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72194发布日期:2023-10-07 21:33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建筑通风设备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1、建筑物主要包括住宅、厂房、商场等,其中厂房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后续厂房内是否会产生大量的灰尘,若是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则需要在厂房内加上通风结构,以便于将厂房内的空气排出,将厂房内的空气排出后,对排出的灰尘进行过滤处理即可。

2、相关技术中,参照图1,厂房的通风结构主要包括风管11和风机12,风机12安装于风管11内或者风管11的端口处,以通过风机12来加速气流在风管11内的流通。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经过风管的灰尘含尘量较大时,灰尘及其容易黏附于风管内壁,当风管内壁粘附的灰尘过多时,可能会造成风管堵塞或者风管排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减少灰尘粘附在风管内壁,以减少风管堵塞或风管排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通风结构。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排风管、驱动组件和清灰组件;

4、所述排风管内周壁的横截面为圆形;

5、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排风管内,且所述转动件沿所述排风管内壁的周向转动连接于所述排风管;

6、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转动杆和毛刷,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毛刷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且所述毛刷与所述排风管内壁接触。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排风管内壁进行清理时,由转动件带动转动杆转动,毛刷便会随着转动杆进行转动,毛刷在转动的过程中便会对排风管内壁进行清理;通过设置转动件带动毛刷转动,能够对排风管内壁进行清理,以减少灰尘粘附于排风管内壁,能够确保排风管排风通畅和减少排风管通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8、可选的,还包括扰流组件,所述扰流组件位于所述排风管内,所述扰流组件包括转动环和叶片,所述转动环转动连接于所述排风管,所述转动环沿所述排风管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排风管内壁的轴线方向;所述叶片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环沿排风管转动的过程中会带动叶片转动,叶片会对排风管内的气流进行扰动,使得排风管内的气流会有不同方向的流动,其相较于直线型的气流而言,能够使气流从不同方向与排风管内壁碰撞,以对排风管内壁粘附的杂质产生冲击力,减少杂质粘附在排风管内壁。

10、可选的,所述通风装置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通风装置中的两个排风管其中一段连通设置;两个所述排风管垂直设置,且所述扰流组件位于两个所述排风管的连通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两个排风管的连通处设置扰流组件,能够由扰流组件同时对两个排风管内的气流进行扰动;再者,由于两个排风管是垂直设置,因此,气流由一个排风管进入另一排风管时,气流会产生不规则的运动轨迹,此时配合着扰流组件的扰流作用,能够进一步的打乱气流的流动方向,增大气流与排风管内壁的碰撞概率,减少杂质粘附在排风管内壁。

12、可选的,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动环和所述转动件之间,所述转动环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转动件沿所述排风管转动。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转动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件沿排风管转动,能够实现转动环与转动件之间的联动,无需增加其他动力源便可带动转动件转动。

14、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和两个传动组件;

15、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

16、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锥齿轮、第一传动轴、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二传动轴和传动齿轮;

17、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

18、所述第一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排风管;所述第一传动轴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锥齿轮,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锥齿轮;

19、所述第四锥齿轮与所述第三锥齿轮啮合;

20、所述第二传动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排风管,且所述第二传动轴垂直于所述第一传动轴设置;所述第二传动轴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锥齿轮,另一端同轴固定连接于所述传动齿轮;

21、所述转动件为齿环,每一所述传动组件中的所述传动齿轮各与一个所述驱动组件中的所述转动件啮合。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环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通过第一传动轴带动第三锥齿轮转动,第三锥齿轮通过第二传动轴带动第四锥齿轮转动,第四锥齿轮便会带动与之啮合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便会带动与之啮合的转动件转动;通过设置第一锥齿轮和两个传动组件,无需其他动力源,便可同时带动两个排风管内的转动件转动。

23、可选的,还包括加速风机,所述加速风机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排风管内,且所述加速风机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叶片,以驱动所述叶片随转动环转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从一个排风管进入另一排风管时,会通过驱动叶片来带动转动环转动,与此同时,加速风机会加速气流流动的同时进一步为转动环的转动提供动力。

25、可选的,所述排风管包括有扰流段,所述扰流段内壁沿排风管的管长方向呈波浪形。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经过扰流段的不同位置时,由于需要面临扰流段内径的增大或缩小,因此,气流会不停的向外扩散或向内聚拢,其能够持续的改变气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气流在排风管内壁发生不同角度的碰撞,能够进一步减少灰尘在排风管内壁粘附。

27、可选的,所述毛刷至少与所述扰流段内壁接触。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毛刷与扰流段内壁接触,能够对粘附于扰流段内壁的杂质进行清理;再者,由于毛刷在扰流段内转动的过程中会进一步的改变扰流段内的气流走向,因此,其能够进一步的减少杂质粘附于扰流段内壁。

29、可选的,所述清灰组件还包括刮灰片,所述刮灰片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且与所述排风管内壁接触。

3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刮灰片与排风管内壁接触,能够进一步提高对排风管内壁的清理程度。

31、可选的,所述刮灰片为柔性片。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刮灰片设为柔性片,能够减少刮灰片在沿排风管内壁转动的过程中出现卡死的情况。

3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4、1.通过设置转动件带动毛刷转动,能够对排风管内壁进行清理,以减少灰尘粘附于排风管内壁,能够确保排风管排风通畅和减少排风管通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35、2.由转动环通过驱动装置带动转动件沿排风管转动,能够实现转动环与转动件之间的联动,无需增加其他动力源便可带动转动件转动;

36、3.通过设置加速风机会加速气流流动的同时进一步为转动环的转动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排风管(2)、驱动组件(3)和清灰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扰流组件(5),所述扰流组件(5)位于所述排风管(2)内,所述扰流组件(5)包括转动环(52)和叶片(53),所述转动环(52)转动连接于所述排风管(2),所述转动环(52)沿所述排风管(2)的转动轴线垂直于所述排风管(2)内壁的轴线方向;所述叶片(53)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环(5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装置设有至少两个,两个所述通风装置中的两个排风管(2)其中一段连通设置;两个所述排风管(2)垂直设置,且所述扰流组件(5)位于两个所述排风管(2)的连通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连接于所述转动环(52)和所述转动件(32)之间,所述转动环(52)通过所述驱动装置带动所述转动件(32)沿所述排风管(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7)和两个传动组件(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速风机(6),所述加速风机(6)位于其中一个所述排风管(2)内,且所述加速风机(6)的出风口朝向所述叶片(53),以驱动所述叶片(53)随转动环(52)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管(2)包括有扰流段(22),所述扰流段(22)内壁沿排风管(2)的管长方向呈波浪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刷(42)至少与所述扰流段(22)内壁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灰组件(4)还包括刮灰片(43),所述刮灰片(43)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41),且与所述排风管(2)内壁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建筑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灰片(43)为柔性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建筑通风结构,涉及建筑通风设备的领域,其包括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排风管、驱动组件和清灰组件;所述排风管内周壁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件,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排风管内,且所述转动件沿所述排风管内壁的周向转动连接于所述排风管;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转动杆和毛刷,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件,所述毛刷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杆,且所述毛刷与所述排风管内壁接触。本申请能够减少灰尘粘附在风管内壁,以减少风管堵塞或风管排风效率降低的情况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杜超,刘宏达,刘春明,井帅,张超,高增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航天通宇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