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储空调系统及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235712发布日期:2024-03-06 16:5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光储空调系统及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光储空调设备,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储空调系统及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目前,针对常规的光储空调设备,储能系统通常因元器件散热问题需开设散热槽/孔,导致储能系统的防尘等级、防水等级等均无法满足室外要求,因此通常将储能系统安装在室内环境。

2、然而,安装在室内的储能系统不仅会产生噪音,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存在安全隐患,导致用户的安全性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储空调系统及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光储空调设备的储能系统只能安装在室内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储空调系统,包括:光伏组件;空调机组,与光伏组件电连接,光伏组件用于向空调机组的电源模块供电,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储能设备,储能设备与空调机组的电源模块电连接,以用于存储电源模块内的多余电能;半导体组件,储能设备与半导体组件电连接,以用于向半导体组件供电;半导体组件的热端与压缩机的进气管道相接触、半导体组件的冷端与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相接触,以通过冷端对散热装置进行冷却降温。

3、进一步地,半导体组件包括:第一导热体,与进气管道相接触;第二导热体,与散热装置相接触,第二导热体与第一导热体之间围绕形成安装空间;n型半导体组,位于安装空间内且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组,位于安装空间内且包括多个沿预设方向间隔设置的p型半导体,每相邻的两个p型半导体之间设置有一个n型半导体,每相邻的两个n型半导体之间设置有一个p型半导体;其中,各p型半导体的一端与其相邻的一个n型半导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导体电连接且形成第一热电偶对,各p型半导体的另一端与其相邻的另一个n型半导体的一端通过第二导体电连接且形成第二热电偶对。

4、进一步地,储能设备向半导体组件供应直流电,在第一导体上的直流电由n型半导体流向p型半导体时,第一导体形成冷端;在第二导体上的直流电由p型半导体流向n型半导体时,第二导体形成热端。

5、进一步地,进气管道包括吸气管和补气管,半导体组件的热端与补气管相接触。

6、进一步地,储能设备包括散热风扇,散热风扇设置在散热装置处。

7、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蒸发器,与吸气管连接;冷凝器,与压缩机的排气管道连接;闪蒸器,与补气管、蒸发器及冷凝器均连接;节流装置,设置在蒸发器与闪蒸器之间和/或冷凝器与闪蒸器之间。

8、进一步地,空调机组还包括:第一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排气管道上且位于节流装置和闪蒸器之间;和/或,第二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排气管道上且位于节流装置和冷凝器之间;和/或,第三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冷凝器内;和/或,第四温度检测装置,设置在排气管道上且位于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9、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光储空调系统的储能设备向半导体组件供应预设电量,获取储能设备的元器件表面温度t;步骤s2:根据元器件表面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a和第二预设温度b之间的关系调整储能设备的散热风扇的转速和/或调整储能设备向半导体组件的供电量;其中,第一预设温度a小于第二预设温度b。

10、进一步地,根据元器件表面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a和第二预设温度b之间的关系调整储能设备的散热风扇的转速和/或调整储能设备向半导体组件的供电量的方法包括:若t<a,则降低散热风扇的转速和/或减小供电量;若a≤t≤b,则获取空调机组的补气量φ,以根据补气量φ与最佳补气量φt之间的关系调整供电量;若t>b,则增大散热风扇的转速和/或增大供电量。

11、进一步地,在a≤t≤b时,根据补气量φ与最佳补气量φt之间的关系调整供电量的方法包括:若φ<φt,则减小供电量;若φ=φt,则供电量维持不变;若φ>φt,则增大供电量。

12、进一步地,获取空调机组的补气量φ的方法包括:步骤s21:获取第一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值、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冷凝器出口焓值,根据温度检测值和冷凝器出口焓值得出闪蒸器内的制冷剂密度;步骤s22:根据制冷剂密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以及压缩机的补气缸容积获取空调机组的补气量φ。

13、进一步地,在步骤s21中,获取冷凝器出口焓值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二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值、修正的冷凝压力,以根据温度检测值和修正的冷凝压力获取冷凝器出口焓值。

14、进一步地,获取修正的冷凝压力的方法包括:获取第三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值,根据温度检测值获取冷凝压力,并根据经验值得出修正的冷凝压力。

15、进一步地,获取最佳补气量φt的方法包括:步骤s23:获取第四温度检测装置的温度检测值、修正的冷凝压力、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压缩机的补气缸容积、高温吸气缸容积以及低温吸气缸容积,以根据温度检测值和修正的冷凝压力获取排气口处的制冷剂密度;步骤s24:根据排气口处的制冷剂密度、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压缩机的补气缸容积、高温吸气缸容积以及低温吸气缸容积得出总制冷剂流量;步骤s25:查询空调机组匹配数据库,以获取不同外环工况与不同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下的最佳补气比例系数kt,以根据最佳补气比例系数kt和总制冷剂流量得出最佳补气量φt。

16、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光储空调系统包括光伏组件、空调机组、储能设备及半导体组件。空调机组与光伏组件电连接,光伏组件用于向空调机组的电源模块供电,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储能设备与空调机组的电源模块电连接,以用于存储电源模块内的多余电能。储能设备与半导体组件电连接,以用于向半导体组件供电。半导体组件的热端与压缩机的进气管道相接触、半导体组件的冷端与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相接触,以通过冷端对散热装置进行冷却降温。这样,在光储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储能设备能够存储电源模块内的多余电能,并使用上述电能为半导体组件供电,得电后的半导体组件的热端与压缩机的进气管道相接触,以对进气管道进行加热,以调整进气管道内的制冷机密度、制冷剂流量,使得空调机组达到节能的运行状态。半导体组件的冷端与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相接触,以通过冷端对散热装置进行冷却降温,则散热装置上无需开设散热槽/孔,进而使得储能系统的安装位置不受限制,既可安装在室内也可安装在室外,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储空调设备的储能系统只能安装在室内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组件(400)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300)向所述半导体组件(400)供应直流电,在所述第一导体(406)上的直流电由所述n型半导体(404)流向所述p型半导体(405)时,所述第一导体(406)形成所述冷端(401);在所述第二导体(407)上的直流电由所述p型半导体(405)流向所述n型半导体(404)时,所述第二导体(407)形成所述热端(40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包括吸气管(202)和补气管(203),所述半导体组件(400)的热端(408)与所述补气管(203)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设备(300)包括散热风扇(302),所述散热风扇(302)设置在所述散热装置(301)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200)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机组(200)还包括:

8.一种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所述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元器件表面温度t与第一预设温度a和第二预设温度b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储能设备的散热风扇的转速和/或调整所述储能设备向所述半导体组件的供电量的方法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a≤t≤b时,根据所述补气量φ与最佳补气量φt之间的关系调整所述供电量的方法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所述空调机组的补气量φ的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21中,获取冷凝器出口焓值的方法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修正的冷凝压力的方法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最佳补气量φt的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储空调系统及光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光储空调系统包括:光伏组件;空调机组,与光伏组件电连接,光伏组件用于向空调机组的电源模块供电,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储能设备,储能设备与空调机组的电源模块电连接,以用于存储电源模块内的多余电能;半导体组件,储能设备与半导体组件电连接,以用于向半导体组件供电;半导体组件的热端与压缩机的进气管道相接触、半导体组件的冷端与储能设备的散热装置相接触,以通过冷端对散热装置进行冷却降温。本发明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储空调设备的储能系统只能安装在室内而影响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桂福,聂宝平,杨爱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