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

文档序号:35865019发布日期:2023-10-26 22:47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

本发明涉及涉及绿色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


背景技术:

1、太阳能与空气能作为热源均属于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展将可再生能源应用于北方农村建筑中的研究,将有利于改善当地的能源结构,而在绿色建筑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如造价高昂,材料短缺,缺乏技术人才等问题。

2、因此,北方农村地区急需造价低廉,结构简洁,易于操作且能够就地取材的房屋节能措施。被动式太阳房在广大的农村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设计手法源于民居建筑的产生和发展,形式也符合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结合地域特征从而采用不同的措施适应当地自然与气候条件是十分重要的。我国北方严寒、寒冷地区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大,地广人稀,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等优越的自然条件为被动式太阳房的利用创造了条件,采暖期长达四五个月,在此期间,太阳能辐射丰富,空气干燥,非常适合采用被动式太阳房进行采暖。利用自然条件且造价低廉的被动式太阳房能有效降低建筑的能耗,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可以减轻社会发展的能源和环境压力。

3、寻找一种适合于北方农村地区的经济舒适的被动式太阳房结构形式是非常重要的。被动式太阳房采暖是目前太阳能应用中最普遍的方式之一,在冬季结合自然通风与热压通风提高室内热舒适度效果显著,而被动式太阳房普遍存在夏季过热问题,冬季的集热效率也有待提升,同时,多风沙天气也影响着建筑的自然通风。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以便提供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

2、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包括:防风沙风箱1、粗滤网1-1、细滤网1-2、迷宫式吸附加热板1-3、箱体1-4;开关1-5、太阳能双面百叶2、玻璃盖板3、太阳能遮阳板4、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墙体通风口6、上通风口6-1、下通风口6-2、地下空间7、地下室通风口7-1;应用热压通风及热辐射原理,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策略进行蓄热通风,冬季蓄热提高室内温度,夏季通风进行降温;

3、运用迷宫效应中的摩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进行防风沙设计,在多风沙天气开启风箱1进行防风沙处理并利用太阳能进行空气的热处理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利用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地下空间7与太阳能双面百叶2协同解决太阳房夏季过热问题,并且提高冬季蓄热能力。

4、可选的,所述太阳能双面百叶2,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分为a面与b面,a面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在良好日照条件下能够有效吸收太阳能为防风沙风箱1及室内供电;b面采用low-e玻璃,low-e玻璃可减少玻璃两侧热量传递,且能够有效反射太阳辐射,削弱透过的光线强度,而在冬季,利用百叶的反射性,通过调节角度,有效增大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所受到的光照面积,从而加强其蓄热能力。

5、可选的,所述玻璃盖板3,安装于太阳能双面百叶2与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之间,与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形成附加阳光间的空气间层。

6、可选的,所述太阳能遮阳板4,作用有遮阳及储存太阳能为防风沙风箱1及室内供电。

7、可选的,所述卵石集热蓄热墙5,采用卵石作为主要材料的蓄热墙体,以铅丝网笼固定,石块之间的缝隙加强热空气的流动,增强墙体的蓄热性能,选择将卵石喷涂吸热涂料提高其吸热性;将蓄热墙设计为可拆卸结构,挂附与建筑南墙面上。

8、可选的,所述墙体通风口6,位于建筑南墙面,分为上通风口6-1及下通风口6-2,还设置有开关,根据不同季节的需要开启或关闭。

9、可选的,所述墙体通风口6的尺寸为300mm×150mm。

10、可选的,所述地下空间7,在建筑内部开设多个地下室通风口7-1与常年保持低温的地下空间联通,在夏季白天打开通风口进行热压通风的同时,由于地下室温度始终低于一层,发生空气对流,使得降温效果更加显著。

11、可选的,所述地下室通风口7-1的直径为150mm。

1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包括:防风沙风箱1、粗滤网1-1、细滤网1-2、迷宫式吸附加热板1-3、箱体1-4;开关1-5、太阳能双面百叶2、玻璃盖板3、太阳能遮阳板4、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墙体通风口6、上通风口6-1、下通风口6-2、地下空间7、地下室通风口7-1;应用热压通风及热辐射原理,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策略进行蓄热通风,冬季蓄热提高室内温度,夏季通风进行降温;运用迷宫效应中的摩阻效应、流束收缩效应进行防风沙设计,在多风沙天气开启风箱1进行防风沙处理并利用太阳能进行空气的热处理提高室内热舒适度;利用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地下空间7与太阳能双面百叶2协同解决太阳房夏季过热问题,并且提高冬季蓄热能力。采用太阳能与空气能作为热源为建筑供暖,减少煤炭等传统能源消耗的同时,解决传统阳光房夏季过热以及冬季蓄热能力不足的问题,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3、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包括:防风沙风箱1、粗滤网1-1、细滤网1-2、迷宫式吸附加热板1-3、箱体1-4;开关1-5、太阳能双面百叶2、玻璃盖板3、太阳能遮阳板4、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墙体通风口6、上通风口6-1、下通风口6-2、地下空间7、地下室通风口7-1;应用热压通风及热辐射原理,在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策略进行蓄热通风,冬季蓄热提高室内温度,夏季通风进行降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双面百叶2,采用透明玻璃材质,分为a面与b面,a面采用薄膜太阳能电池,在良好日照条件下能够有效吸收太阳能为防风沙风箱1及室内供电;b面采用low-e玻璃,low-e玻璃可减少玻璃两侧热量传递,且能够有效反射太阳辐射,削弱透过的光线强度,而在冬季,利用百叶的反射性,通过调节角度,有效增大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所受到的光照面积,从而加强其蓄热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盖板3,安装于太阳能双面百叶2与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之间,与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5之间有一定的间隙,形成附加阳光间的空气间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遮阳板4,作用有遮阳及储存太阳能为防风沙风箱1及室内供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卵石集热蓄热墙5,采用卵石作为主要材料的蓄热墙体,以铅丝网笼固定,石块之间的缝隙加强热空气的流动,增强墙体的蓄热性能,选择将卵石喷涂吸热涂料提高其吸热性;将蓄热墙设计为可拆卸结构,挂附与建筑南墙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通风口6,位于建筑南墙面,分为上通风口6-1及下通风口6-2,还设置有开关,根据不同季节的需要开启或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通风口6的尺寸为300mm×15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空间7,在建筑内部开设多个地下室通风口7-1与常年保持低温的地下空间联通,在夏季白天打开通风口进行热压通风的同时,由于地下室温度始终低于一层,发生空气对流,使得降温效果更加显著。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通风口7-1的直径为150mm。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多风沙条件下的太阳能百叶式附加阳光间,包括防风沙风箱、粗滤网、细滤网、迷宫式吸附加热板、箱体;开关、太阳能双面百叶、玻璃盖板、太阳能遮阳板、可拆卸卵石集热蓄热墙、墙体通风口、上通风口、下通风口、地下空间、地下室通风口。本发明结构紧凑、安装简便、热能利用率高,考虑到了应用地区的经济适用性,材料经济环保,且不少材料可以就地取材,如采用常见的卵石设计蓄热墙,使得该设计更加适用于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技术研发人员:任玉成,祁梦怡,马强,王蒙,肖益民,任治立,谢一,谷天天,马玉薇,吕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