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61928发布日期:2023-05-25 04:56阅读:20来源:国知局
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泥加工,尤其涉及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


背景技术:

1、水泥加工过程中会使用到水泥窑,水泥窑对水泥烧制环节的加工制备。

2、水泥窑窑尾烟室的部分高温废气由旁路放风口抽出,经过急冷室与冷却风机鼓入的冷风混合,袋收尘收集窑内富集有害成分窑灰,改善替代燃料处置对窑系统的影响。

3、但是现有技术是直接将旁路高温废气排放净化,高温废气的高热无法进行回收利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包括助燃管、水箱、水泥窖、底板、助燃风机、输送管、螺纹套筒和排灰管,所述底板上端转动安装有水泥窖,所述水泥窖一端设置有窖尾,所述水泥窖上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贯穿有助燃管,所述助燃管一端呈封闭状,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环形节点下端均设置有排灰管,所述水箱下端外壁套接有螺纹套筒。

3、使用本方案中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时,将水通过进水口输送到水箱内部,进水口闭合,水泥窖烧制水泥过程窖尾排出高温废气通过排风管输送到输送管内,对水箱内部水进行加热,助燃风机输送含氧气体通过助燃管输送到水泥窖燃烧室,助燃管内部助燃气体加热后对提高燃烧物的燃烧,工作人员定期拧转螺纹套筒,将螺纹套筒旋出排灰管外壁,输送管内部积累的粉尘通过排灰管排出外界。

4、优选的,所述窖尾上端设置有排风管,所述排风管一端与输送管相连接。排风管将较为燃烧物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输送,输送支输送管内部。

5、优选的,所述水箱下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下端与底板相连接。水箱通过支架安装在底板上方,对水箱底部进行支撑。

6、优选的,所述助燃管一端与水泥窖相连接。助燃管一端与水泥窖的燃烧室连通,助燃管输送的含氧气体进入燃烧室,对燃烧物起到助燃作用。

7、优选的,所述输送管内部呈螺旋分布,所述输送管一端贯穿水箱。螺旋分布的输送管延长与水箱内部水的接触面,提高热交换面积,输送管贯穿水箱一端与除尘设备相连接,对降温后的气体内部的粉尘进行净化。

8、优选的,所述排灰管下端贯穿水箱,所述螺纹套筒外壁设置有防滑套,所述排灰管上端外壁套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下端设置有密封垫,所述螺纹套筒与排灰管螺纹连接。排灰管下端贯穿水箱,便于工作人员对排灰管下端清理,同时限位环对螺纹套筒限位,挤压密封垫时,密封垫充斥在螺纹套管与限位环之间的空隙。

9、优选的,所述水箱上端设置有进水口,且上端一侧设置有排压阀。水通过进水口输送到水箱,进水口通过密封盖或阀门闭合,通过排压阀对水箱内部减压。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窖尾排烟管连接输送管,与水箱内部水进行热交换,同时输送管在水箱内部螺旋分布,增加与水箱内部水的接触面,加热后的水,将助燃风机输送的含氧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助燃气体有助于提升水泥窑燃烧物的燃烧,窖尾排出的有害气体内热量得到回收再利用;

12、2、输送管底部环形节点下端连接的排灰管,通过旋出螺纹套筒,对输送管内部进行排灰,避免输送管长时间使用,保障窖尾排出的高温废气的有效输送。



技术特征:

1.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包括助燃管(1)、水箱(2)、水泥窖(3)、底板(4)、助燃风机(7)、输送管(9)、螺纹套筒(13)和排灰管(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4)上端转动安装有水泥窖(3),所述水泥窖(3)一端设置有窖尾(5),所述水泥窖(3)上方设置有水箱(2),所述水箱(2)内部贯穿有助燃管(1),所述助燃管(1)一端呈封闭状,所述水箱(2)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9)环形节点下端均设置有排灰管(15),所述水箱(2)下端外壁套接有螺纹套筒(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窖尾(5)上端设置有排风管(6),所述排风管(6)一端与输送管(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下端设置有支架(10),所述支架(10)下端与底板(4)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助燃管(1)一端与水泥窖(3)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9)内部呈螺旋分布,所述输送管(9)一端贯穿水箱(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灰管(15)下端贯穿水箱(2),所述螺纹套筒(13)外壁设置有防滑套(12),所述排灰管(15)上端外壁套接有限位环(11),所述限位环(11)下端设置有密封垫(14),所述螺纹套筒(13)与排灰管(15)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上端设置有进水口(8),且上端一侧设置有排压阀。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水泥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窑尾系统旁路放风结构。其技术方案包括助燃管、水箱、水泥窖、底板、助燃风机、输送管、螺纹套筒和排灰管,所述底板上端转动安装有水泥窖,所述水泥窖一端设置有窖尾,所述水泥窖上方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内部贯穿有助燃管,所述助燃管一端呈封闭状,所述水箱内部设置有输送管,所述输送管环形节点下端均设置有排灰管,所述水箱下端外壁套接有螺纹套筒。本技术通过水箱与输送管结构之间的配合,高温废气对水加热后,将热量传递到助燃管内部助燃气体中,助燃气体加热后提高水泥窖燃烧物的燃烧,通过排灰管对输送管内部灰尘清理,保障输送管对高温烟气的输送。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德,刘清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漳平红狮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