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流降噪壳体和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8196发布日期:2024-01-06 23: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整流降噪壳体和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降噪的,特别是涉及整流降噪壳体和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1、由于燃气热水器即开即用,加热稳定,且占地面积小,因此其被广泛应用。

2、目前的燃气热水器壳体一般包括背壁、面壁、底壁、顶壁以及两个侧壁,燃气热水器的空气进风口通常设置在壳体的背壁,安装燃气热水器时,壳体的背壁与墙壁贴靠距离较近。燃气热水器卷吸燃烧所需空气时,墙壁与壳体的背壁之间形成较大的流动阻力,产生明显的气流噪声,且气流噪声较为尖锐。燃气热水器工作时,燃气热水器内部的噪声会通过前述空气进风口传至壳体外部,由于空气进风口靠近墙壁,噪音从空气进风口传出后在墙面处发生反射,导致燃气热水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较大;且此过程中燃气热水器的壳体容易发生共振,容易对燃气热水器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整流降噪壳体,其可以有效降低燃气热水器在工作时噪声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其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较小。

3、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4、一种整流降噪壳体,包括:

5、外壳及消音板;

6、所述消音板设置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消音板与所述外壳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7、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相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设于所述外壳除其背壁的任一壁上;

8、所述消音板设置有与所述进风通道相通的消音通孔;

9、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消音通孔位于所述进风通道的两端部。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空气由进气口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过程中,由于进气口设置在外壳除其背壁的任一壁上,使得进气口与墙壁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在空气进入气口时,进气口处的空气的流动阻力相对较小,不会产生明显的气流紊乱噪音,且噪声从进气口传出后,声能快速衰减,燃烧器外壳不会引发共振,有利于保护燃气热水器,且由于消音板设置在壳体内部,能够增强外壳的结构强度,从而有利于保护燃气热水器。当燃气热水器运行时,空气经过消音通孔时,消音通孔可以对空气进行整流,将紊乱的空气打散以让其平缓、均匀,有利于减小噪音。同时,消音通孔和进风通道腔体形成微穿孔薄板共振消声结构;燃气热水器内部所产生的噪声沿进风通道传出外壳,此过程中,噪声的入射声波会与消音通孔处产生共振进行消声以衰减声能,从而降低噪声。且进气口和消音通孔位于进风通道的两端部,使得噪声在进风通道内传播的路径较长,有利于衰减声能,从而有利于降低噪声。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进风通道的气流方向,所述消音板先后设置有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设置有消音结构,所述消音通孔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

12、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第二区域位于远离进气口的方向,可以增长噪声的传播路径,增加声能消耗;且在进风通道内设置消音结构,可以消除部分噪音,从而进一步降低噪声。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包括第一消音区域与第二消音区域,所述第二消音区域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区域远离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一消音区域设置多个第一消音通孔,所述第二消音区域设置多个第二消音通孔;

14、第一消音通孔的孔径与第二消音通孔的孔径不同,

15、和/或,所述第一消音通孔的数量与所述第二消音通孔的数量不同。

16、通过在第一消音区域和第二消音区域设置不同孔径和/或不同数量的第一消音通孔、第二消音通孔,可以对不同频率的噪声进行消音。而相同孔径的消音通孔设置于同一消音区域内,可以降低消声板的制备难度。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通孔的直径为0.5mm-0.8mm,所述第二消音通孔的直径为0.6mm-1mm。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通孔的总面积不小于燃气热水器的排风面积。

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消音区域的部分朝向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消音通孔的轴向平行。

20、由于第一消音区域朝向第一方向凸出,因此第一消音区域处的进风通道的宽度有所变化,可以改变部分空气以及噪声的传播方向,以及延长噪声传播路径。

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消音区域的部分朝向第二方向凸出,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由于第一消音区域与第二消音区域朝向相反的方向凸出,使得噪声的传播路径发生变化,便于噪声在第二区域处传输过程中发生反射、衍射、折射等的碰撞衰减,减低噪音的声能,使得噪音值变低。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消音结构包括沿所述第一区域的长度方形间隔分布的若干凸包,所述凸包朝向靠近所述外壳内壁的方向凸起。

23、凸包的设置可以延长噪声传播路径,当噪声沿进风通道传播时,噪声会与凸包碰撞,从而进行声能消耗。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气口设置于外壳的底壁。

25、相比于进气口设置与外壳的侧壁以及面壁,进气口设置于外壳的底壁可以增加进气通道的长度,从而延长噪声的传播路径。

26、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行解决:

27、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上述的整流降噪壳体。

2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燃气热水器,与背景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燃气热水器在使用时,其空气进入时产生的气流噪声较小。除此之外,燃气热水器内所产生的噪声在传出外壳的过程中,较多声能在整流降噪壳体内消耗,从减小燃气热水器工作时产生的噪声。



技术特征:

1.一种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及消音板(200);所述消音板(200)设置于所述外壳(100)内,所述消音板(200)与所述外壳(100)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进风通道(102)的气流方向,所述消音板(200)先后设置有第一区域(210)和第二区域(220),所述第一区域(210)设置有消音结构(211),所述消音通孔(201)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2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220)包括第一消音区域(221)与第二消音区域(222),所述第二消音区域(222)位于所述第一消音区域(221)远离所述第一区域(210)的一侧;所述第一消音区域(221)设置多个第一消音通孔(201a),所述第二消音区域(222)设置多个第二消音通孔(201b);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通孔(201a)的直径为0.5mm-0.8mm,所述第二消音通孔(201b)的直径为0.6mm-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通孔(201)的总面积不小于燃气热水器的排风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音区域(221)的部分朝向第一方向凸出,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消音通孔(201)的轴向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消音区域(222)的部分朝向第二方向凸出,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音结构(211)包括沿所述第一区域(210)的长度方形间隔分布的若干凸包,所述凸包朝向靠近所述外壳(100)内壁的方向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口(101)设置于所述外壳(100)的底壁。

10.一种燃气热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整流降噪壳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整流降噪壳体和燃气热水器。整流降噪壳体包括外壳以及消音板,消音板设置于外壳内,消音板与外壳的侧壁之间形成进风通道,外壳设置有与进风通道相通的进气口,进气口设于外壳除其背壁的任一壁上。消音板设置有与进风通道相通的消音通孔;进气口与消音通孔位于进风通道的两端部。空气由进气口进入燃气热水器内部的过程中,整流降噪壳体可以对气流进行整流,以降低气流噪音。燃气热水器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沿消音通孔、进风通道传输过程中,可以消耗较多声能,从而进行降噪消音。

技术研发人员:卢楚鹏,朱莲宗,史铎,胡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8
技术公布日:2024/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