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4726发布日期:2023-12-13 23:17阅读:28来源:国知局
风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化无接触式的洗车机,具体涉及一种风干装置。


背景技术:

1、对于一些自动清洗设备,比如清洗车辆的洗车机而言,洗车机通常包括喷水系统、吹风系统和化学系统,目前的吹风系统中,从鼓风机产生的高压风力通过通风软管连接到风刀的进风口,最后通过风刀外侧开设的细条状出风口对汽车表面吹风,进而吹干清洗后的残留水。但是,风刀在工作过程中,由于车辆的停放位置以及不同车型的大小不同,会根据系统设定的指令调整与待清洗车表面之间的吹风距离,以保证在最合适的距离下吹出的风力更强,进而提高清洁的效率和质量,而在风刀前移或后退过程中,会带动通风软管动作,为此,通风软管通常会设定一定的长度,以保证一定的伸缩空间,但是,当风机启动时,高压风进入到通风软管内,通风软管鼓起,当风刀相对待清洗物体表面前后移动时,会带动通风软管移动,但是,一方面,通风软管的体积较大,充风后不可压缩,只能通过形变弯曲来改变自身的长度,形态无法约束,弯曲方向不固定,导致占用空间较大,且拉扯、弯曲时间久了会出现磨损、在弯折处也易损坏,导致性能不稳定,另一方面,当通风软管弯曲变形后,其导向不明确,风阻变大,导致进入到风刀内的风力减小,影响吹风和风干效果。

2、因此,如何设计出一种风阻小、性能稳定的风干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阻小、性能更稳定的风干装置,以解决传统的连接风刀的软管风管易变形导致的风阻小、易损坏、占用空间大的缺陷。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面向待清洗车辆的风刀,相互套接且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套管连通所述风刀的进风端,所述第二套管通过连通的通风软管连接高压风机,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刀以相对待吹风物体的表面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前后滑动。

3、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套管平行设置的推拉管和驱动元件,所述推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刀,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安装在支撑框上。

4、进一步地,所述风刀的进风端外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推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风刀在竖向上形成至少一个连接部。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在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外侧套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固定在支撑框上的第一安装板上,与所述第二套管相连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内部设置有油封,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油封紧密贴合并沿所述油封滑动。

6、进一步地,在所述支撑框上还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帮助所述推拉管运动的滚轮轴件。

7、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轴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面的两个侧限位板,两个所述侧限位板的底端通过横轴相连,所述横轴外侧套设有可沿横轴径向转动的旋转套,所述推拉管支撑在所述旋转套上并可前后移动。

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相对内侧具有齿条,驱动电机的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沿所述第二安装板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推拉管及风刀前后移动。

9、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还安装有与所述推拉管外部截面形状相适配的限位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通过可折叠的过渡软管连接至风刀的进风端。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过渡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等高螺丝连接。

12、进一步地,朝向风刀移动的支撑框的一面为开口,沿支撑框的两个立柱向内安装有提供风刀收缩的容纳柜。

13、采用本申请的风干装置,达到了如下技术效果:

14、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风干装置,主要用于智能洗车机,其巧妙的设计了沿风刀进风口方向平行伸缩的两个相互套接的硬质套管,提供给风刀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大风力导向,且此种设置使得风阻小,从风刀吹出的风力相对更大,给待清洗物体表面的风干质量更好,且不易损坏;风刀的伸缩驱动由上部平行设置的推拉管及带有齿条的驱动电机配合,通过滚轮轴件及限位件的配合保证了推拉管的运动方向均与套管的运动方向在同一垂直面上,保证了往复伸缩套管及风刀的稳定性;过渡软管的设计也保证了装配的便利性,等高螺丝的设计确保了两个套管运行的同心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向待清洗设备的风刀,相互套接且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套管连通风刀的进风端,所述第二套管连通于高压风机的出风口,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刀以相对待清洗设备的表面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前后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套管平行设置的推拉管和驱动元件,所述推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风刀,另一端连接所述驱动元件,所述驱动元件安装在支撑框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刀的进风端外侧安装有固定板,所述推拉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风刀在竖向上至少形成一个连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套管在朝向所述第一套管的端部外侧套设有连接圈,所述连接圈固定在支撑框上的第一安装板上,与所述第二套管相连接的所述第一套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一法兰的内部设置有油封,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油封紧密贴合并沿所述第二套管内壁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支撑框上还安装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安装有帮助所述推拉管运动的滚轮轴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轴件包括连接至所述第二安装板底面的两个侧限位板,两个所述侧限位板的底端通过横轴相连,所述横轴外侧套设有可沿横轴径向转动的旋转套,所述推拉管支撑在所述旋转套上并可前后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板的相对内侧具有齿条,驱动电机的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沿所述第二安装板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推拉管及风刀前后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底部还安装有与所述推拉管外部截面形状相适配的限位件。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通过可折叠的过渡软管连接所述风刀的进风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过渡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法兰,所述第二法兰与所述固定板通过多个等高螺丝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朝向风刀移动的支撑框的一面为开口,沿支撑框的两个立柱向内安装有供风刀收缩后进行容纳的容纳柜。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智能化的无接触式清洗设备,具体公开了一种风干装置,所述风干装置包括:面向待清洗设备的风刀,相互套接且均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其中,所述第一套管连通所述风刀的进风端,所述第二套管通过连通的通风软管连接高压风机,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风刀以相对待吹风设备的表面前后移动,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套管相对所述第二套管前后滑动。本申请解决了传统的连接风刀的软质通风管易变形导致的风阻小、风干效率差、易损坏的缺陷。

技术研发人员:鄂文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魔鬼鱼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