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25860发布日期:2023-09-21 03:19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特别是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1、目前空调中的空调室内机一般没有加湿功能,仅仅有除湿的功能。而在一些天气干燥的天气下,尤其在冬天时,在开启了空调制热模式后,空气会异常干燥,需要额外使用加湿仪器来进行加湿造成不方便。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是室内机中鲜有在室内机本体处直接增加加湿的装置,即便有加湿的装置,加湿器内需要额外增加风扇以将水雾吹出加湿器,如此会消耗更多的电能,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室内机本体需额外增加风扇耗费成本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解决吹向雾化箱内的风力不足的问题。

3、特别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4、室内机本体,其包括出风口;

5、设置在所述室内机本体侧边的雾化箱,所述雾化箱包括设置在内壁处的进风口、出雾口以及设置在内部的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用于将所述雾化箱内的水进行雾化形成水雾;和

6、送风管道,其一端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另一端与所述进风口连接,以通过所述送风管道将所述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流至所述进风口处进入所述雾化箱,将所述雾化箱内的所述水雾由所述出雾口吹出。

7、可选地,所述送风管道位于所述出风口附近处的管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方向呈预设角度,所述预设角度为0-5°。

8、可选地,所述送风管道的位于所述出风口附近处的管道的截面尺寸大于其他位置的管道的截面尺寸。

9、可选地,所述送风管道的位于所述出风口端部的结构为漏斗状,并且由端部至中间,截面尺寸逐渐变小。

10、可选地,所述送风管道的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11、可选地,所述送风管道为软管。

12、可选地,所述送风管道包括主管和至少一个支管,每一所述支管的一端与所述主管连通,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

13、可选地,所述主管和所述支管的位于所述出风口处的管道的结构相同。

14、可选地,所述出雾口处设置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多个通孔,以使得所述水雾经过多个所述通孔后排出。

15、可选地,还包括水箱,所述水箱设置在所述雾化箱上方,并且与所述雾化箱连通以为所述雾化箱提供水源。

16、本方案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室内机本体、雾化箱和送风管道,室内机本体处包括出风口,雾化箱包括进风口,送风管道则连接出风口和进风口,从而将室内机本体的风输送至雾化箱处,将雾化箱内的水雾由出雾口吹出,本方案雾化箱利用室内机本体的气流将雾化箱内的水雾吹出,实现了风的自循环,无需在雾化箱处设置另外的风扇,节省了成本。

17、本方案中,将送风管道的出风口处的截面尺寸设计成大于其它部分管道的截面尺寸,可以通过将靠近出风口的尺寸较大的管道将更多的风引入到送风管道内,进而增加吹入雾化箱的气流。

18、本方案中送风管道的位于出风口附近的管道的尺寸大于其它部分的尺寸,并且端部到其它部分之间尺寸逐渐变小,使得气流由送风管道端部进入送风管道的其它部分时是流畅的吹入到其它部分管道,不会因尺寸的突变而将气流阻挡在端部位置。此外,当气流从送风管道的端部流向其它部分时,因尺寸由大到小,使得气流流速也会变大,进而使得吹向雾化箱的气流较强。

19、本方案中的支管从主管中进行分支,并且一端与主管连接,另一端则设置在出风口处,可以将出风口处的更多的风引入到主管,再通过主管一并将风引入到雾化箱内,进而增加吹入雾化箱内气流的。本方案中,支管数量越多,则可以将出风口处的风更多的通过支管引入到主管后再引入雾化箱,从而可以使得雾化箱内的水雾可以顺利的吹出。

20、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本技术的空调室内机可以包括室内机本体、雾化箱和送风管道。室内机本体包括出风口;雾化箱包括设置在内壁处的进风口、出雾口以及设置在内部的雾化器,雾化器用于将雾化箱内的水进行雾化形成水雾。送风管道一端设置在出风口处,另一端与进风口连接,以通过送风管道将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引流至进风口处进入雾化箱,将雾化箱内的水雾由所述出雾口吹出。本技术的雾化箱利用室内机本体的气流将雾化箱内的水雾吹出,实现了风的自循环,无需在雾化箱处设置另外的风扇,节省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郝红波,李绪超,张雄菲,韦存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