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部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72471发布日期:2024-03-01 12:20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显示部件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部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空调器的显示结构主要分为两类,即液晶显示和led灯显示,基于成本考虑,led灯显示的使用较为普遍。随着市场需求的变更,空调集成了众多功能,例如通过旋钮进行工况调节并将调节结果在显示结构上实时显示。

2、然而,现有空调器中的旋钮在转动时转动位置不易控制,影响准确操作,影响用户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部件及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空调器中的旋钮转动位置不易控制,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显示部件,用于空调器,显示部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显示口和安装孔;显示模块,安装在外壳的腔体内,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对应显示口;旋钮,旋钮可旋转地穿过安装孔,且旋钮和显示模块连接;其中,安装孔的内壁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凹槽且旋钮具有凸包,或旋钮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凹槽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凸包,在旋转旋钮的情况下,凸包可卡入任意一个凹槽内以限定旋钮的位置。

3、进一步地,在旋钮的径向上,凸包和凹槽的内壁最大重合量在0.2mm至0.5mm之间,外壳和旋钮的材质均为塑料。

4、进一步地,旋钮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帽和装配套,操作帽位于外壳的外侧,装配套穿过安装孔,显示模块具有转轴,转轴和装配套插接,装配套的外周面上具有凹槽或凸包。

5、进一步地,装配套的内壁和转轴的外壁具有相互配合的限位面,以限定装配套和转轴在周向的相对位置;和/或,旋钮还包括第一卡扣,第一卡扣设置在装配套上,第一卡扣和外壳的内侧壁卡接;和/或,旋钮还包括多个装配筋,多个装配筋分布在装配套的内壁,装配筋和转轴的外壁紧配合。

6、进一步地,外壳包括主壳体和设置在主壳体上的凸起部,凸起部的外表面凸出于主壳体的外表面,显示口位于主壳体,安装孔位于凸起部。

7、进一步地,安装孔的周缘具有环形凸筋,环形凸筋凸出于外壳的外表面,旋钮遮盖环形凸筋。

8、进一步地,旋钮位于显示口的下方;显示部件还包括按键,按键卡接在外壳上,按键与显示模块配合,按键位于显示口的下方。

9、进一步地,显示部件还包括显示窗和装饰圈,装饰圈安装在显示口处,显示窗安装在装饰圈内,显示窗和装饰圈封堵显示口。

10、进一步地,装饰圈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配环和外环,显示窗安装于装配环内,装配环穿过显示口,外环的外径大于显示口的尺寸,外环位于外壳的外侧且与外壳的外表面限位配合。

11、进一步地,显示窗的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二卡扣,装饰圈的内壁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定位卡槽,多个第二卡扣一一对应地卡入多个定位卡槽内;或,显示窗的周向分布有多个定位卡槽,装饰圈的内壁在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二卡扣,多个第二卡扣一一对应地卡入多个定位卡槽内。

12、进一步地,装饰圈在周向分布有多个第三卡扣,显示口朝向外壳的腔体内一侧的周缘分布有多个装配卡槽,多个第三卡扣一一对应地卡入多个装配卡槽内;或,装饰圈在周向分布有多个装配卡槽,显示口朝向外壳的腔体内一侧的周缘分布有多个第三卡扣,多个第三卡扣一一对应地卡入多个装配卡槽内。

13、进一步地,装饰圈位于外壳的腔体内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板,显示模块上具有多个定位槽,多个定位板一一对应地穿入多个定位槽内。

14、进一步地,显示模块和外壳的内壁之间具有限位结构,限位结构限定显示模块和外壳的相对位置。

15、进一步地,显示模块在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外壳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筋条和第二限位筋条,第一限位筋条插入第一限位槽内,第二限位筋条插入第二限位槽内,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第一限位筋条和第二限位筋条形成限位结构。

16、进一步地,显示部件还包括显示盒盖、显示盒体和显示板,显示盒盖和显示盒体连接,显示板、显示模块均安装在显示盒盖和显示盒体围绕形成的腔体内,显示盒体通过紧固件和外壳连接。

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显示部件。

18、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显示部件,显示部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显示口和安装孔;显示模块,安装在外壳的腔体内,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对应显示口;旋钮,旋钮可旋转地穿过安装孔,且旋钮和显示模块连接;其中,安装孔的内壁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凹槽且旋钮具有凸包,或旋钮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凹槽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凸包,在旋转旋钮的情况下,凸包可卡入任意一个凹槽内以限定旋钮的位置。在该方案中,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空调器的工况等信息,旋钮用于调节空调器的工况,由于在安装孔的内壁和旋钮之间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凸包和多个凹槽,这样在旋转旋钮时通过凸包卡入凹槽内即可限定旋钮的位置,并且凸包每次卡入凹槽内均转动的是特定的角度,避免了旋钮随意转动位置不易控制的问题,这样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并且提升了转动旋钮时的手感,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部件,用于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钮(30)的径向上,所述凸包(31)和所述凹槽(12)的内壁最大重合量在0.2mm至0.5mm之间,所述外壳(10)和所述旋钮(30)的材质均为塑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包括相互连接的操作帽(32)和装配套(33),所述操作帽(32)位于所述外壳(10)的外侧,所述装配套(33)穿过所述安装孔,所述显示模块(20)具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和所述装配套(33)插接,所述装配套(33)的外周面上具有所述凹槽(12)或所述凸包(3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主壳体和设置在所述主壳体上的凸起部(13),所述凸起部(13)的外表面凸出于所述主壳体的外表面,所述显示口(11)位于所述主壳体,所述安装孔位于所述凸起部(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孔的周缘具有环形凸筋(14),所述环形凸筋(14)凸出于所述外壳(10)的外表面,所述旋钮(30)遮盖所述环形凸筋(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钮(30)位于所述显示口(11)的下方;所述显示部件还包括按键(40),所述按键(40)卡接在所述外壳(10)上,所述按键(40)与所述显示模块(20)配合,所述按键(40)位于所述显示口(11)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还包括显示窗(50)和装饰圈(60),所述装饰圈(60)安装在所述显示口(11)处,所述显示窗(50)安装在所述装饰圈(60)内,所述显示窗(50)和所述装饰圈(60)封堵所述显示口(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圈(60)包括相互连接的装配环(61)和外环(62),所述显示窗(50)安装于所述装配环(61)内,所述装配环(61)穿过所述显示口(11),所述外环(62)的外径大于所述显示口(11)的尺寸,所述外环(62)位于所述外壳(10)的外侧且与所述外壳(10)的外表面限位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饰圈(60)位于所述外壳(10)的腔体内的一侧具有多个定位板(65),所述显示模块(20)上具有多个定位槽(22),多个所述定位板(65)一一对应地穿入多个所述定位槽(22)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20)和所述外壳(10)的内壁之间具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限定所述显示模块(20)和所述外壳(10)的相对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20)在相互远离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一限位槽(23)和第二限位槽(24),所述外壳(10)的内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筋条(16)和第二限位筋条(17),所述第一限位筋条(16)插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3)内,所述第二限位筋条(17)插入所述第二限位槽(24)内,所述第一限位槽(23)、所述第二限位槽(24)、所述第一限位筋条(16)和所述第二限位筋条(17)形成所述限位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还包括显示盒盖(71)、显示盒体(72)和显示板(73),所述显示盒盖(71)和所述显示盒体(72)连接,所述显示板(73)、所述显示模块(20)均安装在所述显示盒盖(71)和所述显示盒体(72)围绕形成的腔体内,所述显示盒体(72)通过紧固件和所述外壳(10)连接。

16.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部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部件及空调器,显示部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显示口和安装孔;显示模块,安装在外壳的腔体内,显示模块的显示区域对应显示口;旋钮,旋钮可旋转地穿过安装孔,且旋钮和显示模块连接;其中,安装孔的内壁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凹槽且旋钮具有凸包,或旋钮在周向分布有多个凹槽且安装孔的内壁具有凸包,在旋转旋钮的情况下,凸包可卡入任意一个凹槽内以限定旋钮的位置。在该方案中,在旋转旋钮时通过凸包卡入凹槽内即可限定旋钮的位置,并且凸包每次卡入凹槽内均转动的是特定的角度,避免了旋钮随意转动位置不易控制的问题,这样提高了操作的便利性,并且提升了转动旋钮时的手感,提高了用户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杨登明,廖凯格,熊瑞亮,陈荣华,任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