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98366发布日期:2024-01-16 11:34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钢厂冶金,具体为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


背景技术:

1、冶金,是指从矿物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在钢厂冶金过程中,钢包于新砌后和盛装钢水前都需要进行烘烤,于是使用烘烤装置对其进行加工。

2、而烘烤装置于使用过程中,通过燃烧燃料使烘烤炉内处于高温,从而对钢包进行烘烤加工,而现有烘烤装置于使用过程中,燃料堆积于下方无法进行完全燃烧,从而导致该装置的燃烧效率有限,且燃烧产生烟气等杂质于处理过程中热气容易随之被抽离烘烤炉,从而对该装置烘烤效率造成影响。为此,提出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烘烤装置于使用过程中,燃料堆积于下方无法进行完全燃烧,从而导致该装置的燃烧效率有限,且燃烧产生烟气等杂质于处理过程中热气容易随之被抽离烘烤炉,从而对该装置烘烤效率造成影响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包括烘烤炉,所述烘烤炉的右侧靠下端固定设有烧嘴,且烧嘴外侧设有连接管,所述烘烤炉于底部固定设有燃料箱,且燃料箱于底部固定设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的上方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于电机盒外部均匀设有多组搅拌叶;

3、所述燃料箱的上方于烘烤炉的两侧内壁分别设有两组固定杆,且固定杆于相对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卡合槽,同一水平线的两组第一卡合槽之间放置有活性炭板,且烘烤炉的背面于两组活性炭板处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烘烤炉于背面开设有第二卡合槽,且第二卡合槽内卡合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上方于烘烤炉的上端面固定设有电动推杆,且电动推杆的下方设有伸缩臂,所述伸缩臂的下端连接挡板;

4、所述烘烤炉的内部于活性炭板的上方设有抽风口,且抽风口于上方连接通风管,所述通风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烘烤炉的左侧,且通风管的另一端位于活性炭板的下方,所述通风管的内部于抽风口的上方固定设有抽风机。

5、优选的,所述搅拌叶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输出轴与燃料箱构成旋转结构。

6、优选的,所述活性炭板上方的热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抽风口、通风管与活性炭板下方的热气构成循环结构。

7、优选的,所述挡板于第二卡合槽内与烘烤炉构成卡合限位结构,且挡板在电动推杆的驱动下通过伸缩臂与活动槽构成竖直升降结构。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的搅拌叶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输出轴与燃料箱构成旋转结构,从而通过旋转的搅拌叶使燃料箱内的燃料能够充分进行燃烧,进而保证燃料的燃烧效率,该装置的活性炭板上方的热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抽风口、通风管与活性炭板下方的热气构成循环结构,从而在对内部烟气进行处理的同时,避免将内部热气向外抽出,进而保证烘烤炉内部的温度始终处于较高状态。



技术特征:

1.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包括烘烤炉(1),所述烘烤炉(1)的右侧靠下端固定设有烧嘴(5),且烧嘴(5)外侧设有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烤炉(1)于底部固定设有燃料箱(2),且燃料箱(2)于底部固定设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固定设有电机(3),且电机(3)的上方设有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外壁于电机盒外部均匀设有多组搅拌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叶(4)在电机(3)的驱动下通过输出轴与燃料箱(2)构成旋转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板(7)上方的热气在抽风机(10)的作用下通过抽风口(8)、通风管(9)与活性炭板(7)下方的热气构成循环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3)于第二卡合槽(11)内与烘烤炉(1)构成卡合限位结构,且挡板(13)在电动推杆(14)的驱动下通过伸缩臂(15)与活动槽(12)构成竖直升降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包括烘烤炉,所述烘烤炉的右侧靠下端固定设有烧嘴,且烧嘴外侧设有连接管,所述烘烤炉于底部固定设有燃料箱,且燃料箱于底部固定设有电机盒,所述电机盒内固定设有电机,且电机的上方设有输出轴。该钢厂冶金用高效烘烤装置的搅拌叶在电机的驱动下通过输出轴与燃料箱构成旋转结构,从而通过旋转的搅拌叶使燃料箱内的燃料能够充分进行燃烧,进而保证燃料的燃烧效率,该装置的活性炭板上方的热气在抽风机的作用下通过抽风口、通风管与活性炭板下方的热气构成循环结构,从而在对内部烟气进行处理的同时,避免将内部热气向外抽出,进而保证烘烤炉内部的温度始终处于较高状态。

技术研发人员:刘治华,赵项林,凌飞虎,张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洛阳豫新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