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970160发布日期:2025-02-18 19:35阅读:5来源:国知局
空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尤其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1、相关技术中,带有制冷、制热及加湿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其换热器部件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通常通过冷凝水排水管排出至室外,从而造成冷凝水浪费的现象。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处理装置,能够利用换热器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实现对冷凝水的再利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水箱的注水次数。

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形成进风结构以及出风结构;换热送风单元,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包括换热器部件以及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换热器部件的底面且设有排水管;空气处理单元,设于所述机壳内且包括加湿模块,所述加湿模块包括加湿部件、水箱、水槽部件以及接水部件,所述水槽部件具有加湿水槽,所述加湿部件设于所述加湿水槽,所述水箱适于向所述加湿水槽供水,所述接水部件具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连通,所述排水管将所述接水盘内的水引流至所述接水槽内。

3、根据本发明的空气处理装置,通过设置与加湿水槽连通的接水槽,换热器部件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能够通过接水槽回收,并流入与之连通的加湿水槽,使得空气处理装置能够利用冷凝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实现对冷凝水的再利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水箱的注水次数。

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水槽部件的上方,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为排出端,所述排出端位于所述接水槽内。

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部件连接于所述水槽部件。

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部件与所述水槽部件一体成型。

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部件位于所述水槽部件沿水平方向的一侧。

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部件连接于所述水槽部件的侧壁,所述水槽部件的侧壁包括共用侧壁,所述共用侧壁位于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之间且形成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

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部件连接有溢流管且形成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溢流管。

1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接水槽的液面高于预设高度液面时,所述接水槽内的水通过所述溢水孔排出;所述接水部件位于所述水槽部件沿水平方向的一侧,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之间通过连通口连通,所述连通口的底壁高于所述加湿水槽的底壁且低于所述预设高度液面。

1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槽的底壁设有溢水凸台,所述溢水凸台低于所述接水槽的上端面,所述溢水凸台的上表面形成有所述溢水孔,所述溢水孔向下贯穿所述接水槽的底壁,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接水部件的底部。

1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具有向所述加湿水槽供水的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内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断所述供水通道的供水阀。

1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槽内设有用于过滤冷凝水的过滤结构。

1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功能不同的多层过滤件,经所述排水管引流至所述接水槽内的冷凝水适于通过多层所述过滤件依次进行过滤后再流入所述加湿水槽内。

1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槽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接水区和过滤区,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为排出端,所述排出端位于所述接水区内,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所述过滤区,所述过滤区的远离所述接水区的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的连通口。

1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接水区设有溢水孔,所述接水部件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水孔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溢流管,在所述接水槽的液面高于预设高度液面时,所述接水槽内的水通过所述溢水孔排出;所述接水区与所述过滤区沿第一方向排布,所述排出端与所述溢水凸台分别位于所述接水区沿第二方向的两端,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且均平行于水平方向。

1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形成有操作口,所述水箱具有补水孔,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注水部件,所述注水部件具有注水腔以及与所述注水腔连通的注水进口以及注水出口;其中,所述注水部件具有注水位置,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注水出口与所述补水孔连通且所述注水进口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操作口暴露于外部。

1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注水进口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操作口伸出至所述机壳外。

19、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水部件还具有收纳位置,所述注水部件在所述注水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可运动。

20、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注水进口隐藏至所述机壳内。

21、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注水部件在所述注水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可转动。

22、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具有向所述水槽供水的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内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断所述供水通道的供水阀,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供水阀截断所述供水通道。

23、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供水阀电连接以控制所述供水阀导通或截断所述供水通道;所述电控组件用于检测所述注水部件所处的位置,并在检测到所述注水部件处在所述注水位置时控制所述供水阀截断所述供水通道。

24、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注水部件处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功能指令控制所述供水阀导通或截断所述供水通道,所述功能指令包括开启加湿指令和停止加湿指令。

25、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补水孔处连接有补水管;其中,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注水出口与所述补水管的进水端对接;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注水出口与所述进水管脱离配合。

26、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注水部件封堵所述补水管的进水端。

27、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箱的上端设有排气结构,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排气结构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注水出口。

28、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机壳内具有沿上下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方,所述空气处理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第一进风口以及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结构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操作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所述换热送风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

29、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盘位于所述水槽部件的上方,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为排出端,所述排出端位于所述接水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件连接于所述水槽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件与所述水槽部件一体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件位于所述水槽部件沿水平方向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件连接于所述水槽部件的侧壁,所述水槽部件的侧壁包括共用侧壁,所述共用侧壁位于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之间且形成有连通口,所述连通口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部件连接有溢流管且形成有溢水孔,所述溢水孔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溢流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水槽的液面高于预设高度液面时,所述接水槽内的水通过所述溢水孔排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的底壁设有溢水凸台,所述溢水凸台的上表面低于所述接水槽的上端面且高于所述连通口的底壁,所述溢水凸台的上表面形成有所述溢水孔,所述溢水孔向下贯穿所述接水槽的底壁,所述溢流管连接于所述接水部件的底部。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具有向所述加湿水槽供水的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内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断所述供水通道的供水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内设有用于过滤冷凝水的过滤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结构包括过滤功能不同的多层过滤件,经所述排水管引流至所述接水槽内的冷凝水适于通过多层所述过滤件依次进行过滤后再流入所述加湿水槽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槽包括沿水平方向排布的接水区和过滤区,所述排水管的下端为排出端,所述排出端位于所述接水区内,所述过滤结构位于所述过滤区,所述过滤区的远离所述接水区的侧壁形成有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加湿水槽的连通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水区设有溢水孔,所述接水部件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水孔连通所述接水槽与所述溢流管,在所述接水槽的液面高于预设高度液面时,所述接水槽内的水通过所述溢水孔排出;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形成有操作口,所述水箱具有补水孔,所述加湿模块包括注水部件,所述注水部件具有注水腔以及与所述注水腔连通的注水进口以及注水出口;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注水进口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操作口伸出至所述机壳外。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部件还具有收纳位置,所述注水部件在所述注水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可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注水进口隐藏至所述机壳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水部件在所述注水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可转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具有向所述水槽供水的供水通道,所述供水通道内设有用于导通和截断所述供水通道的供水阀,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供水阀截断所述供水通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控组件,所述电控组件与所述供水阀电连接以控制所述供水阀导通或截断所述供水通道;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水部件处在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控制模块根据功能指令控制所述供水阀导通或截断所述供水通道,所述功能指令包括开启加湿指令和停止加湿指令。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水孔处连接有补水管;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收纳位置,所述注水部件封堵所述补水管的进水端。

25.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的上端设有排气结构,在所述注水位置,所述排气结构的上端面高于所述注水出口。

2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具有沿上下设置的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位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上方,所述空气处理单元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第一进风口以及第二进风口,所述出风结构包括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所述操作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容纳腔的侧壁,所述换热送风单元设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侧壁形成有第二进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包括机壳、换热送风单元及空气处理单元,机壳形成进风结构以及出风结构,换热送风单元设于机壳内且包括换热器部件以及接水盘,接水盘位于换热器部件的底面且设有排水管,空气处理单元设于机壳内且包括加湿模块,加湿模块包括加湿部件、水箱、水槽部件以及接水部件,水槽部件具有加湿水槽,加湿部件设于加湿水槽,水箱适于向加湿水槽供水,接水部件具有接水槽,接水槽与加湿水槽连通,排水管将接水盘内的水引流至接水槽内。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能够利用换热器部件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冷凝水对空气进行加湿,实现对冷凝水的再利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对水箱的注水次数。

技术研发人员:陈良锐,请求不公布姓名,刘安平,胡海涛,梁焯劲,李小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