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17927发布日期:2023-12-29 17:55阅读: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热水器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尤其是电加热水龙头,该产品是专为无法正常供热的厨房、洗手间设计的厨卫小家电产品,是厨房洗菜、洗碗、清洁,卫生间洗手、洗脸、洗头、洗衣等热水方便使用的最佳选择,它解决了家庭生活及公众场所对热水的日常需求。

2、通常,为了提高热水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一般在热水设备上安装有温控开关,避免加热管失控而导致内温过高损坏元器件,以及热水设备自燃的现象,然而缺水状态下,仍需要一定热量传导的时间,才得以将热胆内部的温度传导至温控开关,这对温控开关带来一定的滞后性,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温控开关通常是采用在空心管体内设置熔断器,在触发断电后,需要更换熔断器,维修不便。

3、现有的一种热水设备,为了温控开关能够即时反应,对温控开关的断电反应设定时间过短,尤其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热水设备,其通过在加热组件内设置一个导水管,冷水需要通过导水管后,从加热组件的顶部下行才得以彻底进入加热腔加热,存在进水慢,加热管温升过快的现象,对于反应时间设计过短的温控开关,这将导致温控开关误启动,用户无法正常使用热水,影响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包括内设有加热腔的壳体,构成在壳体内的进水通道,以及防干烧组件,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进水通道连通加热腔,所述防干烧组件包括至少部分的置入在加热腔内的导热柱,以及与导热柱构成热传导的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电源通断。

3、进一步,所述进水通道上设置有进水导向件,所述进水导向件的进水口朝向导热柱设置。

4、进一步,所述进水口和/或导热柱的露置部分位于加热腔下部。

5、进一步,所述进水口的顶部趋近齐平于导热柱的露置部分。

6、进一步,所述导热柱内部实心设置。

7、进一步,所述导热柱的露置部分一体式或接触于加热组件。

8、进一步,所述进水口的截面呈放射状的扇形设置。

9、进一步,所述进水通道和/或进水导向件对应进水口的周向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水面,所述导水面呈朝向导热柱的露置部分的弧面设置。

10、进一步,所述加热腔在进水口与导热柱的露置部分的下方界定出余水区域。

11、进一步,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用于供进水导向件和导热柱容置的安装座,所述进水通道构成在安装座上,所述安装座上设有感温通道,所述导热柱致密嵌入于感温通道内,所述温控开关承接于感温通道底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导热柱传导加热腔内的热量至温控开关,对热量的传导起到过渡作用,提高温控开关的断电信号触发的准确性;

13、在正常进水时避免温控开关反应速度过快,在缺水状态时,导热柱得以快速传导热量至温控开关,以使温控开关快速准确的断开电源,同时,通过该种方式,使得温控开关无需置入在加热腔内,防止温控开关长时间触水氧化,提高温控开关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设有加热腔(2)的壳体(1),构成在壳体(1)内的进水通道(3),以及防干烧组件,所述加热腔(2)内设有加热组件(4),所述进水通道(3)连通加热腔(2),所述防干烧组件包括至少部分的置入在加热腔(2)内的导热柱(5),以及与导热柱(5)构成热传导的温控开关(6),所述温控开关(6)用于控制加热组件(4)的电源通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3)上设置有进水导向件(7),所述进水导向件(7)的进水口(7.1)朝向导热柱(5)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7.1)和/或导热柱(5)的露置部分(5.1)位于加热腔(2)下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7.1)的顶部趋近齐平于导热柱(5)的露置部分(5.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5)内部实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柱(5)的露置部分(5.1)一体式或接触于加热组件(4)。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7.1)的截面呈放射状的扇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通道(3)和/或进水导向件(7)对应进水口(7.1)的周向至少一侧设置有导水面(8),所述导水面(8)呈朝向导热柱(5)的露置部分(5.1)的弧面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腔(2)在进水口(7.1)与导热柱(5)的露置部分(5.1)的下方界定出余水区域(9)。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部设置有用于供进水导向件(7)和导热柱(5)容置的安装座(10),所述进水通道(3)构成在安装座(10)上,所述安装座(10)上设有感温通道(11),所述导热柱(5)致密嵌入于感温通道(11)内,所述温控开关(6)承接于感温通道(11)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干烧温控结构,包括内设有加热腔的壳体,构成在壳体内的进水通道,以及防干烧组件,所述加热腔内设有加热组件,所述进水通道连通加热腔,所述防干烧组件包括至少部分的置入在加热腔内的导热柱,以及与导热柱构成热传导的温控开关,所述温控开关用于控制加热组件的电源通断,本技术通过将导热柱传导加热腔内的热量至温控开关,对热量的传导起到过渡作用,提高温控开关的断电信号触发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志伟,陈军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麦腾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