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77639发布日期:2024-02-02 20:56阅读:16来源:国知局
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均温板大都采用单级无环路结构,即当热由热源传导至蒸发区时,腔体里的工质在低真空度的环境中受热后开始产生工质气化现象,此时吸收热能并且体积迅速膨胀,气相的冷却工质迅速在一个三维的腔内传导充满整个腔体,当气相工质接触到一个比较冷的区域时便会产生凝结的现象,并释放出在蒸发时累积的热,凝结后的冷却液受毛细力作用回流到热源区域,此运作将在腔体内循环反复进行。此单级结构为一个完整的腔体结构,气液相变时向周围扩散,存在散热效率低下,持续散热能力衰减。

2、中国专利202320808220.1公开了一种相变环路均热板,通过设置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使工质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进而提高传热效率。但是,此种均热板仅是通过工质气液相变在均热板内部的环路结构中循环传递热量,而均热板本身并不含有散热结构,因此该均热板的散热能力相对较弱,难以应对冲击性热载荷或高位周期性热载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的缺陷,提出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通过在环路均热板的盖板上加工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第一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连通内腔的抽注管,通过抽注管将内腔抽至负压并填充工质后密封,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密封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形成有散热鳍片,用于提高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4、优选地,散热鳍片为阵列散热结构,散热鳍片的种类包括齿片式散热鳍片、针翅式散热鳍片、板翅式散热鳍片、针式散热鳍片以及圆柱式散热鳍片。

5、优选地,散热鳍片选用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

6、优选地,纳米辐射材料为石墨烯陶瓷粉体。

7、优选地,环路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环路通道。

8、优选地,内腔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形成至少一个环路通道。

9、本实用新型能够取得如下技术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通过在环路均热板的盖板上加工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11、2、散热鳍片的结构可以依据不同的空间、工况要求进行选择,设计出不同区域覆盖的鳍片结构样式,以满足不同热源散热需求;

12、3、通过选择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利用纳米辐射材料的高导热率、高辐射率以及超疏水性,将热量传入纳米辐射材料涂层中,并以红外线的方式向外界辐射,提高散热鳍片的散热性能,实现与外界的热量交换,提高环路均温板腔体介质相变潜力,从而达到提高发热器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和所述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所述第一盖板的一侧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的抽注管,通过所述抽注管将所述内腔抽至负压并填充工质后密封,在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密封连接面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所述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和/或所述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形成有散热鳍片,用于提高所述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的散热效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为阵列散热结构,所述散热鳍片的种类包括齿片式散热鳍片、针翅式散热鳍片、板翅式散热鳍片、针式散热鳍片以及圆柱式散热鳍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选用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辐射材料为石墨烯陶瓷粉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环路结构包括至少一条环路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形成至少两个独立的腔室,每个腔室形成至少一个环路通道。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鳍片复合式环路均温板。上述均温板包括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密封连接形成内腔,内腔内填充有工质,在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上分别设置有环路结构,环路结构组成不同流阻区域形成固定循环流动路径,第一盖板和/或第二盖板的外壁面加工形成有散热鳍片。上述均温板通过在第一盖板和第二盖板上加工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效率;散热鳍片可以依据不同的空间、工况要求进行选择,设计出不同区域覆盖的鳍片结构样式,以满足不同热源散热需求;通过选择表面涂覆有纳米辐射材料的散热鳍片进一步提高均温板的散热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邱明惠,王英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空间液态金属科技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2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