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4166发布日期:2023-11-08 15:21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基夫赛特炉炼铅炉渣烟化工艺,尤其涉及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


背景技术:

1、烟化炉是基夫赛特炉直接炼铅工艺配套系统,采用连续进渣连续吹炼操作模式回收炉渣中铅锌金属。烟化炉的作用是将粉煤和空气的混合物鼓入烟化炉,使炉渣中的铅、锌氧化物还原成铅、锌蒸气,这些铅、锌蒸气进入烟化炉上部空间后经补入的空气氧化,然后被收尘设备集中收集并回收利用。

2、目前,烟化炉的操作方法为:烟化炉中炉渣烟化至还原终点后开始放渣,但保留一定厚度的底渣,然后再加入未经烟化的炉渣,炉渣从基夫赛特炉而来,然后闭炉进行烟化工艺。烟化炉每炉次进料量约在60t,鼓风量约在25500nm3/h,鼓入炉内的粉煤量约在11t/h,炉膛温度约在1100℃。每次开炉需留下一定厚度的底渣,是因为从基夫赛特炉而来的炉渣温度约在1300℃,而当烟化炉内温度达到1350℃以上时会大量产生nox,而目前的排放标准要求尾气中nox的含量控制在240mg/m3以下,所以留存部分底渣有利于保持炉渣温度稳定,使炉渣迅速进入还原状态,使得尾气nox波动相对平稳,使其符合排放标准。

3、上述工艺在烟化炉连续吹炼时是有效的,但在烟化炉经检修结束恢复开炉时,这时是冷态而且没有底渣的。此时加入炉渣将造成炉渣温度不均一且温差巨大,所以为提升铅、锌氧化物还原效率,需边进炉渣边升温。但部分炉渣依然保持高温,其将产生大量的nox,此时尾气nox大幅飙升,瞬时值长时间超标甚至造成小时值超标,此时只能采取紧急放渣措施,而后再将未完全烟化的炉渣再以冷料形式回炉处理,一遍一遍重复进渣-nox含量超标-放渣-再进渣的操作,直至nox指标合格,此操作方法极大的提升了员工劳动强度,同时生产成本增加、影响炉渣处理效率,并给安全环保带来较大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公司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通过在烟化炉冷态开炉时,在炉渣中添加焦炭,通过在升温过程中焦炭的还原作用,将nox还原成n2,以降低尾气nox含量;本发明的工艺能有效降低尾气nox含量瞬时值,同时使其保持稳定,不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需一遍一遍重复进渣-nox含量超标-放渣-再进渣的操作,节约了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炉渣的处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不会因多次放渣而导致其他的安全环保问题。

2、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系统,所述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系统包括基夫赛特炉、烟化炉、焦炭仓。基夫赛特炉产出的炉渣加入烟化炉时,焦炭仓中的焦炭也同时加入烟化炉。

3、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所述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具体如下:

4、(1)在烟化炉冷态开炉时,进料为基夫赛特炉工段而来的炉渣和焦炭仓中的焦炭;

5、(2)然后鼓入粉煤和空气,根据尾气nox含量持续加入焦炭。

6、所述焦炭的含水量低于5%。

7、所述焦炭的直径为30-50mm。

8、所述炉渣与焦炭总的质量比为130-150:1。

9、本发明的优点:

10、1、本发明通过在烟化炉冷态开炉时,在炉渣中添加焦炭,通过在升温过程中焦炭的还原作用,将nox还原成n2,以降低尾气nox含量;

11、2、通过本发明的工艺,能有效降低尾气nox含量瞬时值,同时使其保持稳定,不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需一遍一遍重复进渣-nox含量超标-放渣-再进渣的操作,节约了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炉渣的处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不会因多次放渣而导致其他的安全环保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系统包括基夫赛特炉、烟化炉、焦炭仓。

2.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具体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的含水量低于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焦炭的直径为30-50mm。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炉渣与焦炭总的质量比为130-150: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炉渣烟化段尾气含量控制工艺,通过在烟化炉冷态开炉时,在炉渣中添加焦炭,通过在升温过程中焦炭的还原作用,将NOx还原成N2,以降低尾气NOx含量;本发明的工艺能有效降低尾气NOx含量瞬时值,同时使其保持稳定,不超出排放标准;同时无需一遍一遍重复进渣‑NOx含量超标‑放渣‑再进渣的操作,节约了人力投入,同时提高了炉渣的处理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同时不会因多次放渣而导致其他的安全环保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徐斌,陈龙,谢斌,荆旭冬,赵海亮,段永红,王浩,江伟,陈志冬,杨建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铜业铅锌金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