限位段设于所述支撑段的另一端,并与所述弹性件抵接,所述限位段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支撑段的外周壁,以形成所述配合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朝向所述面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所述限位段至少部分插设于所述定位槽内。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段自靠近所述支撑段的一端至远离所述支撑段的一端呈渐缩设置,所述定位槽的槽宽自外向内呈渐缩设置,以与所述限位段插接配合。

12.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上设有过线孔,所述测温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测温元件连接的测温线体,所述测温线体穿设于所述过线孔。

13.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于所述面板和所述集热件之间,所述绝缘片与所述面板热传导连接,所述集热件与所述绝缘片热传导连接。

14.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热件呈片状设置,所述集热件的厚度不大于10mm;

15.如权利要求1至12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红外发热盘和电磁发热盘,所述红外发热盘设于所述电磁发热盘的上方。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出一种烹饪器具。烹饪器具包括壳体、面板、加热组件及测温组件,面板设于所述壳体上,并与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纳腔;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测温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容纳腔内的测温元件和用于传导热量的集热件,所述集热件与所述面板热传导连接,所述测温元件与所述集热件热传导连接。本技术的烹饪器具能够解决现有烹饪器具不能准确检测锅具温度而影响控温精准度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鑫,苏畅,江太阳,高文祥,莫业辉,吴慧民,熊文翰,彭志伟,罗佳加,刘星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