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46266发布日期:2023-10-06 09:36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1、中框是空调中不可缺少的部件,用于容纳蒸发器,并设置进风口通入空气进行换热。而进风口处一般设置滤网以起到换气过滤的作用,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其他异物。

2、目前,为了提高进风量和提高空气过滤的效果,滤网向中框内部突出以增大换气面积。由于滤网增加了突出的部分,不便于抽拉,因此对于该空调滤网仍采用向上拆卸,拆卸过程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滤网具有突出的部分不便于抽拉,而向上拆卸的方式过程繁琐。

2、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中框和滤网组件;所述空调器具有相对的出风侧和壁挂侧;所述中框包括:中框出风口和拆卸口,所述拆卸口朝向所述出风侧;所述滤网组件安装于所述中框出风口,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所述滤网延伸部伸入所述中框出风口,向所述中框内侧凸出;其中,所述拆卸口能够容纳所述滤网延伸部,所述滤网组件能够从所述拆卸口取出。

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滤网延伸部用于增大换气面积,提高进风量;拆卸口能够使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一同取出,避免滤网延伸部遇到干涉,因此提高了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的拆装效率,便于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的清洗和更换。

4、进一步的,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设于所述拆卸口至少一侧,所述固定组件用于固定所述中框和所述滤网组件。

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滤网组件在中框出风口内的位置安装到位时,固定组件可以将拆卸口的至少一侧与滤网组件固定,从而避免滤网组件滑出拆卸口,同时提高了滤网组件在进风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

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插槽和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槽开设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滤网组件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插扣设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滤网组件的另一者上。

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第一插扣相对第一插槽滑动,可以实现第一插扣和第一插槽的配合和拆卸;在滤网组件沿拆卸口由内到外或由外到内滑动的过程中,第一插扣与第一插槽的相对滑动也同步进行,滤网组件安装到位时,第一插扣也安装到位,因此滤网组件的固定方式更加方便。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插槽设于所述中框,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朝向出风侧,所述第一插扣设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第一插扣朝向所述壁挂侧;或者,所述第一插槽设于所述滤网组件,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朝向壁挂侧,所述第一插扣设于所述中框,所述第一插扣朝向所述出风侧。

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滤网组件安装时从拆卸口进入向壁挂侧滑动,滤网组件拆卸时从拆卸口滑出向出风侧滑动,同时,第一插扣和第一插槽也能够沿壁挂侧至出风侧的方向相对靠近或远离,因此在滤网组件的滑动过程中同步实现了第一插扣和第一插槽的拆装。

10、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一凸起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第一插扣,所述第一插扣和所述第一插槽配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内侧。

1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当第一插扣在第一插槽内配合到位时,第一凸起部对第一限位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限位部滑动至第一凸起部外侧,因此可以避免第一插扣脱离第一插槽,提高固定组件对中框和滤网组件的连接效果。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插槽内腔的顶面,所述第一凸起部设于所述第一插扣的顶面。

13、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拆卸滤网组件时,可以将滤网组件朝向拆卸口外侧的一端向上提起,此时第一插扣连接滤网组件的一端也向上翻转,第一凸起部在第一限位部下方,沿第一限位部下表面滑动至第一限位部外侧,从而实现第一凸起部和第一限位部的脱离,达到手提滤网组件即可快速拆卸的效果。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部朝向所述第一插槽的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和/或,所述第一凸起部靠近所述第一插扣端部的一侧设有第二导向面。

15、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在第一插扣和第一插槽的插接过程中,第一导向面相对第一凸起部滑动,或第二导向面相对第一限位部滑动,或第一导向面相对第二导向面滑动,使得第一插扣向远离第一限位部的方向形变,第一凸起部能够快速滑入第一限位部内侧,实现固定。

1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支撑部和定位槽,所述支撑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扣,所述支撑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框和所述滤网组件的其中一者上,所述定位槽开设于所述中框和所述滤网组件的另一者上,所述定位槽设于所述第一插槽的外侧。

17、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支撑部用于提高第一插扣的强度,避免第一插扣在装配过程中弯折损坏;支撑部与定位槽配合,进一步对第一插扣进行定位和固定,避免第一插扣和第一插槽在配合状态下发生窜动。

18、进一步的,所述中框出风口在横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所述第一插槽开设于所述侧壁;所述滤网组件在横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筋,所述第一插扣连接所述侧筋。

19、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滤网组件和中框出风口安装的过程中,滤网组件的两个侧筋沿其对应的侧壁进行滑动,侧筋和侧壁贴合,能够对第一插扣和第一插槽的相对位置实现定位。

20、进一步的,所述滤网组件还包括遮挡板,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出风侧,所述遮挡板能够遮挡所述拆卸口。

21、采用该技术方案后所达到的技术效果:滤网组件和中框出风口配合后,遮挡板能够在出风侧遮挡拆卸口,避免在空调器前侧能够从拆卸口看到中框内部的结构,因此更加美观,同时也避免拆卸口暴露在外侧导致进灰。

22、综上所述,本申请上述各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或有益效果:i)滤网延伸部用于增大换气面积,提高进风量;拆卸口能够使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一同取出,避免滤网延伸部遇到干涉,因此提高了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的拆装效率,便于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的清洗和更换;ii)固定组件可以将拆卸口的至少一侧与滤网组件固定,从而避免滤网组件滑出拆卸口,同时提高了滤网组件在进风过程中的结构稳定性;iii)第一插扣在第一插槽内配合到位时,第一凸起部对第一限位部起到限位作用,避免第一插扣脱离第一插槽,提高固定组件对中框和滤网组件的连接效果;iv)滤网组件和中框出风口配合后,遮挡板能够在出风侧遮挡拆卸口,空调器前侧更加美观,同时也避免拆卸口暴露在外侧导致进灰。



技术特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中框(110)和滤网组件(120);所述空调器具有相对的出风侧(101)和壁挂侧(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固定组件(130),所述固定组件(130)设于所述拆卸口(112)至少一侧,所述固定组件(130)用于固定所述中框(110)和所述滤网组件(1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0)包括第一插槽(131)和第一插扣(132),所述第一插槽(131)开设于所述中框(110)和所述滤网组件(120)的其中一者上,所述第一插扣(132)设于所述中框(110)和所述滤网组件(120)的另一者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131)设于所述中框(110),所述第一插槽(131)的开口朝向出风侧(101),所述第一插扣(132)设于所述滤网组件(120),所述第一插扣(132)朝向所述壁挂侧(102);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0)还包括:第一限位部(133)和第一凸起部(134),所述第一限位部(133)设于所述第一插槽(131)内,所述第一凸起部(134)设于第一插扣(132),所述第一插扣(132)和所述第一插槽(131)配合时,所述第一凸起部(134)配合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设于所述第一插槽(131)内腔的顶面,所述第一凸起部(134)设于所述第一插扣(132)的顶面。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33)朝向所述第一插槽(131)的开口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面(135);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130)还包括:支撑部(137)和定位槽(138),所述支撑部(137)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插扣(132),所述支撑部(137)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中框(110)和所述滤网组件(120)的其中一者上,所述定位槽(138)开设于所述中框(110)和所述滤网组件(120)的另一者上,所述定位槽(138)设于所述第一插槽(13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框出风口(111)在横向上具有相对的两个侧壁(113),所述第一插槽(131)开设于所述侧壁(11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组件(120)还包括遮挡板(123),所述遮挡板(123)位于所述出风侧(101),所述遮挡板(123)能够遮挡所述拆卸口(112)。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中框和滤网组件;所述空调器具有相对的出风侧和壁挂侧;所述中框包括:中框出风口和拆卸口,所述拆卸口朝向所述出风侧;所述滤网组件安装于所述中框出风口,所述滤网组件包括:滤网本体和滤网延伸部,所述滤网延伸部伸入所述中框出风口,向所述中框内侧凸出;其中,所述拆卸口能够容纳所述滤网延伸部,所述滤网组件能够从所述拆卸口取出。本技术解决了滤网具有突出的部分不便于抽拉,而向上拆卸的方式过程繁琐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唐波,李颂勤,曾友坚,周帆,杨方,强兵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