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70541发布日期:2023-12-14 08:37阅读:35来源:国知局
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冷却系统。本申请针对2021年4月1日申请的特愿2021-62776号主张优先权,并将其内容援引于此。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通过工作液冷却电子设备、并利用热管冷却蒸发了的工作液的冷却系统。

2、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将电子设备浸渍于制冷剂内、且经由翅片对蒸发了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3、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将电子设备浸渍于制冷剂进行冷却、并且利用热管冷却该制冷剂的冷却系统。

4、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利用制冷剂冷却电子设备、且利用热管移送蒸发了的制冷剂并进行冷却、冷凝的冷却系统。

5、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将电子设备浸渍于制冷剂、且利用冷却管将蒸发了的制冷剂冷凝的冷却系统。

6、在专利文献6中,公开了将热管连接于计算机、且利用烟囱下部的热交换器对蒸发了的热管内的工作流体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7、在专利文献7中,公开了通过二次制冷剂对冷却服务器的一次制冷剂进行冷却、且使该二次制冷剂与外部空气热交换而对其进行冷却的冷却系统。

8、在专利文献8中,公开了使空气和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相同的热交换器。

9、在先技术文献

10、专利文献

1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6-21279号公报

12、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54248号公报

13、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8-88433号公报

14、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5/128951号

15、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19-516195号公报

16、专利文献6:日本特许第5797758号公报

17、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20-136335号公报

18、专利文献8:日本特许第434799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2、然而,近年来,电子设备的发热密度增加,期望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3、而且,在将蒸发了的制冷剂移送至适于冷却、冷凝的场所时,从节能的观点出发,优选能够在不使用泵等外部的能量的情况下进行移送。

4、另外,在电子设备的发热密度高的情况下,在制冷剂与电子设备的接触部位,由制冷剂形成上述的膜,存在热的除去能力降低这样的问题。

5、而且,对于对蒸发了的制冷剂进行冷却的设备,优选维护容易。

6、本公开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其第一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冷却系统。

7、另外,本公开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在制冷剂的移送时能够实现节能的冷却系统。

8、而且,本公开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制冷剂对来自发热体的热量的除去能力维持得高的冷却系统。

9、而且,本公开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维护性高的冷却系统。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冷却系统具备:制冷剂槽,其将用于从发热体除去热量的制冷剂收容于成为封闭空间的内部;多个热管,其以从所述制冷剂槽向该制冷剂槽的外侧延伸的方式排列有多个,并且在各自的内部形成有能够供作为工作流体的制冷剂移动的通路;以及送风风扇,其在所述制冷剂槽的外部对多个所述热管向这些热管的排列方向送风,各所述热管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呈以所述送风风扇的送风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以该送风方向的上游侧为前缘、以下游侧为后缘的扁平状。

12、另外,本公开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冷却系统具备:外壁,其划分室内和室外;制冷剂槽,其配置于所述室内,将用于从发热体除去热量的制冷剂收容于成为封闭空间的内部;热交换器,其配置于所述室外;气相管,其将在所述制冷剂槽内蒸发而变成气相的作为工作流体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热交换器引导;以及液相管,其将在所述热交换器中从气相变成液相的作为工作流体的所述制冷剂向所述制冷剂槽引导。

13、而且,本公开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冷却系统具备:制冷剂槽,其将用于从发热体除去热量的制冷剂收容于成为封闭空间的内部;散热体,其在所述制冷剂槽内浸渍于所述制冷剂,被传递来自所述发热体的热量;以及热传递促进部,其促进从所述散热体的散热面向所述制冷剂的热量传递。

14、另外,本公开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冷却系统具备:热交换部,其具有传热管组、外壳、制冷剂供给部、及制冷剂排出部,所述传热管组具有沿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地延伸且内侧成为空气通路的多个传热管,通过将这些传热管相互隔开间隔地捆束而在所述传热管彼此之间形成有制冷剂通路,所述外壳以各所述传热管的两端向外部开口的方式覆盖所述传热管组,所述制冷剂供给部向所述外壳内供给制冷剂,所述制冷剂排出部从所述外壳内排出制冷剂;以及送风部,其设置于所述热交换部的下方,从下方对所述传热管组送风。

15、发明效果

16、根据本公开,以提供能够提高冷却效率的冷却系统作为第一目的。

17、另外,根据本公开,能够在制冷剂的移送时实现节能。

18、而且,根据本公开,能够将制冷剂对来自发热体的热量的除去能力维持得高。

19、而且,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维护性高的冷却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系统,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7.一种冷却系统,其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1.一种冷却系统,其中,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6.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7.根据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18.一种冷却系统,其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1.根据权利要求18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3.根据权利要求18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27.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系统,其中,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冷却系统具备:制冷剂槽,其将用于从发热体除去热量的制冷剂收容于成为封闭空间的内部;多个热管,其以从制冷剂槽向该制冷剂槽的外侧延伸的方式排列有多个,并且在各自的内部形成有能够供作为工作流体的制冷剂移动的通路;以及送风风扇,其在制冷剂槽的外部对多个热管向这些热管的排列方向送风,各热管的与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呈以送风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以该送风方向的上游侧为前缘、以下游侧为后缘的扁平状。

技术研发人员:原伸英,大谷雄一,内田澄生,铃田忠彦,北本博子,林健太郎,今井笃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