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58303发布日期:2023-11-17 20:5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蒸汽温控,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


背景技术:

1、由于蒸汽可用于对食品等进行熟化,并可减少菌类对食品等的影响,为此其在药厂、食品厂、饲料厂等工业型企业中得以广泛应用,而为了更好的对蒸汽进行使用,常需通过温控装置对蒸汽温度进行控制,经检索,在授权公告号为cn214504246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蒸汽温控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直接放置于地面;压力箱体,所述压力箱体嵌套设置于底座的左端上侧,且压力箱体的右侧设置有与底座嵌套连接的换热器;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于压力箱体的下端内侧,且呈蜂窝状结构固定板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起支撑作用的前安装板和后安装板;压力箱盖,所述压力箱盖贴合设置于压力箱体的上表面,且压力箱体的下端左侧和压力箱盖的中部上侧均安装有电阀门;抽风扇。该蒸汽温控装置,温控效果好,便于对压力箱体内的蒸汽进行加热升温和换热降温,且便于对蒸汽进行热量回收利用,以及可避免蒸汽泄露,和便于对加热管进行维修更换,使之使用寿命长。

2、该方案中,通过控制换热器、加热管、电阀门和抽风扇配合作业,从而便于对压力箱体内的蒸汽进行加热升温和换热降温,且便于对蒸汽进行热量回收利用,但是,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蒸汽进行流通换热,只能进行温度的回收利用,无法对蒸汽本身进行回收,导致压力箱体的内部需要不断添加水体,进而不利于热量保存。

3、因此,我们对此作出改进,提出了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包括蒸汽箱,所述蒸汽箱的顶端设有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的外壁边角分别设有进水阀与出水阀,所述进水阀低于出水阀,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保温盒、若干隔板、冷凝管、顶口和底口,所述保温盒的内部安装有若干所述隔板,若干所述隔板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内部交错安装有冷凝管,且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若干所述隔板相互穿插连接,所述保温盒的顶端设置顶口,所述顶口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通,所述保温盒的底端设置底口,所述底口的底端连通有第二导管,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蒸汽箱的内部,所述进水阀、出水阀的一端分别与冷凝管的两端连接,所述保温盒的外壁一侧嵌设安装有温度计,所述温度计的感应端延伸至所述保温盒的内部。

4、进一步的,所述测压机构包括圆筒、气孔、筒盖、弹簧和密封塞,所述圆筒的顶端安装筒盖,所述筒盖的底端连接弹簧,所述弹簧的底端连接密封塞,所述密封塞滑动连接在所述圆筒的内部。

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弹簧对密封塞2005的弹性作用,使得密封塞始终处于气孔的底部,进而便于起到密封作用,再通过密封塞受到蒸汽压强,使其对弹簧进行压缩,直至密封塞处于气孔的顶部,从而实现蒸汽过压的排放。

6、进一步的,所述圆筒的外壁一侧设置气孔,所述气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相连通。

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气孔与第一导管的连通,便于将蒸汽箱内部的蒸汽输送到换热机构的内部。

8、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箱包括箱体、加热器、密封板、过压口和单向阀,所述箱体的内部底端安装加热器,所述箱体在靠近加热器的一侧安装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的顶端边角设有蒸汽管。

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加热器的安装使用,使得箱体的内部实现加热的功能,促使蒸汽产生。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顶端设置过压口,所述过压口的顶端与所述圆筒底端相连通。

11、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过压口与圆筒的连接,便于对测压机构输送过量的蒸汽。

12、进一步的,所述箱体的外壁一侧安装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的一端连通。

13、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单向阀的连接使用,避免第二导管的内部出现回流蒸汽的状况。

14、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管包括管体、若干穿孔、开口和半球帽,所述管体的外壁设置若干所述穿孔,所述管体的底端贯穿密封板,并设置开口。

15、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管体与穿孔的配合使用,便于将蒸汽输送到箱体内部的各个位置。

16、进一步的,所述管体的一端安装半球帽,所述蒸汽箱的外壁一侧铰接有箱门。

17、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箱门的安装使用,使得蒸汽箱的开合更加方便。

18、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箱的内部安装若干托架,若干所述托架的内部分别设有镂空槽。

19、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托架的安装使用,便于为蒸汽箱的内部提供充足的放置空间。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测压机构、第一导管、换热机构与第二导管的配合使用,使得该装置实现蒸汽热量回收利用的同时,并回收利用蒸汽本体,其中,通过测压机构的通断检测功能,便于将过量的蒸汽输送到第一导管,再经过第一导管的连通,使得保温盒的内部接收适量的蒸汽,再通过进水阀与出水阀的连接使用,使其为冷凝管的内部输送足量的换热液体,通过将隔板之间的蒸汽进行降温处理,直至形成液态水,使得该装置实现温控的功能,并配合温度计的实时监测功能,便于检测出保温盒内部的温度变化状况,从而确保液态水温度符合正常范围,再通过第二导管的连接使用,便于将降温之后的液态水重新输送到蒸汽箱的内部,使其进行二次蒸发使用,并产生新的蒸汽。



技术特征:

1.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汽箱(100),所述蒸汽箱(100)的顶端设有测压机构(200),所述测压机构(200)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导管(101),所述第一导管(101)的一端连通有换热机构(300),所述换热机构(300)的外壁边角分别设有进水阀(500)与出水阀(600),所述进水阀(500)低于出水阀(600),所述换热机构(300)包括保温盒(3001)、若干隔板(3002)、冷凝管(3003)、顶口(3004)和底口(3005),所述保温盒(3001)的内部安装有若干所述隔板(3002),若干所述隔板(3002)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内部交错安装有冷凝管(3003),且所述冷凝管(3003)的一端与若干所述隔板(3002)相互穿插连接,所述保温盒(3001)的顶端设置顶口(3004),所述顶口(3004)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导管(101)的连通,所述保温盒(3001)的底端设置底口(3005),所述底口(3005)的底端连通有第二导管(102),所述第二导管(102)的一端延伸至所述蒸汽箱(100)的内部,所述进水阀(500)、出水阀(600)的一端分别与冷凝管(3003)的两端连接,所述保温盒(3001)的外壁一侧嵌设安装有温度计(700),所述温度计(700)的感应端延伸至所述保温盒(300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压机构(200)包括圆筒(2001)、气孔(2002)、筒盖(2003)、弹簧(2004)和密封塞(2005),所述圆筒(2001)的顶端安装筒盖(2003),所述筒盖(2003)的底端连接弹簧(2004),所述弹簧(2004)的底端连接密封塞(2005),所述密封塞(2005)滑动连接在所述圆筒(2001)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2001)的外壁一侧设置气孔(2002),所述气孔(20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管(101)的一端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箱(100)包括箱体(1001)、加热器(1002)、密封板(1003)、过压口(1004)和单向阀(1005),所述箱体(1001)的内部底端安装加热器(1002),所述箱体(1001)在靠近加热器(1002)的一侧安装密封板(1003),所述密封板(1003)的顶端边角设有蒸汽管(8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1)的顶端设置过压口(1004),所述过压口(1004)的顶端与所述圆筒(2001)底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1)的外壁一侧安装单向阀(1005),所述单向阀(1005)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管(102)的一端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800)包括管体(8001)、若干穿孔(8002)、开口(8003)和半球帽(8004),所述管体(8001)的外壁设置若干所述穿孔(8002),所述管体(8001)的底端贯穿密封板(1003),并设置开口(80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8001)的一端安装半球帽(8004),所述蒸汽箱(100)的外壁一侧铰接有箱门(4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箱(100)的内部安装若干托架(900),若干所述托架(900)的内部分别设有镂空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属于蒸汽温控技术领域。该种蒸汽节能自动温控装置,包括蒸汽箱,所述蒸汽箱的顶端设有测压机构,所述测压机构的一侧连通有第一导管,所述第一导管的一端连通有换热机构,所述换热机构的外壁边角分别设有进水阀与出水阀,所述进水阀低于出水阀,所述换热机构包括保温盒、若干隔板、冷凝管、顶口和底口,所述保温盒的内部安装有若干所述隔板,若干所述隔板之间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的内部交错安装有冷凝管,且所述冷凝管的一端与若干所述隔板相互穿插连接,所述保温盒的顶端设置顶口,所述顶口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导管的连通,所述保温盒的底端设置底口,所述底口的底端连通有第二导管。

技术研发人员:杨莺,吴杨高,田景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希尔瑞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