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式新风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31175发布日期:2023-12-10 08:06阅读:71来源:国知局
柜式新风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具体涉及一种柜式新风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现有上下出风的新风柜式空调,其风道外形多为离心型,上下部分存在中空部分,但其搭配的蒸发器为长直型蒸发器,导致风道的上下中空位置无法被利用。

2、而新风空调的新风装置的新风出口一般设计在空调外侧或空调内部,当新风出口设计在空调外侧时,可实现快速通风,但新风与室内风有温差,舒适性较差;当新风出口设计在空调内部时,新风经过蒸发器的温度调节,可实现新风无温差输送,舒适性高,但新风内部出风,新风出口需要足够空间,目前为了满足前述要求,多采用加大进风面板的方式,尤其是在新风出口位置处将进风面板设计为外凸式的结构,这导致空调器体型大、不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新风空调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柜式新风空调器的新风出口处进风面板需要预留新风送出空间导致空调器体型大、不美观的技术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新风空调器,包括:

3、空调器外壳,所述空调器外壳包括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上构造有室内进风口;

4、出风风道,处于所述空调器外壳内,包括向上延伸的上风道及向下延伸的下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内设有室内离心风机;

5、换热器,设于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出风风道之间,且所述换热器具有上部换热段及下部换热段,所述上部换热段与所述下部换热段的连接位置与所述室内离心风机的位置对应,且所述下部换热段由上而下朝向所述下风道一侧倾斜以在所述下部换热段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气流容置空间;

6、新风装置,处于所述空调器外壳内,具有第一新风出口,所述第一新风出口送出的新风能够进入所述气流容置空间内。

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8、所述新风装置的最大新风排量为vx,所述气流容置空间的容积为v,vx≤v*1h。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0、所述新风装置还具有第二新风出口,所述第二新风出口与所述空调器外壳上构造的新风送风口连通,所述第一新风出口与所述第二新风出口能够被控制通断。

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2、所述新风装置还包括切换挡板,所述第一新风出口与所述第二新风出口共用所述切换挡板。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柜式新风空调器还包括:

14、接水盘,所述接水盘处于所述空调器外壳内,且处于所述换热器之下,所述第一新风出口贯穿所述接水盘并凸出于所述接水盘的顶侧。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6、所述新风装置包括新风蜗壳以及新风蜗壳盖,所述新风蜗壳与所述新风蜗壳盖组装形成新风风道,所述新风风道内组装有新风离心风轮,所述第一新风出口与所述第二新风出口构造于所述新风风道上,且所述第一新风出口与所述第二新风出口各自的气流流出方向垂直。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18、所述新风蜗壳上还构造有新风进口,所述新风蜗壳盖远离所述新风蜗壳的一侧形成有安装盒结构,所述柜式新风空调器具有的下出风组件的部分结构组装于所述安装盒结构内,所述新风蜗壳、新风蜗壳盖以及下出风组件沿着所述柜式新风空调器由后至前的方向依次设置。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0、所述新风送风口处于所述进风面板的左侧和/或右侧。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2、所述第一新风出口的左右对称面与所述换热器的左右对称中心面共面。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

24、所述上部换热段由下而上朝向所述上风道一侧倾斜以在所述上部换热段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

2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柜式新风空调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6、将现有技术中上下出风的柜式空调器内采用的竖直换热器(也即换热器在竖直方向上直线延伸)替换为本申请中的下部换热段朝向靠近下风道一侧倾斜的换热器,能够在进风面板的内侧形成气流容置空间用于暂时容置第一新风出口送出的新风,保证这部分新风能够在换热器处被调温后再送入室内空间,而无需将进风面板向空调器外侧在该位置做外凸设计,能够减小空调器整体占地体积尤其是厚度,提升空调器的外观一致性与外观美感;同时,新风在气流容置空间处被吸入换热器处调温后送入室内空间能够有效防止新风与室内温差过大导致的新风引入后舒适感降低的现象发生;

27、对v与vx的关系范围进行限定能够保证第一新风出口处送出的新风最大程度地流经换热器进行调温;

28、第一新风出口与第二新风出口两者的出风气流方向相垂直,使得本发明中的切换挡板能够被设置于两个出口之间的位置处,风口的切换仅控制切换挡板偏转90°即可,控制简单且结构简单。能够理解的是,前述的切换挡板可以与第一步进电机驱动连接,第一步进电机可以正转与反转,从而驱动切换挡板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

29、将下出风组件以座装的方式限位组装于前述的安装盒结构内,无需单独对下出风组件与其他的安装载体部件(例如进风面板、底座)设计连接结构,也无需考虑组装操作空间,同时新风蜗壳、新风蜗壳盖以及下出风组件沿着所述柜式新风空调器由后至前的方向依次设置,结构也更加紧凑,从而使得本发明的柜式空调器的厚度更薄;

30、所述上部换热段由下而上朝向所述上风道一侧倾斜以在所述上部换热段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气流缓冲空间,该空间作为室内回风的暂存空间的一部分,能够防止室内进风口距离上部换热段过近,室内进风口处的格栅条对气流与换热器的接触面积构成不利影响,也即保证了室内回风气流与换热器的上部换热段的接触面积,进而保证了换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柜式新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柜式新风空调器,包括:空调器外壳,所述空调器外壳包括进风面板,所述进风面板上构造有室内进风口;出风风道,包括向上延伸的上风道及向下延伸的下风道,所述出风风道内设有室内离心风机;换热器,设于所述进风面板与所述出风风道之间,且所述换热器具有上部换热段及下部换热段,所述上部换热段与所述下部换热段的连接位置与所述离心风机的位置对应,且所述下部换热段由上而下朝向所述下风道一侧倾斜以在所述下部换热段与所述进风面板之间形成气流容置空间;新风装置,具有第一新风出口,所述第一新风出口送出的新风能够进入所述气流容置空间内。本发明能够减小空调器整体占地体积尤其是厚度,提升空调器的外观一致性与外观美感。

技术研发人员:梁平运,罗文君,邵家成,李金峰,吴海宏,丘晓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