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7492发布日期:2024-01-26 23:18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家电,特别涉及一种加湿器。


背景技术:

1、加湿器是一种很流行的家用电器,它能让液体的水分子结构雾化以达到给房间增加湿度的目的来保持空气湿润。具有增加空气湿度,避免呼吸系统疾病,滋润皮肤,以及助眠等功效。

2、目前市场上加湿器,多采用蒸发组件直接置于水盒内的结构设计,目前市场上的加湿器由于将蒸发组件直接装配到水盒中,并且风机与壳体上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会形成上风道,在上风道的引导下风机组件产生的气流会在水盒与蒸发组件之间流动,由于水盒与上风道存有配合夹角等结构,会在水盒的两个边缘处形成密闭风路,气流在上风道与水盒之间会通过密闭风路在水盒边缘处循环流动,影响通过水盒表面的气流。

3、因此,气流在进入水盒过程中及排出水盒过程中分别会形成两个扰流区域,进而影响参与加湿风量,降低加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气流进入及排出水盒时,形成扰流区域,影响加湿风量的问题提出一种加湿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蒸发组件、导风板、风机、蜗壳和水盒;

2、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风机位于所述风道内;

3、所述水盒位于所述壳体的下部;

4、所述蒸发组件位于所述水盒内;

5、所述蜗壳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进风口相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出风口相接,所述第三端朝向所述蒸发组件,所述蜗壳形成上风道;

6、所述导风板位于所述蒸发组件和所述水盒之间,所述导风板的下部与所述水盒连通,在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蒸发组件之间形成下风道;

7、所述导风板与所述第三端相接,使得所述上风道和所述下风道连通。

8、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板朝向所述蒸发组件的表面与所述蒸发组件外表面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9、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板包括第一导风部和第二导风部;

10、所述第一导风部设在靠近所述风机的一侧,所述第二导风部设在远离所述风机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三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导风部上端靠近所述进风口,且与第一部分相接,所述第二导风部上端靠近所述出风口,且与第二部分相接,所述第一导风部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下端之间具有一定间距。

11、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风部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部下端延伸至所述水盒的底部。

12、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蜗壳包括第一挡风板和第二挡风板;

13、所述第一挡风板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挡风板的另一端为第一部分,且与所述导风板的入风端相接,所述第二挡风板的一端为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挡风板的另一端为第二部分,且与所述导风板的出风端相接;

14、所述第一挡风板与所述第二挡风板之间形成所述上风道中的出风风道。

15、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风板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风部和第二挡风部,所述第一挡风部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挡风部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挡风部的一端,所述第二挡风部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一挡风部和所述第二挡风部形成所述上风道中的进风风道,所述风机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

16、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挡风部远离所述进风口的一端靠近所述蒸发组件,所述第二挡风部围绕所述蒸发组件的部分外周设置。

17、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蒸发组件包括旋转轴和与所述旋转轴同轴的蒸发部,所述旋转轴用于带动所述蒸发部转动,所述导风板与所述蒸发部之间形成所述下风道。

18、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风板底部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在5mm-10mm之间,所述孔洞的数量大于等于3个。

19、本申请中的加湿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蒸发组件、导风板、风机、蜗壳和水盒;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水盒位于壳体的下部,蒸发组件位于水盒内;蜗壳形成上风道;导风板位于蒸发组件和水盒之间,导风板与蒸发组件之间形成下风道,通过将蜗壳的第一端与进风口连接,将蜗壳的第二端与出风口连接,蜗壳的第三端与导风板连接,使得上风道和下风道连通。使用时,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再由上风道将气流导入导风板,气流通过下风道沿蒸发组件向出风口移动,最终通过出风口将带有湿气的空气排放到环境中。本申请中通过蜗壳和导风板的连接,使得上风道和下风道配合形成独立于水盒侧壁的风路,参与加湿的风进入到该风路后不会在加湿器内部(例如水盒开口边缘处)四处流动产生扰流,进而影响参与加湿风量,降低加湿效率,本申请通过导风板结构,避免了扰流的干扰以及损失加湿风量,提高了加湿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蒸发组件(2)、导风板(3)、风机(4)、蜗壳(7)和水盒(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朝向所述蒸发组件(2)的表面与所述蒸发组件(2)外表面之间具有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包括第一导风部(31)和第二导风部(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部(31)下端与所述第二导风部(32)下端延伸至所述水盒(5)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7)包括第一挡风板(71)和第二挡风板(7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板(7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挡风部(711)和第二挡风部(712),所述第一挡风部(711)的一端为所述第一端(7a),所述第一挡风部(711)的另一端朝向所述第二挡风部(712)的一端,所述第二挡风部(712)的另一端为所述第一部分(7c1),所述第一挡风部(711)和所述第二挡风部(712)形成所述上风道(61)中的进风风道,所述风机(4)位于所述进风风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风部(711)远离所述进风口(11)的一端靠近所述蒸发组件(2),所述第二挡风部(712)围绕所述蒸发组件(2)的部分外周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组件(2)包括旋转轴(21)和与所述旋转轴(21)同轴的蒸发部(22),所述旋转轴(21)用于带动所述蒸发部(22)转动,所述导风板(3)与所述蒸发部(22)之间形成所述下风道(62)。

9.根据权利要求1、2或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3)底部设有若干个孔洞,所述孔洞的直径在5mm-10mm之间,所述孔洞的数量大于或等于3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加湿器,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蒸发组件、导风板、风机、蜗壳和水盒;壳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水盒位于壳体的下部,蒸发组件位于水盒内;蜗壳形成上风道;导风板位于蒸发组件和水盒之间,导风板与蒸发组件之间形成下风道;上风道和下风道连通。使用时,气流通过进风口进入,再由上风道将气流导入导风板,气流通过下风道沿蒸发组件向出风口移动,最终通过出风口将带有湿气的空气排放到环境中,本申请采用导风板结构将蒸发组件的下半部分包覆起来,与上风道配合形成密闭风路,外界空气进入风路后就不会在加湿器内部产生扰流,降低了用于加湿的风量损失,提高了加湿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薄韶辉,高岩,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维尔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