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3294发布日期:2024-01-16 12:09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食品的原料主要是动植物,而它们又是农副产品。食品加工业的共性就是将原材料转变为高价值的产品,是一个确保食品安全和延长货架期的转化过程。一般来说,食品加工包括增加热能并升高温度、去除热能或降低温度、去除水分或降低水分含量、利用包装以维持由于加工操作带来的产品的特征等改变。去除食品原料中的水分常需要使用烘干装置。现有烘干装置无法根据食品原料的干湿程度来匹配合适的烘干时间,进而会产生较干原料烘干时间过长从而浪费资源、较湿原料烘干时间过短导致未完全烘干等问题,烘干效果不佳,影响食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根据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以解决现有的烘干装置烘干效果差的问题。

2、本发明的原料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履带和输料机构;

3、基座的左右两侧设置有热风通道;履带对称设置有两条,且分别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的左右两侧,履带的上部区段包括平滑过渡的水平段和抬升段,抬升段与热风通道对应;输料机构设置于两条履带之间且在履带的带动下由水平段至抬升段运转;输料机构包括控制组件和多个料斗,料斗的底板上设置有通料孔,料斗底部设置有挡板和调节板,挡板可前后移动且其上设置有出料口,调节板呈半圆形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初始出料口和通料孔错位,调节板的外周壁的平面段前后延伸;

4、控制组件包括第一控制部和第二控制部,第一控制部用于控制调节板转动,第二控制部用于控制挡板移动,进而改变出料口落料面积的大小,以使料斗在抬升段落料,且使初始重量大于初始所有料斗平均重量的料斗的出料口的落料面积逐渐增大,初始重量小于初始所有料斗平均重量的料斗的出料口的落料面积逐渐减小。

5、可选地,输料机构还包括撑架,撑架通过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扣与履带转动连接;撑架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放置口,料斗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放置口;

6、第一控制部包括设置于撑架内部的调节管道,调节管道周向闭合且内部填充液压油,调节管道上设置有若干连通其内部的第一连通管和第二连通管,第一连通管竖直延伸且其上端伸出撑架,每个料斗的前后两侧面均设置有竖直延伸的压杆,压杆与相应第一连通管滑动插装且两者通过第一弹簧连接;第二连通管前后延伸且其后端滑动插装有顶柱,顶柱和第二连通管之间通过第二弹簧连接;

7、调节管道上还设置有若干定位板,每个定位板对应一个第二连通管且与第二连通管平行间隔设置,定位板的后端滑动插装有高度感应板,高度感应板和料斗通过连接结构连接,连接结构将料斗的下移转化为高度感应板的向前移动;

8、顶柱上连接有总重感应板,高度感应板和总重感应板通过传动件连接调节板,传动件用于将高度感应板和总重感应板的相对移动转化为调节板的转动。

9、可选地,传动件包括摩擦轮、伸缩杆和摩擦条,摩擦轮连接在伸缩杆的上端、摩擦条连接在伸缩杆的下端,伸缩杆的两部分可上下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摩擦轮夹设在高度感应板和总重感应板之间且与高度感应板和总重感应板摩擦接触;

10、调节板的一侧连接有驱动杆,驱动杆呈弧形且和调节板围合成圆形,驱动杆与摩擦条摩擦接触。

11、可选地,连接结构包括第三滑槽和滑键,第三滑槽设置于料斗的侧壁,第三滑槽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滑键设置于高度感应板,滑键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三滑槽内。

12、可选地,挡板上设置有顶块,顶块呈楔形,摩擦条的后端面设置有斜面,顶块的楔形面和摩擦条的斜面配合,挡板移动预设距离后顶块将摩擦条向上顶推至与驱动杆脱离,且此时出料口与料斗的通料孔重叠。

13、可选地,基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位于履带上部区段的下方,导向轨道包括光滑连接的平轨段和爬升轨段,平轨段的长度小于履带上部区段的水平段的长度,爬升轨段对应履带上部区段的抬升段,爬升轨段的斜率小于履带上部区段的抬升段的斜率;

14、第二控制部包括控制杆,控制杆穿过挡板和撑架,且可相对于挡板上下滑动、可相对于撑架前后移动,控制杆左右延伸且两端滑动设置于导向轨道内,控制杆和撑架之间通过弹性件连接,且弹性件促使控制杆向撑架的后端移动。

15、可选地,撑架的下端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挡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内部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第四滑槽,控制杆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第四滑槽、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

16、可选地,料斗的下底面设置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缺口,料斗的下部还设置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缺口对应,挡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耳板,挡板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缺口,耳板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槽,顶块连接于其中一个耳板的末端。

17、可选地,调节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的外端面与调节板的外端面共面,通料孔的前后限定面为弧面,调节板和驱动杆位于料斗内底面的上端且伸出料斗的左右侧壁,限位条位于通料孔内且其两端与通料孔的弧面配合。

18、可选地,基座上还设置有电机和导向滚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带轮,履带绕设于带轮和导向滚轮,带轮和导向滚轮共同限定出履带的运行轨迹。

1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中输料机构在履带的带动下运转,且运转至履带上部区段的抬升段时开始落料,输料机构的料斗下方设置有挡板和调节板,控制组件控制调节板和挡板动作,进而控制挡板出料口的落料面积的大小,使初始重量大于初始所有料斗平均重量的料斗的出料口的落料面积逐渐增大,初始重量大于初始所有料斗平均重量的料斗的出料口的落料面积逐渐减小,从而改变单个料斗在履带抬升段不同位置的下落量,使得湿原料前面路程下落量小于后面路程下落量,干原料前面路程下落量大于后面路程下落量,最终实现对原料合理均匀的烘干,提高烘干效果,进而确保食品加工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履带和输料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输料机构还包括撑架,撑架通过其左右两侧的连接扣与履带转动连接;撑架上设置有多个上下贯通的放置口,料斗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放置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件包括摩擦轮、伸缩杆和摩擦条,摩擦轮连接在伸缩杆的上端、摩擦条连接在伸缩杆的下端,伸缩杆的两部分可上下滑动且可转动地连接;摩擦轮夹设在高度感应板和总重感应板之间且与高度感应板和总重感应板摩擦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接结构包括第三滑槽和滑键,第三滑槽设置于料斗的侧壁,第三滑槽前高后低倾斜设置,滑键设置于高度感应板,滑键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三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挡板上设置有顶块,顶块呈楔形,摩擦条的后端面设置有斜面,顶块的楔形面和摩擦条的斜面配合,挡板移动预设距离后顶块将摩擦条向上顶推至与驱动杆脱离,且此时出料口与料斗的通料孔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向轨道,导向轨道位于履带上部区段的下方,导向轨道包括光滑连接的平轨段和爬升轨段,平轨段的长度小于履带上部区段的水平段的长度,爬升轨段对应履带上部区段的抬升段,爬升轨段的斜率小于履带上部区段的抬升段的斜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撑架的下端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一滑槽,挡板的底部设置连接板,连接板内部设置有竖直延伸的第四滑槽,控制杆可上下滑动的设置于第四滑槽、可前后移动的设置于第一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料斗的下底面设置有贯穿其前后表面的缺口,料斗的下部还设置有贯穿其左右侧壁的第二滑槽,第二滑槽与缺口对应,挡板的左右两侧设置有耳板,挡板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缺口,耳板可前后滑动的设置于第二滑槽,顶块连接于其中一个耳板的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调节板的下表面设置有限位条,限位条的外端面与调节板的外端面共面,通料孔的前后限定面为弧面,调节板和驱动杆位于料斗内底面的上端且伸出料斗的左右侧壁,限位条位于通料孔内且其两端与通料孔的弧面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基座上还设置有电机和导向滚轮,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带轮,履带绕设于带轮和导向滚轮,带轮和导向滚轮共同限定出履带的运行轨迹。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干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品加工用烘干装置,包括基座、两条履带和输料机构;基座上设置有热风通道;两条履带可转动的设置于基座的左右两侧,履带的上部区段包括水平段和与热风通道对应的抬升段;输料机构设置于两条履带之间且包括控制组件和多个料斗,料斗的底板上设置有通料孔,料斗底部设置有挡板和调节板,挡板可前后移动且其上设置有出料口,调节板呈半圆形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挡板和调节板动作。本发明中料斗在运行至抬升段时开始落料,落料过程中通过改变出料口落料面积的大小,使湿原料多的料斗下落量逐渐增大,干原料多的料斗下落量逐渐减小,最终实现对原料合理均匀的烘干,提高烘干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万老泰食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