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2591发布日期:2023-11-06 19:11阅读:21来源:国知局
窗式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尤其是涉及一种窗式空调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变频窗式空调以其价格低、安装方便、维修方便等优势迅速占领北美市场。变频窗式空调中包括室内外换热器、空调压缩机、变频器、进出风口、电器盒以及电控元件等部件,这些部件全部设置在一个壳体内,并且可以驱动空气流动和换热,实现向室内输送温度适宜的风,其中,电器盒可以控制压缩机、换热器、变频器以及膨胀阀等多个部件协调工作,是保证窗式空调完成换热循环的核心部件。

2、在现有技术中,电器盒设置在窗式空调的底座上,并且仅仅依靠底座固定,在窗式空调运输过程中,电器盒容易因空调跌落和壳体碰撞产生晃动,电器盒结构不稳定可能会导致电器盒内的电控元件受损,影响空调安装后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窗式空调器,该窗式空调器可以提升电器盒的结构稳定性。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形成有室内空气进风口、室内空气出风口、室外空气进风口和室外空气出风口;室内风道组件,所述室内风道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风道组件形成有连通所述室内空气进风口和所述室内空气出风口的室内空气流通通道;室内换热器,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内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换热器,所述室外换热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室外换热器用于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分别与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相连通,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内换热器和所述室外换热器形成冷媒循环回路;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室内风扇和室外风扇,所述室内风扇和所述室外风扇设置于所述电机的前后两端,所述室内风扇设置于所述室内空气流通通道内,以将与所述室内换热器换热的空气送入室内,所述室外风扇将与所述室外换热器换热的空气送入室外;电器盒,所述电器盒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与所述电机电连接,所述电器盒位于所述室内换热器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所述室内换热器间隔设置;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在所述电器盒和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

3、由此,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在电器盒和室内换热器之间,可以加强电器盒在室内换热器长度方向一侧的固定效果,提升电器盒的结构稳定性,这样在窗式空调器运输过程中,可以防止电器盒在室内换热器长度方向发生摆动,防止运输过程中窗式空调器意外跌落对电器盒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安装完成后,电器盒的结构和功能完好,从而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室内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相对应且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固定。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四穿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对应所述第四穿孔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钉,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钉和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端板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第二穿孔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固定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和多个所述固定片一一对应。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窗式空调器还包括接地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接地螺孔,所述接地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器盒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接地螺孔相连。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接地螺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接地螺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之间。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接地标识,所述接地标识间隔设置于所述接地螺孔朝向所述第一穿孔或第三穿孔的一侧,所述接地标识为多个,多个所述接地标识和多个所述接地螺孔一一对应。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三板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三板部之间,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接地螺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三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三板部。

13、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穿孔,所述室内换热器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二穿孔相对应且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三穿孔,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第四穿孔,所述第三穿孔和所述第四穿孔相对应且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器盒上设置有连接座,所述第四穿孔设置于所述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对应所述第四穿孔的两侧设置有定位销钉,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钉和所述定位孔定位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的端板上设置有固定片,所述第二穿孔设置于所述固定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为多个,多个所述固定片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第一穿孔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穿孔和多个所述固定片一一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地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接地螺孔,所述接地线的一端与所述电器盒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接地螺孔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螺孔为多个,多个所述接地螺孔在上下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上还设置有接地标识,所述接地标识间隔设置于所述接地螺孔朝向所述第一穿孔或第三穿孔的一侧,所述接地标识为多个,多个所述接地标识和多个所述接地螺孔一一对应。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窗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包括第一板部、第二板部和第三板部,所述第三板部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的内侧,所述第二板部连接在所述第一板部和所述第三板部之间,所述第一穿孔和所述接地螺孔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三穿孔设置于所述第三板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窗式空调器包括:壳体;室内风道组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压缩机设置于壳体内;风机组件;电器盒,电器盒位于室内换热器长度方向的一侧且与室内换热器间隔设置;连接板,连接板连接在电器盒和室内换热器之间。由此,通过设置连接板连接在电器盒和室内换热器之间,可以加强电器盒在室内换热器长度方向一侧的固定效果,提升电器盒的结构稳定性,这样在窗式空调器运输过程中,可以防止电器盒在室内换热器长度方向发生摆动,防止运输过程中窗式空调器意外跌落对电器盒的结构和功能造成影响,进而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安装完成后,电器盒的结构和功能完好,从而可以保证窗式空调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陈宏杰,莫拔巧,黄民柱,梁智文,袁德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