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2706发布日期:2024-01-06 23:09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为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1、换热器顾名思义为一种对热量进行交换的设备,即将高温液体的热量转换至低温液体中,从而达到对高温液体降温或对低温液体进行加热的目的,其通常被应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

2、公开号为:cn215413284u的高温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换热管,且壳体的内部一端安装有隔板,所述壳体的内部上下壁均固定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外表壁开设有与隔板端部相适配的嵌槽,所述嵌槽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垫,所述隔板的外表壁开设有通孔,所述换热管贯穿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粘接有密封圈,所述壳体的外壁上下端对称连接有冷液进管和冷液出管,所述冷液进管和冷液出管分别与换热管的端部相连,所述壳体顶端且位于冷液进管的旁侧连接有热液进管,所述壳体底端且远离冷液出管的一端连接有热液出管。通过固定块和嵌槽的配合,实现了隔板的插设固定,摒弃了传统焊接的固定方式,利于其后续进行更换,较为省力方便,此外,通过增设密封垫和密封圈,能够有效增加密封性,避免壳体内的热液倒流穿过隔板。

3、但在对上述换热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上述装置在对液体进行换热的过程中,仅仅只通过导流板实现对液体进行导流,即在对液体进行换热的过程中难以保证液体受热或散热的均匀性,因此,在换热时易出现局部换热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换热器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仅仅只通过导流板实现对液体进行导流,难以保证液体受热或散热的均匀性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其内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上贯穿有冷水管,并且所述冷水管贯穿于所述换热器外壳,同时所述换热器外壳左上端贯穿安装有热水进管;

3、还包括:

4、热水出管,贯穿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右下端;

5、固定板,对称安装在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内表面,且所述热水出管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换热管构成贯穿连接;

6、第一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分隔板左侧板状结构上,且所述第一电动机的输出端与固定转轴相互连接;

7、主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转轴上,且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互连接;

8、搅拌轴,其上端安装有所述从动齿轮,且所述搅拌轴通过所述分隔板上安装的轴承与所述分隔板构成转动机构;

9、搅拌板,交错设置在所述搅拌轴的外表面,且所述搅拌板外表面安装有搅拌杆;

10、加装板,对称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外表面,且所述加装板与支撑底座相互贴合;

11、承接拉板,与所述加装板相互贴合,且所述承接拉板上端安装有固定拉环。

12、优选的,所述换热器外壳设置为胶囊状结构,且所述换热器外壳设置为双层真空结构,通过上述结构,避免换热器外壳的内部与换热器外壳的外部之间发生热传递。

13、优选的,所述主动齿轮的直径为所述从动齿轮直径的一半,且所述主动齿轮通过所述固定转轴与所述分隔板构成转动机构,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进行减速转动。

14、优选的,所述加装板上贯穿有定位杆,且所述定位杆通过所述支撑底座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支撑底座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所述定位杆通过其上端安装的定位弹簧与所述加装板构成弹性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在定位杆的作用下可实现对支撑底座进行卡合固定。

15、优选的,所述热水进管外部板状结构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且所述第二电动机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带动转轮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带动转轮设置为外表面雾面的橡胶材质,通过上述结构,便于通过第二电动机带动带动转轮进行转动。

16、优选的,所述带动转轮与下料转板紧密贴合,且所述下料转板通过转轴与承接隔板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所述承接隔板安装在所述热水进管的内表面,同时所述下料转板和所述承接隔板上均开设有贯穿凹槽,通过上述结构,便于在带动转轮的作用下可带动下料转板进行转动。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温管式换热器,通过搅拌的方式可实现对液体进行搅拌,从而可实现对液体充分的换热,避免出现局部换热不均匀的情况,且通过支撑以及悬挂的方式对装置进行固定,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固定方式,并且通过间歇式加水,从而可保证液体的充分换热;

18、1、通过第一电动机、固定转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搅拌轴、搅拌板和搅拌杆组成的结构,可通过第一电动机带动主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可带动从动齿轮、搅拌轴、搅拌板和搅拌杆进行减速转动,从而可实现对液体进行充分的搅拌,避免在换热的过程中,液体出现局部换热不均匀的情况,即可保证液体的换热效果;

19、2、通过加装板、支撑底座、定位杆、定位弹簧、承接拉板和固定拉环组成的结构,从而可在定位杆的作用下对支撑底座或承接拉板进行卡合安装固定,即可根据需要选择悬挂安装以及支撑安装的方式,增加装置使用的便捷性,且通过间歇式加入热水,从而可达到更充分换热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1),其内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分隔板(2),且所述分隔板(2)上贯穿有冷水管(3),并且所述冷水管(3)贯穿于所述换热器外壳(1),同时所述换热器外壳(1)左上端贯穿安装有热水进管(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外壳(1)设置为胶囊状结构,且所述换热器外壳(1)设置为双层真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齿轮(10)的直径为所述从动齿轮(11)直径的一半,且所述主动齿轮(10)通过所述固定转轴(9)与所述分隔板(2)构成转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装板(15)上贯穿有定位杆(17),且所述定位杆(17)通过所述支撑底座(16)上开设的凹槽与所述支撑底座(16)构成卡合连接,并且所述定位杆(17)通过其上端安装的定位弹簧(18)与所述加装板(15)构成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进管(4)外部板状结构上设置有第二电动机(21),且所述第二电动机(21)的输出端通过转轴与带动转轮(22)相互连接,并且所述带动转轮(22)设置为外表面雾面的橡胶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转轮(22)与下料转板(23)紧密贴合,且所述下料转板(23)通过转轴与承接隔板(24)构成转动机构,并且所述承接隔板(24)安装在所述热水进管(4)的内表面,同时所述下料转板(23)和所述承接隔板(24)上均开设有贯穿凹槽。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温管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外壳,其内表面左右两侧设置有分隔板,且所述分隔板上贯穿有冷水管,并且所述冷水管贯穿于所述换热器外壳;还包括:热水出管,贯穿设置在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右下端;固定板,对称安装在所述换热器外壳的内表面,且所述热水出管通过所述固定板与换热管构成贯穿连接;第一电动机,设置在所述分隔板左侧板状结构上。该高温管式换热器,通过搅拌的方式可实现对液体进行搅拌,从而可实现对液体充分的换热,避免出现局部换热不均匀的情况,且通过支撑以及悬挂的方式对装置进行固定,可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安装固定方式,并且通过间歇式加水,从而可保证液体的充分换热。

技术研发人员:蒋永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立信换热设备制造股份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0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