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75379发布日期:2023-10-28 12:32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能源材料生产的,具体地说是一种大温差热管,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工艺生产中的石墨化炉冷却取热;同时适用于钠电池负极硬碳碳化炉、石墨电极、碳素等生产中的高温冷却取热。


背景技术:

1、石墨化工艺是石墨类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的重要工艺,石墨化度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重要指标。在石墨化温度提高到接近2200℃时,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杂质基本上已经被排除;3000℃左右时,完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完成石墨化后,石墨化炉的成品需由3000℃的超高温状态冷却至150℃左右才能出炉。由于炉内超高温,同时石墨产品在有氧状态时300℃以上开始氧化、500℃以上燃烧。目前只能采用炉体整体自然冷却或外部表面喷雾通风降温;降温时间需30天左右,致使石墨化炉每炉间歇生产周期长达40天左右。

2、目前石墨化炉的成品冷却没有更好、可实施的技术方案,成品冷却已成为制约锂电池负极生产产量的主要因素。同时石墨化炉体整体自然冷却或外部表面喷雾通风降温方式,也无法有效地进行热量回收。

3、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生产石墨炉成品冷却,是一个变温、热量递减的非线性不稳定传热过程。其中温度由3000℃冷却至150℃,传热量由大至小。在热管领域,每个定型热管均在适用的温度下,有自己的高效、稳定的工作温度范围,一般不超过600℃;单一热管无法完成石墨炉成品大温差冷却全过程。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

2、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为:热管包括管壳,管壳内设置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放工质;所述热管分为蒸发端和绝热段,所述蒸发端和绝热段连接,所述蒸发端用于与待冷却物接触,所述绝热段起保温的作用;

3、所述工质,其成分包括镓、铝、镝、铜、锡、镍、铁、铬、铷、钾、钠、锌、镁、锂、钙、铅、钡、汞、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管壳,其材料选自钼钨合金、铼合金、碳碳复合材料、石墨、不锈钢、钛、铌、钽、镍、铜、低合金钢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热管的一端与待冷却物接触即可取热。

4、优选的,管壳和容置空间之间设置管芯,所述管芯与管壳材料相同。

5、优选的,管芯与管壳内壁贴紧配合,容置空间为封闭圆形或椭圆形。

6、优选的,热管远离蒸发端的一端为冷凝端,所述冷凝端用于与待加热物接触。

7、优选的,所述冷凝端设置翅片结构,以改变其热流密度。

8、优选的,所述冷凝端的内径逐渐减小,渐缩过渡为细管。

9、优选的,所述绝热段的外围设置气壁结构,其为通过在板材上设置充气口制成,通过充气口向气壁结构与热管之间的位置冲入惰性气体以进行保温。

10、优选的,所述气壁结构可以通过固定件与绝热段连接,也可以与之分离,使用时通过悬挂、吊置等方式安装在绝热段外部。

11、优选的,2个及以上所述热管通过碳碳复合材料带连接成热管组。

12、优选的,所述热管组中各热管的蒸发段位置呈错位排布。

13、优选的,所述待冷却物的温度范围2200~3100℃时,所述热管中工质成分包括镓、铝、镝、铜、锡、镍、铁和铬,所述管壳及管芯的材料包括碳碳复合材料和石墨。

14、优选的,所述待冷却物的温度范围1300~2400℃时,所述热管中工质成分包括铷、钾、钠、锌、镁、锂、钙、铅和钡,所述管壳及管芯的材料包括钼钨合金、铼合金、碳碳复合材料和石墨。

15、优选的,所述待冷却物的温度范围600~1400℃时,所述热管中工质成分包括汞、铯、铷和钾,所述管壳及管芯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钛、铌、钽、镍、碳碳复合材料和石墨。

16、优选的,所述待冷却物的温度范围150~660℃时,所述热管中工质成分包括水、汞和铯,所述管壳及管芯的材料包括铜、不锈钢、低合金钢、碳碳复合材料和石墨。

17、优选的,管壳和容置空间直接,还设置管芯,管芯由包括网状的普通碳碳复合材料制成,与管壳材料相同。

18、优选的,热管远离蒸发端的一端为冷凝端,所述冷凝端设置翅片结构,以改变其热流密度,冷凝端翅片采用石墨材料制成。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大温差热管,可以实现大温差降温,每一温度段热管均处于高效率的换热状态,成品能够实现快速冷却,冷却的同时实现热量的转移,除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工艺生产中的石墨化炉冷却取热;同时适用于钠电池负极硬碳碳化炉、石墨电极、碳素等生产中的高温冷却取热,为超高温工况下取热、蓄热,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包括管壳,管壳内设置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放工质;所述热管分为蒸发端和绝热段,所述蒸发端和绝热段连接,所述蒸发端用于与待冷却物接触,所述绝热段起保温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管壳和容置空间之间设置管芯,所述管芯与管壳材料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管芯与管壳内壁贴紧配合,容置空间为封闭圆形或椭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热管远离蒸发端的一端为冷凝端,所述冷凝端用于与待加热物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设置翅片结构,以改变其热流密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端的内径逐渐减小,渐缩过渡为细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热段的外围设置气壁结构,其为通过在板材上设置充气口制成,通过充气口向气壁结构与热管之间的位置冲入惰性气体以进行保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壁结构可以通过固定件与绝热段连接,也可以与之分离,使用时通过悬挂、吊置的方式安装在绝热段外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高温冷却取热的大温差热管,热管包括管壳,管壳内设置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用于放工质;所述热管分为蒸发端和绝热段,所述蒸发端和绝热段连接,所述蒸发端用于与待冷却物接触,所述绝热段起保温的作用;所述工质,其成分包括镓、铝、镝、铜、锡、镍、铁、铬、铷、钾、钠、锌、镁、锂、钙、铅、钡、汞、铯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管壳,其材料选自钼钨合金、铼合金、碳碳复合材料、石墨、不锈钢、钛、铌、钽、镍、铜、低合金钢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热管的一端与待冷却物接触即可取热,应用场景温度在2200℃~3000时℃,为超高温工况下取热、蓄热,提供了技术基础。

技术研发人员:时玉军,蒋永丽,周明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南云麓新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