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3846发布日期:2023-07-05 17:40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粮食烘干机领域,具体为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广泛使用的粮食烘干机均为集气管外置式,其由多组烘干组件上下堆叠组成,烘干组件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多根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多根平行设置的进风盒板位于多根平行设置的出风盒板的上方,且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垂直,进风盒板的端部与位于壳体外侧的集气管相通连接,出风盒板的端部贯穿壳体设置,且壳体外侧在出风盒板端部设置有围挡。热风通过外置式集气管进入烘干机的进风盒板,并从进风盒板输出流通至粮层,并在粮层内流通,当气体流通至出风盒板后,沿着出风盒板流通至壳体的外侧,降低了粮食的湿度。在北方的烘干季节,外界温度零下20℃左右,集气管暴露在外,虽然外部包裹保温岩棉,但是因内外温差较大,依然有很大的热量损耗,增加了粮食烘干成本,且浪费了资源。同时烘干机的集气管外置设置,占用较大的空间,在与其他设备配合工作时,不利于其他设备的排布,烘干作业设备高度空间排布相互影响,设备之间间距加大,设备高度有可能随之增高,设备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旨在改善现有的粮食烘干机体积较大,不利于其他设备的排布,且集气管外置设置,在低温情况下热量损耗较大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包括多组烘干组件,烘干组件的上下侧面均设置为敞口结构,多组烘干组件上下叠放设置;烘干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和烘干机构;壳体组件包括主壳和辅壳,主壳设置为矩形结构,两正对侧壁均设置有多眼通孔,多眼通孔均分为上下两组,辅壳设置在主壳的外侧,覆盖通孔;烘干机构包括两根集气管、多根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多根进风盒板位于出风盒板的上方,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平行设置,两端分别插入通孔内,两根集气管对称设置在主壳的两侧,且与进风盒板的两端正对且相通,两根集气管的端部共接有连接管,连接管与热气源连接。

3、优选的,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内部中空,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的下侧面和两端面均设置为开口。

4、优选的,集气管靠近主壳的侧面设置为敞口,且与主壳的侧壁密封接触。

5、优选的,连接管与主壳密封贴合接触,连接管与主壳接触的侧面设置为敞口。

6、优选的,辅壳设置为两块第一辅壳,两块第一辅壳设置为“匚”型结构,且相互靠近的侧面设置为敞口,第一辅壳的敞口密封贴合主壳设置。

7、优选的,集气管位于第一辅壳与主壳组成的空间内,端部贯穿第一辅壳的凹槽与连接管连接。

8、优选的,辅壳设置为第二辅壳,第二辅壳也设置为“匚”型结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板,第二辅壳位于主壳的外侧,连板与主壳固定连接。

9、优选的,连接管和集气管均位于第二辅壳与主壳组成的空间内。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本实用新型将集气管设置在主壳和辅壳内侧,减小了烘干机的体积,便于其他设备的排布,且避免集气管暴露在外造成较多热量的散失,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12、2、本实用新型设置主壳和辅壳,限制气体输出烘干机的路径,同时气体包裹集气管和主壳,提高周围环境的温度,起到保温的作用,进一步降低热量的散失。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组烘干组件(1),所述烘干组件(1)的上下侧面均设置为敞口结构,多组所述的烘干组件(1)上下叠放设置;所述烘干组件(1)包括壳体组件(2)和烘干机构(3);所述壳体组件(2)包括主壳(21)和辅壳,所述主壳(21)设置为矩形结构,两正对侧壁均设置有多眼通孔(22),多眼所述的通孔(22)均分为上下两组,所述辅壳设置在主壳(21)的外侧,覆盖通孔(22);所述烘干机构(3)包括两根集气管(34)、多根进风盒板(31)和出风盒板(32),多根所述的进风盒板(31)位于出风盒板(32)的上方,所述进风盒板(31)和出风盒板(32)平行设置,两端分别插入通孔(22)内,两根所述的集气管(34)对称设置在主壳(21)的两侧,且与进风盒板(31)的两端正对且相通,两根所述集气管(34)的端部共接有连接管(33),所述连接管(33)与热气源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盒板(31)和出风盒板(32)设置为三角形结构,且内部中空,所述进风盒板(31)和出风盒板(32)的下侧面和两端面均设置为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34)靠近主壳(21)的侧面设置为敞口,且与主壳(21)的侧壁密封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3)与主壳(21)密封贴合接触,所述连接管(33)与主壳(21)接触的侧面设置为敞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壳设置为两块第一辅壳(23),两块所述的第一辅壳(23)均设置为“匚”型结构,且两个开口相互靠近,所述第一辅壳(23)的开口密封贴合主壳(21)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气管(34)位于第一辅壳(23)与主壳(21)组成的空间内,端部贯穿第一辅壳(23)的凹槽(24)与连接管(33)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壳设置为第二辅壳(25),所述第二辅壳(25)也设置为“匚”型结构,端部均固定连接有连板(26),所述第二辅壳(25)位于主壳(21)的外侧,所述连板(26)与主壳(21)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33)和集气管(34)均位于第二辅壳(25)与主壳(21)组成的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气管内置的粮食烘干机结构,包括多组烘干组件,所述烘干组件的上下侧面均设置为敞口结构,多组所述的烘干组件上下叠放设置;所述烘干组件包括壳体组件和烘干机构;所述壳体组件包括主壳和辅壳,所述主壳设置为矩形结构,两正对侧壁均设置有多眼通孔,多眼所述的通孔均分为上下两组,所述辅壳设置在主壳的外侧,覆盖通孔;所述烘干机构包括两根集气管、多根进风盒板和出风盒板;本技术本技术将集气管设置在主壳和辅壳内侧,减小了烘干机的体积,便于其他设备的排布,且避免集气管暴露在外造成较多热量的散失,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技术研发人员:黄青峰,张德榜,陆学中,秦强,郭桂霞,武金槐,靳遵龙,陈鹏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万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