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36927发布日期:2024-03-06 16:58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烘干除湿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饲料加工的,尤其是涉及一种烘干除湿设备。


背景技术:

1、饲料经加工处理后,如果不及时进行烘干后储存,易变质,通过烘干装置可以对饲料进行快速烘干处理,但现有的烘干装置为单纯进行烘干处理,导致烘干后的饲料还处于较高的温度下,在后续降温过程中会出现湿度再次侵袭导致饲料变质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使饲料在降温过程中保持干燥,本申请提供一种烘干除湿设备。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烘干除湿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烘干除湿设备,包括:

4、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第一换热翅片、第二换热翅片和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翅片、所述第二换热翅片和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却剂管相连;密闭箱体,所述密闭箱体通过隔热关断门分隔为底部的存料区、中部的干燥运输区和顶部的加热除湿区,所述存料区和所述加热除湿区分别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的两端,所述第一换热翅片设于所述加热除湿区内,用于提高所述加热除湿区内的温度,所述加热除湿区内设有第一通风机构,所述第一通风机构用于排出加热除湿区内的潮湿空气,所述加热除湿区顶部设有进料关断门,所述第二换热翅片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内,用于降低所述干燥运输区内的温度,所述干燥运输区内设有用于将从加热除湿区进入干燥运输区的物料运送至存料区的输送带,所述存料区底部设有出料关断门;设备箱,压缩机设于所述设备箱内。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换热翅片能够对加热除湿区进行加热,使湿饲料中的水分蒸发,随着水分的蒸发加热除湿区内的湿度逐渐增加,第一通风机构启动,第一通风机构将加热除湿区内的湿气排出加热除湿区,并将外界大气中较为干燥的气体引入,能够实现对饲料的烘干,随后完成烘干的饲料进入干燥运输区,利用第二换热翅片能够对干燥运输区进行降温,饲料在干燥运输区被迅速降至常温,避免在外界环境下自然降温导致湿度增加,随后在输送带的作用下被运往存料区进行储存。

6、可选的,所述第一通风机构包括贯穿所述加热除湿区的第一风道、设于所述第一风道一端的进风关断门、所述进风关断门对侧的出风关断门、第一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风扇,所述风道与所述密闭箱体相连通,且所述风道与所述密闭箱体的连接处设有通风网罩,所述第一风扇设于所述加热除湿区靠近所述进风关断门的一侧,并朝向所述出风关断门设置,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风扇靠近所述加热除湿区的一侧,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进风关断门和所述出风关断门信号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风扇能够在进风关断门和出风关断门关闭的时候,使加热除湿区内的气体流动,使整个区域内的温度更加均匀,也能够在进风关断门和出风关断门开启的时候,使外界的气体从进风关断门进入,并使加热除湿区内原有的气体从出风关断门排出,湿度传感器能够检测加热除湿区内的湿度,当湿度高时开启进风关断门和出风关断门,使外界与加热除湿区进行气体交换,当湿度低时关闭进风关断门和出风关断门,使气体在加热除湿区内流动。

8、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翅片设于所述加热除湿区内靠近所述第一风扇的一侧。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换热翅片设置在第一风扇的出风侧能够便于热量在加热除湿区内循环。

10、可选的,所述干燥运输区内设有多个第二风扇,所述第二换热翅片设于所述输送带下方,多个所述第二风扇设于所述第二换热翅片下方并朝向所述第二换热翅片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换热翅片设置在第二风扇的出风侧能够便于冷气在干燥运输区内循环。

12、可选的,所述输送带为辊式输送带或链式输送带。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辊式输送带或链式输送带具有间隙,能够便于冷气从间隙处经过,对饲料进行吹扫,实现对饲料的降温。

14、可选的,所述第二换热翅片靠近所述输送带的一侧设有通风网罩。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网罩能够避免饲料掉落至第二风扇中,损坏第二风扇。

16、可选的,所述干燥运输区内设有第二通风机构,所述第二通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顶部的循环出风门、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风扇在竖直方向的下方的循环进风门、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的一端与所述循环出风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进风门相连通,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顶部,且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循环出风门和所述循环进风门信号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干燥运输区的气体实现流动循环,实现除湿的效果。

18、可选的,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隔热层。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干燥运输区进行流动循环时,气体受外界环境影响,降低冷却效果。

20、可选的,所述热泵组件还包括储液罐、干燥过滤器、电磁阀和膨胀阀,所述储液罐、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膨胀阀均设于所述设备箱内,所述储液罐、所述干燥过滤器、所述电磁阀和所述膨胀阀沿冷却剂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换热翅片的下游。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电磁阀和膨胀阀能够减少冷却剂的压力,使冷却剂便于在第二换热翅片处吸热气化,储液罐能够储存冷却剂,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补充冷却剂,干燥过滤器能够过滤冷却剂中的杂质和未完成气化的液体,避免损伤压缩机。

22、可选的,所述冷却剂管外设有隔热套。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冷却剂在加热除湿区和干燥运输区以外的环境进行相位的转化。

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5、1.能够使饲料在降温过程中保持干燥;

26、2.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机构包括贯穿所述加热除湿区(2)的第一风道(201)、设于所述第一风道(201)一端的进风关断门(202)、所述进风关断门(202)对侧的出风关断门(203)、第一湿度传感器以及第一风扇(204),所述风道与所述密闭箱体相连通,且所述风道与所述密闭箱体的连接处设有通风网罩(7),所述第一风扇(204)设于所述加热除湿区(2)靠近所述进风关断门(202)的一侧,并朝向所述出风关断门(203)设置,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第一风扇(204)靠近所述加热除湿区(2)的一侧,所述第一湿度传感器与所述进风关断门(202)和所述出风关断门(203)信号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翅片(102)设于所述加热除湿区(2)内靠近所述第一风扇(204)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运输区(3)内设有多个第二风扇(302),所述第二换热翅片(107)设于所述输送带(301)下方,多个所述第二风扇(302)设于所述第二换热翅片(107)下方并朝向所述第二换热翅片(107)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301)为辊式输送带或链式输送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翅片(107)靠近所述输送带(301)的一侧设有通风网罩(7)。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运输区(3)内设有第二通风机构,所述第二通风机构包括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3)顶部的循环出风门(303)、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3)一侧且位于所述第二风扇(302)在竖直方向的下方的循环进风门(304)、第二湿度传感器和第二风道(305),所述第二风道(305)的一端与所述循环出风门(303)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循环进风门(304)相连通,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3)顶部,且所述第二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循环出风门(303)和所述循环进风门(304)信号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305)内设有隔热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组件(1)还包括储液罐(103)、干燥过滤器(104)、电磁阀(105)和膨胀阀(106),所述储液罐(103)、所述干燥过滤器(104)、所述电磁阀(105)和所述膨胀阀(106)均设于所述设备箱(5)内,所述储液罐(103)、所述干燥过滤器(104)、所述电磁阀(105)和所述膨胀阀(106)沿冷却剂的流动方向设于所述第一换热翅片(102)的下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除湿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剂管(108)外设有隔热套。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烘干除湿设备,其包括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第一换热翅片、第二换热翅片和压缩机,所述第一换热翅片、所述第二换热翅片和所述压缩机通过冷却剂管相连;密闭箱体,所述密闭箱体通过隔热关断门分隔为底部的存料区、中部的干燥运输区和顶部的加热除湿区,所述第一换热翅片设于所述加热除湿区内,用于提高所述加热除湿区内的温度,所述加热除湿区内设有第一通风机构,所述第一通风机构用于排出加热除湿区内的潮湿空气,所述第二换热翅片设于所述干燥运输区内,用于降低所述干燥运输区内的温度,所述干燥运输区内设有用于将从加热除湿区进入干燥运输区的物料运送至存料区的输送带。本申请具有使饲料在降温过程中保持干燥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张大鹏,周嘉鑫,马爽凯,高国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通和饲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