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1983发布日期:2023-06-10 01:22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蒸汽余热回收,具体为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1、骨素是一种调味料,因为鲜骨抽提物迎合了消费者“货真、天然、营养、美味”的心理,符合消费者对本物、天然调味料的追求,尤其是在消费者健康、安全意识增强的前提下,使之得以快速发展,骨素车间在对骨素进行加工时,需要提炼压抽,此时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汽,此时需要用到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对蒸汽进行回收利用。

2、现有的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在对蒸汽进行回收时,会先对蒸汽进行过滤,从而除去蒸汽中的烟气杂质,但由于蒸汽长时间接触过滤网,容易在过滤网上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会堵塞过滤网,从而降低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并且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在回收蒸汽时所产生的冷凝水不易收集,降低了回收设备的使用效率,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有效的解决了蒸汽长时间接触过滤网,容易在过滤网上形成冷凝水,冷凝水会堵塞过滤网,从而降低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在回收蒸汽时所产生的冷凝水不易收集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工作箱、第二电机、板式交换器、收集筒和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工作箱的下方右侧,所述板式交换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左侧,所述收集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控制器镶嵌在所述工作箱的顶部右侧,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工作箱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末端插接在所述收集筒的外侧壁右上侧,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位于所述过滤网的右侧,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并延伸至其下侧,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壁之间套接有皮带,所述转动杆的外侧壁上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侧壁下侧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侧壁与所述支撑杆的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的右侧壁下侧插接有进气管,所述第二电机的动力输出端与前侧所述转动杆的底部固定连接。

3、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底部右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工作箱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收集箱。

4、优选的,所述工作箱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工作箱的顶部中间和所述收集筒的顶部,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筒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转动轴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扇叶。

5、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左侧壁插接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水管的末端插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顶部左侧,所述水泵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贯穿所述工作箱的顶部左侧,并插接在所述板式交换器的顶部。

6、优选的,所述板式交换器的右侧壁上侧插接有第三水管,所述第三水管贯穿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左侧和所述水箱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水箱的内腔,所述板式交换器的左侧壁下侧插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左侧壁下侧,并延伸至其外侧。

7、优选的,所述收集筒的内腔底部和所述工作箱的的内腔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且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收集筒的外侧壁左下侧插接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末端插接在所述板式交换器的右侧壁下侧,所述控制器与第一电机、水泵、第二电机和板式交换器电性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1、通过第二电机带动转动杆旋转,转动杆之间通过转轮和皮带连接,使得转动杆能够带动移动块旋转,由于移动块螺纹连接在转动杆上,并且移动块之间通过支撑杆连接,使得移动块能够带动支撑杆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杆带动清洁棉上下移动,通过清洁棉清洁过滤网上的冷凝水,避免了冷凝水堵塞过滤网,从而提高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

10、2、通过抽风机将蒸汽从第一连接管内输送到收集筒内,通过第一电机带动转动轴旋转,通过转动轴带动扇叶旋转,通过扇叶的旋转,对蒸汽产生离心力,使蒸汽在收集筒的内壁凝结,并通过通孔流入到收集箱内,便于冷凝水的收集,再通过将蒸汽输送到板式交换器内,水泵将水箱内的水输送到板式交换器内,实现蒸汽余热的回收,提高了回收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工作箱(100)、第二电机(200)、板式交换器(300)、收集筒(400)和控制器(5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机(200)位于所述工作箱(100)的下方右侧,所述板式交换器(300)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底部左侧,所述收集筒(400)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控制器(500)镶嵌在所述工作箱(100)的顶部右侧,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130),所述抽风机(130)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一连接管(131),所述工作箱(100)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150),所述第一连接管(131)的末端插接在所述收集筒(400)的外侧壁右上侧,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右侧之间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60),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前后两侧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70),所述转动杆(170)位于所述过滤网(160)的右侧,所述转动杆(170)贯穿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底部前后两侧,并延伸至其下侧,所述转动杆(170)的外侧壁下侧固定连接有转轮(171),所述转轮(171)的外侧壁之间套接有皮带(172),所述转动杆(170)的外侧壁上侧螺纹连接有移动块(173),所述移动块(173)的左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74),所述支撑杆(174)的左侧壁固定连接有清洁棉(175),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和底部右侧中间固定连接有滑杆(180),所述滑杆(180)的外侧壁下侧滑动连接有滑块(181),所述滑块(181)的左侧壁与所述支撑杆(174)的右侧壁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工作箱(100)的右侧壁下侧插接有进气管(190),所述第二电机(200)的动力输出端与前侧所述转动杆(170)的底部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00)的底部右前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0),所述第二电机(200)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0)的内侧壁之间,所述工作箱(100)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有收集箱(1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箱(100)的顶部中间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40),所述第一电机(140)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轴(141),所述转动轴(141)贯穿所述工作箱(100)的顶部中间和所述收集筒(400)的顶部,并转动连接在所述收集筒(400)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转动轴(141)的外侧壁上下两侧固定连接有扇叶(1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50)的左侧壁插接有第一水管(151),所述第一水管(151)的末端插接有水泵(152),所述水泵(152)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100)的顶部左侧,所述水泵(152)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二水管(153),所述第二水管(153)贯穿所述工作箱(100)的顶部左侧,并插接在所述板式交换器(300)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板式交换器(300)的右侧壁上侧插接有第三水管(310),所述第三水管(310)贯穿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顶部左侧和所述水箱(150)的底部,并延伸至所述水箱(150)的内腔,所述板式交换器(300)的左侧壁下侧插接有排气管(320),所述排气管(320)贯穿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左侧壁下侧,并延伸至其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筒(400)的内腔底部和所述工作箱(100)的内腔底部中间均开有通孔,且呈环形均匀分布,所述收集筒(400)的外侧壁左下侧插接有第二连接管(410),所述第二连接管(410)的末端插接在所述板式交换器(300)的右侧壁下侧,所述控制器(500)与第一电机(140)、水泵(152)、第二电机(200)和板式交换器(300)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蒸汽余热回收设备,包括工作箱、第二电机、板式交换器、收集筒和控制器,所述第二电机位于所述工作箱的下方右侧,所述板式交换器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左侧,所述收集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内腔底部中间,所述控制器镶嵌在所述工作箱的顶部右侧,所述工作箱的内腔顶部右侧固定连接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输出端插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工作箱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末端插接在所述收集筒的外侧壁右上侧;本新型方案能够避免了冷凝水堵塞过滤网,从而提高了过滤网的过滤效果,便于冷凝水的收集,提高了回收设备的使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林,贺丽娜,张伟,王秋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漯河双汇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3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