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48504发布日期:2023-06-29 18:52阅读: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冷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冷却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高效冷却器。


背景技术:

1、冷却器是一种换热设备,用以冷却流体,通常用水或空气为冷却剂以除去热量。它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广泛用于大功率硅整流和感应炉及中频炉等大电器设备配套作为冷却保护付机的纯水、水风、油水、油风冷却装置,主要可以分为列管式冷却器、板式冷却器和风冷式冷却器。

2、现有的列管式冷却器对油水进行冷却时主要依靠器内部的细冷却管进行冷却,这些冷却管直接安装在冷却器管体内部的空腔中,使用时冷却液也直接在这个空腔中流动,因为这个空腔体积较大,所以冷却液的流速也就会受到限制,这样冷却液及其携带的热量就不会快速排出,冷却效率有待提高,而且待冷却的油水中难免会存在一些碎屑,为了避免这些碎屑进入冷却器内部沉淀造成堵塞,多会在外部进油管上安装滤芯进行过滤,但是滤芯极容易堵塞影响流量,这也就需要时常将滤芯拆卸后进行清理或者更换,不仅影响冷却器正常运行,而且操作也非常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冷却器,以解决现在的列管式冷却器冷却效率有待提高,滤芯在清理时影响冷却器运行,而且操作不便的问题。

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冷却器,具体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油管;所述主管体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油管;所述主管体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水管;所述主管体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水管;所述主管体的右侧底部嵌入安装有一根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右端与外部涡流管的冷气出口相连接;所述主管体的左侧底部嵌入安装有一根出气管;所述主管体的内部固定对称设置有两块内隔板;两块所述内隔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导水管,且这些导水管的两端分别依靠一块圆板与主管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根导气管,且这些导气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空气导流板;所述进气管的左端和出气管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空气导流板相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内部左侧转动安装有一个涡轮;所述进油管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减速器,且涡轮的右端与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右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进油管的内部右侧转动安装有一个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所述过滤筒内侧固定设置有四块圆形过滤板。

3、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的右侧下方位置设置有一个内外贯穿的开口,且过滤筒内部的其中一个圆柱形孔旋转至下方时,这个圆柱形孔会位于进油管右侧下方开口的左侧。

4、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的左端位于进油管右侧下方开口的中心位置右侧,且出气管左端面与进油管下方部分右侧面的间距为2cm。

5、进一步的,所述导水管两端的开口均为漏斗状结构,且导水管中间主管部分的内壁与冷却管外壁之间的距离为5mm。

6、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底部还设置有一个缺口槽,这个缺口槽顶部与进油管内部不连通,缺口槽的右侧设置有一个与进油管右侧下方开口左右对应的圆孔,且圆孔的内径与过滤筒内部圆柱形孔的内径相等。

7、进一步的,所述进油管底部还设置有一个缺口槽,这个缺口槽顶部与进油管内部不连通,缺口槽的右侧设置有一个与进油管右侧下方开口左右对应的圆孔,且圆孔的内径与过滤筒内部圆柱形孔的内径相等。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嵌合,进油管内部还设置有一块与过滤筒左侧面紧贴的异形板,且过滤筒内部的圆柱形孔旋转至最顶部时进油管左侧的待冷却油才能通过这个圆柱形孔流入进油管右侧的空腔中。

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筒内部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共四个左右贯穿的圆柱形孔,且四块过滤板分别设置在这四个圆柱形孔中。

10、有益效果

11、1、本发明中的导水管内壁与冷却管外壁的间距较小,并且导水管外部所处的空腔中不会进入冷却液,因此冷却液能够流动的空间大大减少,这样冷却液的流速也就会增快,从而能够使携带热量的冷却液快速流出,并且导气管通入冷气后还能在冷却管内部对油水进行进一步降温冷却,进而能够提高冷却效率。

12、2、本发明中的过滤筒安装在进油管中,且过滤筒依靠其内部的过滤板对油水中的碎屑进行过滤,而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流动的油水能够带动过滤筒旋转,然后过滤筒便能够依靠其内侧的四块过滤板轮流对油水中的碎屑进行过滤,同时用于冷却的冷气向外排出时还会对四块过滤板上的碎屑轮流清理,清理碎屑实现自动化,在清理时无需停止冷却器正常运行,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管体(1);所述主管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油管(2);所述主管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油管(3);所述主管体(1)的底部右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水管(4);所述主管体(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出水管(5);所述主管体(1)的右侧底部嵌入安装有一根进气管(6),且进气管(6)的右端与外部涡流管的冷气出口相连接;所述主管体(1)的左侧底部嵌入安装有一根出气管(8);所述主管体(1)的内部固定对称设置有两块内隔板(9);两块所述内隔板(9)之间固定连接有若干根冷却管(10);所述冷却管(10)的外侧均设置有一根导水管(11),且这些导水管(11)的两端分别依靠一块圆板与主管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管(10)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根导气管(12),且这些导气管(12)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空气导流板(7);所述进气管(6)的左端和出气管(8)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空气导流板(7)相连接;所述进油管(2)的内部左侧转动安装有一个涡轮(13);所述进油管(2)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减速器(14),且涡轮(13)的右端与减速器(14)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14)的右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15);所述进油管(2)的内部右侧转动安装有一个过滤筒(16);所述过滤筒(1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17);所述过滤筒(16)内侧固定设置有四块圆形过滤板(1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水管(11)两端的开口均为漏斗状结构,且导水管(11)中间主管部分的内壁与冷却管(10)外壁之间的距离为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底部还设置有一个缺口槽,这个缺口槽顶部与进油管(2)内部不连通,缺口槽的右侧设置有一个与进油管(2)右侧下方开口左右对应的圆孔,且圆孔的内径与过滤筒(16)内部圆柱形孔的内径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16)内部呈环形排列设置有共四个左右贯穿的圆柱形孔,且四块过滤板(18)分别设置在这四个圆柱形孔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的右侧下方位置设置有一个内外贯穿的开口,且过滤筒(16)内部的其中一个圆柱形孔旋转至下方时,这个圆柱形孔会位于进油管(2)右侧下方开口的左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8)的左端位于进油管(2)右侧下方开口的中心位置右侧,且出气管(8)左端面与进油管(2)下方部分右侧面的间距为2c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2)底部还设置有一个缺口槽,这个缺口槽顶部与进油管(2)内部不连通,缺口槽的右侧设置有一个与进油管(2)右侧下方开口左右对应的圆孔,且圆孔的内径与过滤筒(16)内部圆柱形孔的内径相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效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7)相嵌合,进油管(2)内部还设置有一块与过滤筒(16)左侧面紧贴的异形板,且过滤筒(16)内部的圆柱形孔旋转至最顶部时进油管(2)左侧的待冷却油才能通过这个圆柱形孔流入进油管(2)右侧的空腔中。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冷却器,涉及冷却设备领域,包括:主管体;所述主管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根进油管;所述冷却管的内部均固定设置有一根导气管,且这些导气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个空气导流板;所述进气管的左端和出气管的右端分别与两个空气导流板相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内部左侧转动安装有一个涡轮;所述进油管的底部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减速器,且涡轮的右端与减速器传动连接;所述减速器的右侧通过转轴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所述进油管的内部右侧转动安装有一个过滤筒;所述过滤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一个第二齿轮;所述过滤筒内侧固定设置有四块圆形过滤板。本装置在清理过滤出的碎屑时无需停止冷却器正常运行,使用更加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闫毓春,程豪宁,曹彩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市双超风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