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628352发布日期:2023-03-28 22:00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


背景技术:

2.碟式太阳能集热系统中的换热装置能通过换热油的方式将碟式太阳能集热系统热能进行收集,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循环泵或电磁阀等功能部件将系统采集到的热能与外部储水水箱进行热交换,储水水箱中的热水再根据需求转换为其它能源进行利用。
3.但是现有的换热油管路在输送换热油时,由于外部储水水箱或热交换装置设置的较远,在长距离输送换热油的过程中,换热油管路中的换热油会向外部空气散失大量热能,并且当冬季来临时,换热油管路在传输过程散失的温度更多,从而影响了整体的换热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包括传输管段、换热管段以及设置在传输管段和换热管段之间的转换接头,所述传输管段位于加热区和换热区之间,所述换热管段位于换热区中;所述传输管段包括外壁具有耐腐蚀涂层的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内部从外至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一环状通道和第一中心通道,所述第一环状通道靠近第一中心通道的一侧包覆有隔热层,所述第一环状通道远离转换接头的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一环状通道靠近转换接头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第一中心通道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换热管段包括外壁具有耐腐蚀涂层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由导热材质制成,所述第二管体的内部从外至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二环状通道和第二中心通道,所述第二中心通道远离转换接头的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二中心通道靠近转换接头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第二环状通道的两端均敞口设置;所述转换接头包括柱形本体,所述柱形本体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管体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面和与第二管体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的柱形本体沿圆周方向均匀贯穿设置有输气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环状通道和第二中心通道并与二者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之间的柱形本体上还沿圆周方向均匀贯穿设置有输液通道,所述输气通道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中心通道和第二环状通道并与二者相连通;所述输气通道和输液通道相互交错设置;一半数量的所述输气通道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远离输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环状通道的封口处,所述第二输气管远离输气通道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中心通道的封口处,所述柱形本体上还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
用于将第二中心通道内空气通过第一输气管和第二输气管的输气通道导向第一环状通道。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体包括一端封口的第一外管,以及同轴设置于外管内并两端敞口的第一内管,所述第一内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外管的封口处并与其封口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内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相对应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内管和第一外管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撑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面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第一内管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插槽,以及第一外管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插槽;所述第一环形插槽和第二环形插槽内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柱形本体靠近第一连接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所述第一外管上设置有与第一法兰盘相适配的第二法兰盘,所述第一法兰盘和第二法兰盘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气管包括第一分管和第一主管,所述第一分管与对应输气通道的一端固定在柱形本体上,第一主管贯穿第一支撑件固定在第一环状通道内,所述第一主管靠近第一分管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一分管相适配的第一套筒。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管体包括两端敞口的第二外管,以及同轴设于第二外管内并一端封口的第二内管,所述第二内管的敞口端与第二外管相对应的一端平齐,第二内管的封口端位于第二外管的内部,所述第二内管和第二外管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二支撑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面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第二内管相适配的第三环形插槽,以及第二外管相适配的第四环形插槽;所述第三环形插槽和第四环形插槽内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柱形本体靠近第二连接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法兰盘,所述第二外管上设置有与第三法兰盘相适配的第四法兰盘,所述第三法兰盘和第四法兰盘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输气管包括第二分管和第二主管,所述第二分管与对应输气通道的一端固定在柱形本体上,第二主管通过第三支撑件固定在第二中心通道内,所述第二主管靠近第二分管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二分管相适配的第二套筒。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柱形凹槽和第二柱形凹槽,所述导风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贯穿设置在柱形本体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转动轴与柱形本体之间转动密封连接,所述转动轴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柱形凹槽和第二柱形凹槽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柱形凹槽内部的转动轴上设置有旋转柱,所述旋转柱的外侧与第一柱形凹槽的内壁,所述旋转柱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朝同一方向的螺旋通道,位于所述第二柱形凹槽内部的转动轴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扇叶。
13.与现有技术相比,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存在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的高温流体介质在传输时,可以通过第一中心通道输送以降低温度的损耗,而在换热时,高温流体介质进入第二环状通道内以减小高温介质横向截面,使得高温流体介质充分的与待换热的介质进行换热。
14.2、本发明利用流体介质的流动带动扇叶的转动,使得第一环状通道内部的空气自动进入第二中心通道内部,并由被换热后的流体介质进行加热后重新导入第一环状通道,来提高第一环状通道形成的中空保温层的温度,使得中空保温层与第一中心通道的温差降
低,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温流体介质在传输阶段的热损耗。
附图说明
1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16.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竖剖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发明的转换接头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的传输管段的一端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的转换接头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的换热管段的一端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的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3是本发明的传输管段和换热管段气体流向示意图。
17.图中:1、传输管段;2、换热管段;3、转换接头;4、第一管体;5、第一环状通道;6、第一中心通道;7、第一外管;8、第一内管;9、第一支撑件;10、第二管体;11、第二环状通道;12、第二中心通道;13、柱形本体;14、第一连接面;15、第二连接面;16、输液通道;17、第二外管;18、第二内管;19、第二支撑件;20、输气通道;21、第一输气管;22、第二输气管;23、导风组件;24、第一柱形凹槽;25、第二柱形凹槽;26、转动轴;27、旋转柱;28、螺旋通道;29、扇叶;30、第一环形插槽;31、第二环形插槽;32、第一法兰盘;33、第二法兰盘;34、第一分管;35、第一主管;36、第一套筒;37、第三环形插槽;38、第四环形插槽;39、第三法兰盘;40、第四法兰盘;41、第二分管;42、第二主管;43、第三支撑件;44、第二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图1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腐蚀型保温蓄能露天外接管,设于如图12所示的l区间中,其包括传输管段1、换热管段2以及设置在传输管段1和换热管段2之间的转换接头3,所述传输管段1位于加热区和换热区之间,所述换热管段2位于换热区中。
20.上述的加热区将流体介质加热后通过传输管段1进行传输,传输管段1将高温流体介质传输至换热区输出端处通过转换接头3输送至换热管段2内,再由换热区的换热管段2
进行热交换,将换热管段2的高温流体介质的热量进行吸收利用;从上述热交换过程来看传输管段1,传输管段1在传输高温流体介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高温流体介质温度的降低,并且随着传输路径的增长,高温流体介质温度降低就越多,而高温流体介质温度的降低会导致其在热交换区的热交换效率降低,因此,如果能提高传输管段1的保温性能,则能提高高温流体介质在热交换区的热交换效率。
21.鉴于此,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传输管段1包括第一管体4,所述第一管体4的内部从外至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一环状通道5和第一中心通道6,所述第一环状通道5远离转换接头3的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一环状通道5靠近转换接头3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第一中心通道6的两端均敞口设置。
22.上述的设计,当高温流体介质进入第一中心通道6后,由于第一环状通道5的存在,可以使得第一中心通道6外侧可以形成一个中空保温层,即第一环状通道5,以提高传输管段1的保温性能,降低高温流体介质温度的损耗。
23.具体而言,所述第一管体4包括一端封口的第一外管7,以及同轴设置于外管内并两端敞口的第一内管8,所述第一内管8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外管7的封口处并与其封口处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内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外管7相对应的一端平齐,所述第一内管8和第一外管7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一支撑件9。如此,第一内管8的内部可以形成第一中心通道6,而第一内管8和第一外管7可以形成第一环状通道5,且第一内管8贯穿所述第一外管7封口处的一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接头、焊接等方式连接与加热区内的管道进行连接,以接收加热区被加热的高温流体介质。
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外管7的外壁采用喷锌、喷铝工艺加以保护,以提高第一外管7的防腐蚀性,所述第一内管8的外壁包覆有一层隔热层,隔热层所用材料为气凝胶纳米超级绝热毡隔热保温材料,该材料使用浙江绍兴市纳诺高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可以进一步地,提高传输管段1的保温性能,降低高温流体介质温度的损耗。
25.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换热管段2包括第二管体10,第二管体10所述第二管体10的内部从外至内分别形成同轴的第二环状通道11和第二中心通道12,所述第二中心通道12远离转换接头3的一端封口设置,所述第二中心通道12靠近转换接头3的一端敞口设置,所述第二环状通道11的两端均敞口设置。
26.上述的设计,使用时,转换接头3能将第一中心通道6的高温介质传输至第二环状通道11中,由于第二中心通道12的设置,使得在同尺寸的换热管段2下,使得本发明的高温介质截面小,可以充分的与待换热的介质进行换热,即吸收热量。
27.进一步地,由于换热管段2是在换热区内通过接触的方式进行热交换的,为了提高热交换效率,换热管段2的外形可以是盘状的、螺旋状的等,具体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
28.具体而言,所述转换接头3包括柱形本体13,所述柱形本体13的两端分别具有与第一管体4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一连接面14和与第二管体10的一端可拆卸密封连接的第二连接面15;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之间的柱形本体13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贯穿设置有输液通道16,所述输液通道16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中心通道6和第二环状通道11并与二者相连通。如此,在第一中心通道6高温介质传输至转换接头3处时,可以通过转换接头3上圆周分布的输液通道16进入第二环状通道11内部,实现高温介质在第一管体4中心转移至第二管体10的外侧进行充分热交换。
29.具体而言,所述第二管体10包括两端敞口的第二外管17,以及同轴设于第二外管17内并一端封口的第二内管18,所述第二内管18的敞口端与第二外管17相对应的一端平齐,第二内管18的封口端位于第二外管17的内部,所述第二内管18和第二外管17之间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第二支撑件19。如此,第二内管18的内部可以形成第二中心通道12,而第二内管18和第二外管17可以形成第二环状通道11,且第二内管18远离转换接头3的一端可以通过现有技术的连接方式,例如可以采用接头、焊接等方式连接与外接管道进行连接,以排出被换热后的流体介质。
30.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换热效率,第二外管17可以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采用铜或高导热的其他金属制成。
3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之间的柱形本体13上还沿圆周方向均匀贯穿设置有输气通道20,所述输气通道20的两端分别对应第一环状通道5和第二中心通道12并与二者相连通;所述输气通道20和输液通道16相互交错设置;一半数量的所述输气通道20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输气管21和第二输气管22,所述第一输气管21远离输气通道20的一端延伸至第一环状通道5的封口处,所述第二输气管22远离输气通道2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中心通道12的封口处,所述柱形本体13上还设置有导风组件23,所述导风组件23用于将第二中心通道12内的空气通过第一输气管21和第二输气管22的输气通道20导向第一环状通道5内。
32.通过上述设计,当导风组件23将第二中心通道12内的空气导向第一环状通道5内后,可以提高第一环状通道5形成的中空保温层的温度,进而使得中空保温层,即第一环状通道5与第一中心通道6的温差降低,根据傅立叶定律(fourier's law),热流密度同热导率以及温度梯度相关,温度梯度越大,热流密度越大,导热越快,如此,当第一环状通道5与第一中心通道6的温差降低后,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温流体介质在传输阶段的热损耗,进一步地,提高高温流体介质换热区的热交换效率。
33.需要说明的是,在高温流体介质进入换热管段2与待换热的介质换热时,高温流体介质的温度虽然会相应的降低,但是其温度不会降低至低于待换热的介质所需的温度,即当待换热的介质需要换热至80℃、90℃或100℃,相应地,高温流体介质换热后会下降至80℃、90℃或100℃后被排出,并不低于上述的温度,而温度下降后高温流体介质随后需经过冷却区冷却后再次进入加热区进行加热来完成循环(如图12所示),结合上述来看,被换热后的流体介质还是具有一定温度的,因此,可以加长换热管段2的长度,使得被换热后的流体介质与第二中心通道12的气体进行换热,对流体介质温度的再次利用,即当随着第二中心通道12内的空气不断导向第一环状通道5内后,第一环状通道5内部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输气管21、输气通道20,以及第二输气管22进入第二中心通道12的封口处排出,被排出的空气可与被换热后流体介质进行热交换,在此移动过程中,空气可以被逐步进行加热,直至进入第一环状通道5内。
34.进一步的,为了不影响换热管段2与待换热的介质换热,可以在待换热的介质和第二外管17的区域设置隔热层。
35.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14和第二连接面15的中心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对称的第一柱形凹槽24和第二柱形凹槽25,所述导风组件23包括转动轴26,所述转动轴26贯穿设置在柱形本体13的中心位置处,且所述转动轴26与柱形本体13之间转动密
封连接,所述转动轴26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柱形凹槽24和第二柱形凹槽25的内部,位于所述第一柱形凹槽24内部的转动轴26上设置有旋转柱27,所述旋转柱27的外侧与第一柱形凹槽24的内壁,所述旋转柱27上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朝同一方向的螺旋通道28,位于所述第二柱形凹槽25内部的转动轴26外侧沿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扇叶29。如此,在高温流体介质在流过螺旋通道28时,可以带动旋转柱27转动,而旋转柱27转动通过转动轴26可以带动扇叶29发生转动,进而扇叶29转动将第二中心通道12内的空气导向第一环状通道5内,即利用高温流体介质流动带动扇叶29转动自动将第二中心通道12内的空气导向第一环状通道5内,无需借助外界驱动力。
3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面14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第一内管8相适配的第一环形插槽30,以及第一外管7相适配的第二环形插槽31;所述第一环形插槽30和第二环形插槽31内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柱形本体13靠近第一连接面14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盘32,所述第一外管7上设置有与第一法兰盘32相适配的第二法兰盘33,所述第一法兰盘32和第二法兰盘33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外管7和第一内管8之间的密封性和方便传输管段1与转换接头3的连接。
3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输气管21包括第一分管34和第一主管35,所述第一分管34与对应输气通道20的一端固定在柱形本体13上,第一主管35贯穿第一支撑件9固定在第一环状通道5内,所述第一主管35靠近第一分管34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一分管34相适配的第一套筒36。通过上述设计,在安装时,只需通过对接的方式便可以完成转换接头3和传输管段1的组装。
3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面15上分别同轴设置有与第二内管18相适配的第三环形插槽37,以及第二外管17相适配的第四环形插槽38;所述第三环形插槽37和第四环形插槽38内均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柱形本体13靠近第二连接面15的一端设置有第三法兰盘39,所述第二外管17上设置有与第三法兰盘39相适配的第四法兰盘40,所述第三法兰盘39和第四法兰盘40上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螺栓孔。通过上述设计,可以提高第二外管17和第二内管18之间的密封性,方便换热管段2与转换接头3的连接。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输气管22包括第二分管41和第二主管42,所述第二分管41与对应输气通道20的一端固定在柱形本体13上,第二主管42通过第三支撑件43固定在第二中心通道12内,所述第二主管42靠近第二分管41的一端连接有与第二分管41相适配的第二套筒44。通过上述设计,在安装时,只需通过对接的方式便可以完成转换接头3和换热管段2的组装。
4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