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70217发布日期:2023-07-24 00:3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粉体状流体换热,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


背景技术:

1、粉体状流体是一种特殊的密相流体,由于粉体的颗粒可形成颗粒间的作用力,因此它的流动区别于普通的液态、气态流体。液态或者气态流体可以自动扩散于流动空间的每一个角落,不会形成堆积、“中心流”、“撘拱”等现象。流动不畅和不均现象让粉体状流体不能够高效冷却、储存或者顺畅输送,极易使得粉体状流体形成板结,对设备装置形成堵塞,这种现象对物料品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流动不畅和不均现象让粉体状流体不能够高效冷却、储存或者顺畅输送,极易使得粉体状流体形成板结,对设备装置形成堵塞,这种现象对物料品质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板、管排、振动机构和壳体;

3、所述支撑管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进料口;

4、所述管排包括上联箱管、下联箱管和换热元件;所述上联箱管有多个,多个所述上联箱管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第一孔中均设置有所述上联箱管,所述第一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上联箱管的尺寸;所述换热元件有多个,多个所述换热元件并排设置,垂直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换热元件的上端均设置在所述上联箱管上,所述换热元件用于与粉体状流体交换热量;所述下联箱管有多个,多个所述下联箱管并排设置,平行于水平方向,每个所述换热元件的下端均设置在所述下联箱管上;

5、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振动框架、管排吊杆和吊杆支座;所述振动机设置在所述振动框架上;所述振动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二孔和出料口,每个所述第二孔中均设置有所述下联箱管,所述第二孔的尺寸大于所述下联箱管的尺寸;所述管排吊杆的下端设置在所述振动框架上,上端设置在所述吊杆支座上;

6、所述壳体设置有布料腔,所述布料腔围绕多个所述换热元件,用于限定粉体状流体的下落空间。

7、进一步的,还包括垫套;

8、所述第一孔中设置有所述胶垫套,所述胶垫套中设置有所述上联箱管,所述胶垫套使所述第一孔和所述上联箱管为间接接触;和/或:

9、所述第二孔中设置有所述胶垫套,所述胶垫套中设置有所述下联箱管,所述胶垫套使所述第二孔和所述下联箱管为间接接触。

10、进一步的,还包括上固定支架和/或下固定支架;

11、所述支撑管板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支架上;

12、所述吊杆支座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支架上。

13、进一步的,所述吊杆支座和所述下固定支架相焊接,所述支撑管板和所述上固定支架相焊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元件和所述上联箱管相焊接。

15、进一步的,所述换热元件为三维螺旋状,用于引导粉体移动。

16、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可根据粉体的物性调节振幅和频率,使得管排产生同步振动。

17、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粉体状流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落体,穿过进料口和上联箱管后进入多个换热元件之间,振动机可带动换热元件振动,上联箱管和下联箱管在第一孔中和第二孔中振动,卡在换热元件之间的粉体状流体在将在振动机构的作用下而掉落下来,保障了粉体流能够连续持续在重力的作用沿着换热元件的表面而下,保持了换热元件的洁净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管板、管排、振动机构和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垫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固定支架和/或下固定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杆支座和所述下固定支架相焊接,所述支撑管板和所述上固定支架相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和所述上联箱管相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元件为三维螺旋状,用于引导粉体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振动机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可根据粉体的物性调节振幅和频率,使得管排产生同步振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布一种可调节的防粉体阻料、卡料的振动装置,包括支撑管板、管排、振动机构和壳体;支撑管板设置有多个第一孔和进料口;管排包括上联箱管、下联箱管和换热元件;每个第一孔中均设置有上联箱管;每个换热元件的上端均设置在上联箱管上;多个下联箱管并排设置,每个换热元件的下端均设置在下联箱管上;振动机构,包括振动机、振动框架、管排吊杆和吊杆支座;振动机设置在振动框架上;振动框架设置有多个第二孔和出料口,每个第二孔中均设置有下联箱管;管排吊杆设置在振动框架和吊杆支座上;壳体设置有布料腔,布料腔围绕多个换热元件,用于限定粉体状流体的下落空间。上述技术方案中粉体状流体不易堵料于管壁上,可顺利通过管排。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锋,张学丰,汤友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科润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