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65620发布日期:2023-12-21 20:41阅读:24来源:国知局
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厨房电器,尤其是涉及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背景技术:

1、由于室内空气流动性等原因,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油烟会不定向地向周围扩散,集成灶或吸油烟机无法将油烟全部吸走,有部分油烟会扩散到厨房空间中,造成厨房空气的污染。如何减少扩散到厨房中的油烟量,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现有的集成灶机头的吸烟口设置在烹饪锅的后方,负压区远离烹饪锅具的中心,造成产生的负压区无法有效覆盖油烟上升的路径,增大了出现跑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集成灶机头的吸烟口设置在烹饪锅的后方,负压区远离烹饪锅具的中心,造成产生的负压区无法有效覆盖油烟上升的路径,跑烟的可能性增大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于: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机头,包括:侧吸烟壳体、顶吸烟壳体、导烟组件;

4、侧吸烟壳体与顶吸烟壳体的第一端连接,侧吸烟壳体与顶吸烟壳体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烟口,顶吸烟壳体与侧吸烟壳体相对的侧壁设置有顶吸烟口,侧吸烟口与顶吸烟口连通;

5、导烟组件滑动连接于侧吸烟口,并拦设于顶吸烟口,当导烟组件向侧吸烟壳体的第二端滑动时,侧吸烟口和顶吸烟口处形成u型进烟口。

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集成灶机头还包括连接机构,导烟组件包括第一导烟主板和第二导烟主板,第一导烟主板的第一端和第二导烟主板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导烟主板通过连接机构滑动连接于侧吸烟口的侧壁,第一导烟主板拦设于顶吸烟口。

7、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连接机构包括滑槽组件和滑轴组件,滑槽组件设置于侧吸烟口的侧壁或第二导烟主板的侧壁,滑轴组件对应地设置于第二导烟主板的侧壁或侧吸烟口的侧壁,滑轴组件滑动连接于滑槽组件。

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槽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滑槽组件分别设置于侧吸烟口的侧壁,滑槽组件包括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滑槽靠近顶吸烟口设置,并与第二滑槽连通。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滑槽包括第一退让段和第一滑动段,第二滑槽包括第二退让段和第二滑动段;

10、第一滑动段的第一端与第一退让段的第一端呈夹角设置,第一退让段的第二端向背离侧吸烟壳体内部的方向延伸,第一滑动段的第二端与第二滑动段的第一端连通,第二退让段的第一端呈夹角设置于第二滑动段的第一端,第二退让段向的第二端背离侧吸烟壳体内部的方向延伸,第一滑动段和第二滑动段均沿侧吸烟口的高度方向延伸。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滑槽的深度大于第二退让段的深度。

12、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滑轴组件设置有两组,两组滑轴组件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导烟主板的侧壁;

13、滑轴组件包括第一滑轴和第二滑轴,第一滑轴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第二滑轴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

14、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第一滑轴靠近顶吸烟壳体设置,且第一滑轴的长度大于第二滑轴的长度。

1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沿侧吸烟壳体第二端至侧吸烟壳体的第一端的方向,侧吸烟口的宽度逐渐减小,对应的,第二导烟主板的宽度逐渐减小。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导烟组件还包括两个侧活动板,两个侧活动板的第一端均转动连接于侧吸烟口的底壁,其中一个侧活动板位于第二导烟主板的左侧,另一个侧活动板位于第二导烟主板的右侧;

17、第二导烟主板的两个侧壁均设置有限位件,两个限位件分别与两个侧活动板抵接。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侧活动板的第二端设置有辅助件,辅助件一端与侧活动板靠近侧吸烟口内部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侧吸烟口的后壁内侧连接。

1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侧吸烟壳体的第一端与顶吸烟壳体的第一端呈夹角连接,且第一导烟主板与第二导烟主板之间的夹角大于90°。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集成灶机头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固定设置于侧吸烟壳体或顶吸烟壳体,并与导烟组件传动连接。

2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包括灶体和集成灶机头,集成灶机头中侧吸烟壳体的第一端连接于灶体。

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具有的技术优势为:

2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灶机头,包括:侧吸烟壳体、顶吸烟壳体、导烟组件;侧吸烟壳体与顶吸烟壳体的第一端连接,侧吸烟壳体与顶吸烟壳体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烟口,顶吸烟壳体与侧吸烟壳体相对的侧壁设置有顶吸烟口,侧吸烟口与顶吸烟口连通;导烟组件滑动连接于侧吸烟口,并拦设于顶吸烟口,当导烟组件向侧吸烟壳体的第二端滑动时,侧吸烟口和顶吸烟口处形成u型进烟口。由于导烟组件滑动连接于侧吸烟口,当集成灶机头处于工作状态时,导烟组件相对于侧吸烟口滑动,使得导烟组件与侧吸烟口和顶吸烟口处之间形成u型进烟口,u型进烟口可以覆盖部分油烟上升的运动轨迹,从而减弱左右侧油烟扩散能力,进而降低吸烟口处出现跑烟的可能性,提升吸烟效果。当集成灶机头处于非工作状态时,滑动导烟组件,导烟组件拦设于顶吸烟口和侧吸烟口,保证集成灶机头的美观性。

24、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吸烟壳体(100)、顶吸烟壳体(200)、导烟组件(3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机头还包括连接机构,所述导烟组件(300)包括第一导烟主板(310)和第二导烟主板(320),所述第一导烟主板(31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通过所述连接机构滑动连接于所述侧吸烟口(110)的侧壁,所述第一导烟主板(310)拦设于所述顶吸烟口(2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滑槽组件(410)和滑轴组件(420),所述滑槽组件(410)设置于所述侧吸烟口(110)的侧壁或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侧壁,所述滑轴组件(420)对应地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侧壁或所述侧吸烟口(110)的侧壁,所述滑轴组件(420)滑动连接于所述滑槽组件(4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组件(41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槽组件(410)分别设置于所述侧吸烟口(110)的侧壁,所述滑槽组件(410)包括第一滑槽(411)和第二滑槽(412),所述第一滑槽(411)靠近所述顶吸烟口(210)设置,并与所述第二滑槽(412)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11)包括第一退让段和第一滑动段,所述第二滑槽(412)包括第二退让段和第二滑动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槽(411)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退让段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轴组件(420)设置有两组,两组所述滑轴组件(420)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侧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轴(421)靠近所述顶吸烟壳体(200)设置,且所述第一滑轴(421)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滑轴(422)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沿所述侧吸烟壳体(100)第二端至所述侧吸烟壳体(100)的第一端的方向,所述侧吸烟口(110)的宽度逐渐减小,对应的,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宽度逐渐减小。

10.根据权利要求2-8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烟组件(300)还包括两个侧活动板(330),两个所述侧活动板(330)的第一端均转动连接于所述侧吸烟口(110)的底壁,其中一个所述侧活动板(330)位于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左侧,另一个所述侧活动板(330)位于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的右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活动板(330)的第二端设置有辅助件(350),所述辅助件(350)一端与所述侧活动板(330)靠近所述侧吸烟口(110)内部的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吸烟口(110)的后壁内侧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吸烟壳体(100)的第一端与所述顶吸烟壳体(200)的第一端呈夹角连接,且所述第一导烟主板(310)与所述第二导烟主板(320)之间的夹角大于90°。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灶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灶机头还包括驱动件(500),所述驱动件(500)固定设置于所述侧吸烟壳体(100)或所述顶吸烟壳体(200),并与所述导烟组件(300)传动连接。

14.一种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灶体(600)和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集成灶机头,所述集成灶机头中侧吸烟壳体(100)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灶体(600)。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的集成灶机头,包括:侧吸烟壳体、顶吸烟壳体、导烟组件;侧吸烟壳体与顶吸烟壳体的第一端连接,侧吸烟壳体与顶吸烟壳体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侧吸烟口,顶吸烟壳体与侧吸烟壳体相对的侧壁设置有顶吸烟口,侧吸烟口与顶吸烟口连通;导烟组件滑动连接于侧吸烟口,并拦设于顶吸烟口,当导烟组件向侧吸烟壳体的第二端滑动时,侧吸烟口和顶吸烟口处形成U型进烟口。解决了现有的集成灶机头的吸烟口设置在烹饪锅的后方,负压区远离烹饪锅具的中心,造成产生的负压区无法有效覆盖油烟上升的路径,跑烟的可能性增大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任富佳,陈建卫,高少华,姚家前,余国成,郑强,陈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老板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