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542575发布日期:2023-06-27 17:5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具体涉及一种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使用场所对空调系统的要求也随之提升。空调器作为一种重要电器,其产品舒适性和高效换热越来越受到重视。

2、目前空调系统的设计是根据制冷目标能力开发,制热与制冷共用系统分路,无法同时满足不同运行模式时换热器的高效换热;另外,制热时外机冷凝器支路汇合成一路过冷导致制冷剂流速过快,换热不充分且压降较高导致换热效果,会影响人体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器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外机换热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换热装置,包括分气管、集液管、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其中:

4、在冷凝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串联设置,由压缩机进入所述分气管内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部后进入所述集液管;

5、在蒸发模式下,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并联设置,由压缩机进入所述集液管内的制冷剂分别流向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且经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换热后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分气管。

6、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室外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在所述冷凝模式下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

7、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室外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在所述蒸发模式下,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以及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所述第三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分气管。

8、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为单向电磁阀,其中:

9、所述第一控制阀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相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的出口端与所述集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进口端与所述集液管相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进口端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相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的出口端与所述分气管相连通。

10、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一换热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长度相等。

11、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方。

12、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为单排换热器部,其中,所述单排换热器部具有单排排列的换热管。

13、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外机,包括上述的室外换热装置。

14、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及节流元件,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及所述节流元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室外侧制冷剂循环通路。

15、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和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16、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装置,在制热模式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内换热装置,制冷剂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换热后,流入所述室外换热装置,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蒸发模式下工作,通过所述室外换热装置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压缩机;

17、在制冷模式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外换热装置,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冷凝模式下工作,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流出的制冷剂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换热后流入所述压缩机。

18、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室外换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室外换热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19、判断空调器是处于制热模式或制冷模式;

20、若空调器处于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冷凝模式下工作;

21、若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则控制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蒸发模式下工作。

22、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在所述冷凝模式下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在所述蒸发模式下,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以及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所述第三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分气管。

23、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冷凝模式下工作包括:

24、在冷凝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关闭,所述分气管内的制冷剂依次流经所述第一换热部、所述第二换热部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后进入所述集液管。

25、作为本发明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控制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蒸发模式下工作包括:

26、在蒸发模式下,控制所述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开启,所述第一控制阀关闭,所述集液管内的制冷剂流经所述第二控制阀后分成两个流路,分别流向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且流经所述第二换热部的制冷剂通过所述第三控制阀后,与流经所述第一换热部的制冷剂均流向所述分气管。

27、本发明提供的室外换热装置,包括分气管、集液管、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能根据制冷剂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流向,改变系统流路设计。在冷凝模式下,第一换热部与第二换热部串联设置,由压缩机进入分气管内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后进入集液管;可以实现空调制冷时冷凝侧的系统分路相对减少,制冷剂在室外换热装置的入口处流量较大,流速增强,提高了换热系数,从而达到增强换热的效果。

28、而在蒸发模式下,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并联设置,由压缩机进入集液管内的制冷剂分别流向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且经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换热后的制冷剂流入分气管。制热时蒸发侧的系统分路相对增多,通过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并联设置可对制冷剂进行分流,降低制冷剂流速,从而能降低制冷剂侧压降,避免制热低压侧压力较低导致结霜影响空调的制热性能,进而能提高室外换热装置的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气管、集液管、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在所述冷凝模式下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在所述蒸发模式下,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以及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所述第三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分气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所述第三控制阀均为单向电磁阀,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排布方向上,所述第一换热部的长度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长度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均为单排换热器部,其中,所述单排换热器部具有单排排列的换热管。

8.一种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室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压缩机、四通阀及节流元件,其中,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及所述节流元件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室外侧制冷剂循环通路。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调室内机以及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空调室外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和所述空调室外机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装置,在制热模式下,从所述压缩机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室内换热装置,制冷剂与所述室内换热装置换热后,流入所述室外换热装置,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蒸发模式下工作,通过所述室外换热装置流出的制冷剂流入所述压缩机;

12.一种室外换热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第三控制阀,其中,所述第一控制阀设置在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之间的管路上,用于在所述冷凝模式下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在所述蒸发模式下,所述第二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一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以及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集液管,所述第三控制阀导通所述第二换热部与所述分气管。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冷凝模式下工作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室外换热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室外换热装置在蒸发模式下工作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室外换热装置、空调室外机、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室外机换热效果较差的问题。该室外换热装置包括包括分气管、集液管、第一换热部以及第二换热部,在冷凝模式下,第一换热部与第二换热部串联设置,由压缩机进入分气管内的制冷剂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第二换热部后进入集液管;在蒸发模式下,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并联设置,由压缩机进入集液管内的制冷剂分别流向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且经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换热后的制冷剂流入分气管。该室外换热装置能根据制冷剂在不同运行模式下的流向,改变系统流路,进而提高系统换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铭钊,张凤梅,江标,张奕强,黄潮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