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31061发布日期:2024-02-20 20:2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环保设备,具体为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焦炉是焦化厂的重要设施,焦化厂的焦炉大部分采用煤或煤气等直接燃烧的加热方式,在这种加热方式下,煤或煤气在燃烧后会产生大量的高温废气,废气的温度可以达到300℃左右,焦炉所产生的废气含有大量的热能。

2、目前,焦化厂的焦炉所产生的高温废气通过烟囱直接排到大气中,这样就造成了大量的热能流失,不利于能源的有效利用,因此,如何回收焦炉废气的热能,实现能源的二次利用,变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依次设有气气换热室、气液换热室、水槽、净化室及引风室,且气气换热室、气液换热室、净化室及引风室相互之间贯通,所述气气换热室内安装有板式换热器芯体,所述气液换热室内安装有翅片管换热器,所述箱体上安装有循环泵,所述翅片管换热器的冷却介质出口通过循环泵接入水槽中,且其冷却介质入口与水槽相连接,所述净化室内依次安装有第一光氧处理模块、第二光氧处理模块及活性炭过滤板,所述引风室内安装有离心风机。

3、进一步的,所述气气换热室的一侧设有废气进口,所述引风室的一侧设有净气出口。

4、进一步的,所述气气换热室的顶部分别设有新风进口和新风出口,且气气换热室的下部设有导流通道。

5、进一步的,所述气气换热室上安装有第一检修门,所述气液换热室、净化室及引风室安装有第二检修门。

6、进一步的,所述水槽位于气液换热室的上方,且水槽内分别安装有液位计和温度计。

7、进一步的,所述水槽上分别设有补水口和供水口,且补水口和供水口上均安装有控制阀。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9、该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焦炉工作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经过板式换热器芯体对进炉空气进行预热,可有助于提高锅炉效率,再通过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换热,加热供热机组的热网回水,改善供热效率,然后运用高能uv紫外线光束及臭氧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该装置能有效回收焦炉废气的余热,实现热能的二次利用,提高余热资源使用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依次设有气气换热室(2)、气液换热室(3)、水槽(4)、净化室(5)及引风室(6),且气气换热室(2)、气液换热室(3)、净化室(5)及引风室(6)相互之间贯通,所述气气换热室(2)内安装有板式换热器芯体(7),所述气液换热室(3)内安装有翅片管换热器(8),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循环泵(9),所述翅片管换热器(8)的冷却介质出口通过循环泵(9)接入水槽(4)中,且其冷却介质入口与水槽(4)相连接,所述净化室(5)内依次安装有第一光氧处理模块(10)、第二光氧处理模块(11)及活性炭过滤板(12),所述引风室(6)内安装有离心风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气换热室(2)的一侧设有废气进口(14),所述引风室(6)的一侧设有净气出口(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气换热室(2)的顶部分别设有新风进口(16)和新风出口(17),且气气换热室(2)的下部设有导流通道(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气换热室(2)上安装有第一检修门(19),所述气液换热室(3)、净化室(5)及引风室(6)安装有第二检修门(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4)位于气液换热室(3)的上方,且水槽(4)内分别安装有液位计(21)和温度计(2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4)上分别设有补水口(23)和供水口(24),且补水口(23)和供水口(24)上均安装有控制阀(25)。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涉及环保设备技术领域,采用的方案:包括箱体,箱体内依次设有气气换热室、气液换热室、水槽、净化室及引风室,且气气换热室、气液换热室、净化室及引风室相互之间贯通,气气换热室内安装有板式换热器芯体,气液换热室内安装有翅片管换热器,该焦炉用余热回收装置,焦炉工作所产生的高温废气经过板式换热器芯体对进炉空气进行预热,可有助于提高锅炉效率,再通过翅片管换热器进行换热,加热供热机组的热网回水,改善供热效率,然后运用高能UV紫外线光束及臭氧对废气进行净化处理并达标排放,该装置能有效回收焦炉废气的余热,实现热能的二次利用,提高余热资源使用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德,南国君,杨鹏,王永超,段丽芳,徐帅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西沁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