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20644发布日期:2023-08-24 19:41阅读:26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用于新风系统管道内的消声。


背景技术:

1、现代社会,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现代人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环境中的时间已达到全天的80%~90%,因此室内环境质量的优劣与健康均有密切的关系。室内环境品质的影响因素很多,最为密切的有室内空气品质、室内风速以及室内噪声因素。新风系统是一种用室外空气持续置换室内空气的室内外通风的设备系统,其首要目的就是改善室内环境,营造舒适健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2、随着新风系统的普及,关注新风系统运行时的噪声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市场上的新风系统噪音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新风主机在运转及机身振动发出的噪音,另一种是送风口气流和管道摩擦发出的噪声。对于主机本身的噪音来说,一般家用新风主机都属于静音型风机,管道内噪声一般选用内含吸音材料的消音管,降低设备主管道噪音,以保证降噪。但对新风系统管道进出口的噪声处理比较少,鉴于此,开发一种新风系统管道专用超构消声器,有效解决新风送风口存在噪声的问题,减少新风系统向环境辐射的噪声量,改善室内环境的品质。

3、中国专利文献“cn112628517a”公开了“管道消声器、装置及制备方法”,中国专利文献“cn115116419a”公开了一种“一种基于多孔材料的声学超结构消声器及其使用方法”,均可用于管道的消声,但是其应用于新风系统管道,则需要对结构进行改变。而中国专利文献“cn218065337u”、“cn206817691u”、“cn111503874a”、“cn107120822a”虽公开了用于新风系统的消声器,但是其结构和消声效率仍有进步的空间,管道内的中低频噪音不易去除。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解决了提供一种超构消声器以主要降低管道内中低频噪声的问题。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它包括连接在新风系统管道中的超构消声组件,所述超构消声组件包括具有两端开口内腔的外壳、可分离连接在所述外壳两端开口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外壳的内腔中并列设置有多个在所述外壳两端之间延伸的消声片,所述消声片包括背对背设置的超构吸声板,相邻所述消声片之间以及所述消声片与外壳侧壁之间形成为通风道,所述超构吸声板面向所述通风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小孔,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外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端盖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端盖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面对所述外壳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延展的扩张腔以使所述第一端盖或所述第二端盖内的气流连通至多个所述通风道。

4、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形状设置为可相互插接的结构,从而使得多个所述超构消声组件可以相串联地连接。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减薄管壁的第一缺槽,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内表面设置有减薄管壁的第二缺槽,所述第一连接管能够插接进所述第二连接管内,且第一连接管的内腔直径和第二连接管的内腔直径相同。

6、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均包括端板和自所述端板周缘向一侧延伸的围板,所述围板围合的空间形成为所述扩张腔。

7、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两端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形成外壳连接部,所述外壳连接部延伸为一圈且与所述围板相连接。

8、更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连接部外周面设置有自外端向内延伸的第三缺槽,所述第三缺槽供所述围板套设,所述围板内周面设置有自端部向内延伸的第四缺槽,所述第四缺槽供所述外壳连接部插接。

9、又进一步地,所述围板和所述外壳连接部之间还通过胶水进行粘结。

10、优选地,所述外壳的内壁也设置有超构吸声板,所述超构吸声板面对所述外壳内腔的表面也设置有小孔。

11、优选地,它还包括设置在新风系统管道内的吸声层。

12、进一步地,所述吸声层的材料配置为主要吸收高频噪声,所述超构吸声板中的所述小孔形状和位置配置为主要吸收中低频噪声。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本实用新型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由于在外壳内腔中设置了消声片,消声片包括背对背设置的超构吸声板,吸声板上的小孔能够产生共振而吸声,这种超构结构对于中低频噪音能够定制如改变小孔的深度、直径、分布等,从而有效去除管道内的中低频噪音;且由于外壳的两端可分离地设置有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的拆除来清理外壳的内腔,且由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上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因此可以将超构消声器连接于新风系统的管道内从而对管道进行消声;由于由外壳内的消声片延伸于外壳的两端,即消声片的延伸方向与外壳内通风道中的气流方向一致,因此不会显著影响气流,又由于消声片的并列设置,从而使得消声片与气流充分接触,较大程度地吸收气流中的噪声,因此整体结构简约而高效。



技术特征:

1.一种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它包括:连接在新风系统管道中的超构消声组件(1),所述超构消声组件(1)包括具有两端开口内腔的外壳(11)、可分离连接在所述外壳(11)两端开口的第一端盖(12)和第二端盖(13),所述外壳(11)的内腔中并列设置有多个在所述外壳(11)两端之间延伸的消声片(14),所述消声片(14)包括背对背设置的超构吸声板(141),相邻所述消声片(14)之间以及所述消声片(14)与外壳(11)侧壁之间形成为通风道(15),所述超构吸声板(141)面向所述通风道(15)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小孔(1411),所述第一端盖(12)和所述第二端盖(13)外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16)和第二连接管(17),所述第一端盖(12)对应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6)的位置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二端盖(13)对应于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端盖(12)和所述第二端盖(13)面对所述外壳(11)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横向延展的扩张腔(18)以使所述第一端盖(12)或所述第二端盖(13)内的气流连通至多个所述通风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6)和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形状设置为可相互插接的结构,从而使得多个所述超构消声组件(1)可以相串联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16)的外表面设置有减薄管壁的第一缺槽(161),所述第二连接管(17)的内表面设置有减薄管壁的第二缺槽(171),所述第一连接管(16)能够插接进所述第二连接管(17)内,且第一连接管(16)的内腔直径和第二连接管(17)的内腔直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盖(12)和所述第二端盖(13)均包括端板(19)和自所述端板(19)周缘向一侧延伸的围板(20),所述围板(20)围合的空间形成为所述扩张腔(1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两端向外延伸一段距离形成外壳连接部(111),所述外壳连接部(111)延伸为一圈且与所述围板(20)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连接部(111)外周面设置有自外端向内延伸的第三缺槽(1111),所述第三缺槽(1111)供所述围板(20)套设,所述围板(20)内周面设置有自端部向内延伸的第四缺槽(201),所述第四缺槽(201)供所述外壳连接部(111)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20)和所述外壳连接部(111)之间还通过胶水进行粘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1)的内壁也设置有超构吸声板(141),所述超构吸声板(141)面对所述外壳(11)内腔的表面也设置有小孔(1411)。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设置在新风系统管道内的吸声层(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层(3)的材料配置为主要吸收高频噪声,所述超构吸声板(141)中的所述小孔(1411)形状和位置配置为主要吸收中低频噪声。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风系统管道用消声器,它包括连接在新风系统管道中的超构消声组件,超构消声组件包括具有两端开口内腔的外壳、可分离连接在外壳两端开口的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外壳的内腔中并列设置有多个在外壳两端之间延伸的消声片,消声片包括背对背设置的超构吸声板,相邻消声片之间以及消声片与外壳侧壁之间形成为通风道,超构吸声板面向通风道的表面设置有若干小孔,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外侧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第一端盖对应于第一连接管的位置开设有通孔,第二端盖对应于第二连接管的位置也开设有通孔。整体结构简约而高效。

技术研发人员:王瑾,李政,王珏,谢海圣,卢明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8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