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68977发布日期:2023-11-17 22:54阅读:18来源:国知局
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冶金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传统的电极加热式真空蒸馏炉的加热方式为电极贯穿炉体后,与炉内的加热体连接,由于电极安装后需考虑炉内的密闭性,因此,通常是采用砌筑炉衬(由耐火砖砌成)时直接将电极砌进去,而石墨电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损耗、折断等问题,因此,传统砌筑方式在电极损坏时,需要将石墨电极附近的耐火砖全部拆除,将新的电极重新砌筑在炉体上,维修更换较为麻烦,停炉时间也较长。

2、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维修成本和停炉时间的电极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提供了一种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采用可快速拆装的浇筑体形式,既保证了密闭性,减少了发热体的热量损失,又降低了电极及发热体引脚的检修成本。

2、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包括:

4、电极;

5、一次浇筑体,与炉体可拆卸连接,且与炉体密封;

6、电极引脚,设于一次浇筑体上,且自一次浇筑体外侧贯穿所述一次浇筑体后伸入炉内,电极引脚外端与电极连接,内端与炉体内的发热体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一次浇筑体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极引脚通过二次浇筑体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二次浇筑体由柔性材料制成。

8、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和电极引脚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由导电材料制成。

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配置成沿所述电极轴线方向移动。

10、进一步地,所述电极引脚垂直贯穿所述一次浇筑体,所述电极呈水平状布置,且垂直于电极引脚。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12、(1)本申请将原有的砖砌结构改为预埋浇筑,通过整体拆装电极引脚的方式,将电极与发热体隔离,降低热量损失,同时,需要维修时,直接更换新的电极结构即可,而拆卸下来的电极结构只需将二次浇筑体去除,一次浇筑体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维修周期和维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13、(2)采用柔性的二次浇筑体来实现电极引脚处的密封,避免了金属蒸汽从电极引脚处的缝隙处溢出。

14、(3)高温环境下,浇筑体及电极引脚会膨胀,因此,采用柔性的二次浇筑体作为缓冲,避免了电极引脚与一次浇筑体直接连接时膨胀造成一次浇筑体开裂或电极引脚损坏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浇筑体(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极引脚(5)通过二次浇筑体(2)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内,所述二次浇筑体(2)由柔性材料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4)和电极引脚(5)通过连接件(6)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6)由导电材料制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6)配置成沿所述电极(4)轴线方向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引脚(5)垂直贯穿所述一次浇筑体(1),所述电极(4)呈水平状布置,且垂直于电极引脚(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蒸馏炉电极结构,包括:电极、一次浇筑体和电极引脚,其中,一次浇筑体与炉体可拆卸连接,且与炉体密封,以保证炉体的气密性,电极引脚设于一次浇筑体上,且自一次浇筑体外侧贯穿一次浇筑体后伸入炉内,电极引脚外端与电极连接,内端与炉体内的发热体连接;该结构将原有的砖砌结构改为预埋浇筑,通过整体拆装电极引脚的方式,将电极与发热体隔离,降低热量损失,同时,需要维修时,直接更换新的电极结构即可,而拆卸下来的电极结构只需将二次浇筑体去除,一次浇筑体可以重复使用,降低了维修周期和维修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李朝平,速斌,王力,吕进,郑春阳,孟宏超,黄伟,朱坤红,李勇,汤文通,谢兴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