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9996发布日期:2023-08-09 21:07阅读:17来源:国知局
宽流道板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宽流道板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板式换热器因其较高的传热性能和较小的体积被广泛应用于暖通、石化等领域,当介质中含有纤维、固体颗粒物等杂质时,因常规板式换热器的流道较窄容易被堵塞,而致使换热器无法长时间使用,因此具有较宽流道的板式换热器应运而生,以解决含有纤维、固体颗粒物等杂质的介质的堵塞流道的问题,但宽流道会使两介质的换热性能变差,换热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宽流道板式换热器,旨在解决现有宽流道板式换热器会使两介质的换热性能变差,换热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板片和多个第二板片,各所述第一板片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各所述第二板片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各所述第一板片与各所述第二板片交替层叠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围合形成第一通道,各所述第一通道均用于供第一介质流通,相邻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四面围合形成第二通道,各所述第二通道均用于供第二介质流通,各所述第二通道的宽度均大于各所述第一通道的宽度,调节相邻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之间距离,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间距尺寸,从而改变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小;

3、各所述第一通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扰流腔和多个第一曲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扰流腔通过各所述第一曲道相连通。

4、优选的,各所述第一扰流腔内均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各所述第一凸起和各所述第二凸起均用于改变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

5、优选的,各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和各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均与各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和出口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各所述第一凸起和各所述第二凸起均分别在各所述第一扰流腔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6、优选的,各所述第二通道均包括多个第二扰流腔和多个第二曲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扰流腔通过各所述第二曲道相连通;

7、各所述第二扰流腔内均设有多个第三凸起,各所述第三凸起均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

8、优选的,各所述第三凸起均分别在各所述第二扰流腔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部分所述第三凸起上设有圆形凹槽,各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均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

9、优选的,各所述第二曲道的延伸方向均与各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和出口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各所述第二曲道均分别在各所述第一扰流腔的腔体外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10、优选的,各所述第一扰流腔均呈菱形,各所述第一曲道均呈人字形,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凸起呈人字形。

11、优选的,各所述第二板片的导流方向均与各所述第一板片的导流方向不同。

12、优选的,各所述第一通道均包括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各所述进口管道和各所述出口管道均呈平椭圆形,各所述进口管道的一侧和各所述出口管道的一侧均设有分流机构,各所述分流机构均用于驱使所述第一介质均匀的通过各所述第一通道。

13、优选的,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各所述第一板片的两端和各所述第二板片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焊接。

14、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各第一板片和各第二板片交替层叠设置,相邻的第二面和第三面围合形成第一通道,相邻的第一面和第四面围合形成第二通道,第一通道供第一介质流通,第二通道供含有杂质的第二介质流通,根据第二介质所含杂质的多少来调节相邻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之间距离,能够改变第一面与第四面之间间距尺寸,从而改变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小,以使所含杂质的第二介质可以顺利流过第二通道,不至于堵塞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内设有多个第一扰流腔和多个第一曲道,相邻的两个第一扰流腔通过各第一曲道相连通,第一扰流腔可以改变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而增加了第一介质的流动行程,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介质的扰动能力,由于介质的扰动能力与其换热性能正相关,因而第一介质同第二介质的换热效果也能够加强,进而实现了两介质的高效换热。



技术特征:

1.一种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第一板片和多个第二板片,各所述第一板片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各所述第二板片均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面和第四面,各所述第一板片与各所述第二板片交替层叠设置,相邻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的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三面围合形成第一通道,各所述第一通道均用于供第一介质流通,相邻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的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四面围合形成第二通道,各所述第二通道均用于供第二介质流通,调节相邻所述第一板片和所述第二板片之间距离,能够改变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四面之间间距尺寸,从而改变所述第二通道的截面积大小;各所述第一通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扰流腔和多个第一曲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扰流腔通过各所述第一曲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扰流腔内均设有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二凸起,各所述第一凸起和各所述第二凸起均用于改变所述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凸起的延伸方向和各所述第二凸起的延伸方向均与各所述第一通道的进口和出口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各所述第一凸起和各所述第二凸起均分别在各所述第一扰流腔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通道均包括多个第二扰流腔和多个第二曲道,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扰流腔通过各所述第二曲道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三凸起均分别在各所述第二扰流腔内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部分所述第三凸起上设有圆形凹槽,各所述圆形凹槽的槽壁均用于改变所述第二介质的流动方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曲道的延伸方向均与各所述第二通道的进口和出口的连线呈夹角设置,各所述第二曲道均分别在各所述第一扰流腔的腔体外壁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扰流腔均呈菱形,各所述第一曲道均呈人字形,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凸起呈人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二板片的导流方向均与各所述第一板片的导流方向不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通道均包括进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各所述进口管道和各所述出口管道均呈平椭圆形,各所述进口管道的一侧和各所述出口管道的一侧均设有分流机构,各所述分流机构均用于驱使所述第一介质均匀的通过各所述第一通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宽流道板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还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各所述第一板片的两端和各所述第二板片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二连接板相焊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宽流道板式换热器,该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板片和多个第二板片,各第一板片与各第二板片交替层叠设置,相邻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第二面与第三面围合形成第一通道,各第一通道均用于供第一介质流通,相邻第一板片和第二板片的第一面与第四面围合形成第二通道,各第二通道均用于供第二介质流通,各第二通道的宽度均大于各第一通道的宽度,各第一通道均包括多个第一扰流腔和多个第一曲道,相邻的两个第一扰流腔通过各第一曲道相连通,第一扰流腔可以改变第一介质的流动方向,进而增加了第一介质的流动行程,提高了第一介质的扰动能力,由于介质的扰动能力与其换热性能正相关,进而实现了两介质的高效换热。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阿玛西换热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