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86858发布日期:2023-05-27 19:3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煤气初冷器,尤其涉及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炼焦工业既是重要的能源生产部门,又是耗能大户。中国焦化生产工序能耗为180~200kg标煤/t。就焦炉产物带出的热量而言,赤热焦炭的显热居第一位,荒煤气的显热居第二位,两者合计占焦炉总输出热量的65%~75%。荒煤气带出的有效能占焦炉总输出有效能的12~18%。煤气初冷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或不足:

2、1、煤气冷却速度较慢,且煤气中蕴含的热量无法回收;

3、2、冷却水箱的清洁不便,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清洗机构;

4、余热回收机构:所述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水箱顶部一侧设置的水泵、水泵出水口一侧设置的吸热管、水箱顶部等距离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共同连接的回收箱和贯穿回收箱的气管;

5、清洗机构:所述清洗机构包括水箱一侧焊接的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设置的控制器、控制器下方设置指示器、支撑板顶部设置的储液箱、储液箱底部一侧设置的出液管和出液管上设置的电磁阀。

6、通过上述方案,通过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通过缠绕在气管上的吸热管,能够对煤气中蕴含的热量进行回收,加快煤气的冷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设置有清洗机机构,能够及时对水箱内部进行清洗,方便快捷,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7、优选的,所述吸热管贯穿回收箱,且吸热管缠绕在气管上。

8、通过上述方案,确保了吸热管的使用效果。

9、优选的,所述储液箱内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且液位感应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指示器。

10、通过上述方案,确保了储液箱内部清洗液的储存量满足需求。

11、优选的,所述水箱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输出轴与水箱形成转动配合。

12、通过上述方案,确保了伺服电机的正常使用。

13、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贯穿水箱,且伺服电机输出轴一端螺接有清洗轴,清洗轴上等距离设置有清洗叶片。

14、通过上述方案,使得清洗轴的拆装更加方便快捷。

15、优选的,所述控制器、指示器和伺服电机外部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均为可拆卸的连接。

16、通过上述方案,为控制器、指示器和伺服电机提供了保护。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8、1、本设计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余热回收机构,通过缠绕在气管上的吸热管,能够对煤气中蕴含的热量进行回收,加快煤气的冷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

19、2、本设计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有清洗机机构,能够及时对水箱内部进行清洗,方便快捷,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技术特征: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余热回收机构(1)和清洗机构(2),其特征在于,余热回收机构(1):所述余热回收机构(1)包括水箱(11)、水箱(11)顶部一侧设置的水泵(12)、水泵(12)出水口一侧设置的吸热管(13)、水箱(11)顶部等距离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共同连接的回收箱(14)和贯穿回收箱(14)的气管(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热管(13)贯穿回收箱(14),且吸热管(13)缠绕在气管(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24)内部设置有液位感应器,且液位感应器通过信号线连接指示器(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1)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27),且伺服电机(27)输出轴与水箱(11)形成转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27)输出轴贯穿水箱(11),且伺服电机(27)输出轴一端螺接有清洗轴(28),清洗轴(28)上等距离设置有清洗叶片(2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22)、指示器(23)和伺服电机(27)外部均设置有防护壳,且防护壳均为可拆卸的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煤气初冷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余热回收装置,针对背景技术提出的的个问题,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余热回收机构和清洗机构,余热回收机构包括水箱、水箱顶部一侧设置的水泵、水泵出水口一侧设置的吸热管、水箱顶部等距离设置的支撑杆、支撑杆顶部共同连接的回收箱和贯穿回收箱的气管,清洗机构包括水箱一侧焊接的支撑板、支撑板底部设置的控制器、控制器下方设置指示器、支撑板顶部设置的储液箱、储液箱底部一侧设置的出液管和出液管上设置的电磁阀。本技术通过缠绕在气管上的吸热管,能够对煤气中蕴含的热量进行回收,加快煤气的冷却速度,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及时对水箱内部进行清洗,方便快捷,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技术研发人员:吴昌宝,段续增,李楠,闫敏娜,陈学斌,邓金伟,周晓丰,闫斌,高兴源,黄一腾,钱禹辰,李浩林,张涛,徐强,贾丽珂,于帅,历润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鞍山市百耐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