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17446发布日期:2023-11-22 15:57阅读:40来源:国知局
干燥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干燥箱,尤其涉及一种干燥箱。


背景技术:

1、干燥箱现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通讯、塑料、电缆、印刷、医疗、航天等行业,用于对产品进行干燥处理或者提供一种实验环境。现有技术中的干燥箱,其内部空气流通性较差,且样品在干燥箱内部的位置是固定的,无法调节,这样就会降低干燥箱对样品的干燥效率,增加能耗,增加成本。

2、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干燥箱,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干燥箱,其内部的空气流通性较好,提高干燥效率,节约成本。

2、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箱,包括:

4、壳体;

5、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升降组件上设置有载物台,所述载物台与所述升降组件滑动连接,所述载物台用于放置待干燥样品;

6、离子风发生组件,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部,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与所述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沿所述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位于所述载物台的上方;

7、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沿所述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所述加热组件位于所述载物台的下方;

8、通风组件,所述通风组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壁上,且所述通风组件与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等高设置,所述通风组件将所述壳体内部与外界环境连通。

9、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滑块、滑杆和连接板,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载物台连接。

10、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板呈“l”型。

11、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块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滑杆上运动。

12、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与高压电源连通,以使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对空气电离并产生离子风对所述待干燥样品进行干燥。

13、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管和温控件,所述温控件与所述加热管电性连接,所述温控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加热管的加热状态。

14、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温控件包括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继电器均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加热管电性连接;

15、所述控制器能够读取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并控制所述继电器的通断。

16、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通风组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组件分别位于所述升降组件的两侧。

17、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为不锈钢件。

18、作为一种干燥箱的可选技术方案,所述载物台呈网状结构。

1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干燥箱,该干燥箱包括壳体、升降组件、离子风发生组件、加热组件和通风组件。其中,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载物台,载物台与升降组件滑动连接,载物台用于放置待干燥样品。离子风发生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离子风发生组件与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沿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离子风发生组件位于载物台的上方。加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沿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加热组件位于载物台的下方。通风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且通风组件与离子风发生组件等高设置,通风组件将壳体内部与外界环境连通。通过离子风发生组件、加热组件和通风组件的设置,且沿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从高到低依次设置有离子风发生组件、载物台和加热组件,同时通风组件与离子风发生组件等高设置,从而能够提高该壳体内的通风效率,提升该壳体内空气的流通性能,从而提高干燥效率。同时,升降组件能够改变载物台上的待干燥产品相对加热组件和离子风发生组件之间的距离,进而提高该干燥箱对待干燥产品的干燥效率,节约能耗,节约成本。



技术特征:

1.干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0)包括滑块(210)、滑杆(220)和连接板(230),所述滑块(210)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220)上,所述连接板(230)的一侧与所述滑块(210)连接,所述连接板(230)的另一侧与所述载物台(600)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30)呈“l”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组件(200)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滑块(210)驱动连接,以使所述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滑块(210)在所述滑杆(220)上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300)与高压电源连通,以使所述离子风发生组件(300)对空气电离并产生离子风对所述待干燥样品进行干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400)包括加热管(410)和温控件(420),所述温控件(420)与所述加热管(410)电性连接,所述温控件(420)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加热管(410)的加热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件(420)包括温度传感器、继电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继电器均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与所述加热管(410)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组件(500)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通风组件(500)分别位于所述升降组件(200)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0)为不锈钢件。

10.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干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600)呈网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干燥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箱。该干燥箱包括壳体、升降组件、离子风发生组件、加热组件和通风组件。其中,升降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升降组件上设置有载物台,载物台与升降组件滑动连接,载物台用于放置待干燥样品。离子风发生组件设置在壳体内部,离子风发生组件与升降组件固定连接,沿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离子风发生组件位于载物台的上方。加热组件设置在壳体内,沿载物台升降运动的方向,加热组件位于载物台的下方。通风组件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且通风组件与离子风发生组件等高设置,通风组件将壳体内部与外界环境连通。该干燥箱内部的空气流通性较好,能够提高干燥效率,节约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开辉,李爵煜,郑润森,罗伟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