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3634发布日期:2024-02-07 12:18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喷气涡流纺纱,尤其是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1、喷气涡流纺纱是一种新型纺纱技术,喷气涡流纺利用高速旋转气流加捻自由尾端纤维成纱,因其高纺纱速度、高自动化程度、短流程、低能耗及优异的纱线性能而受到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2、现有技术中,采用喷气涡流纺纱生产的纺纱线染色后的烘干装置在使用时仍然存在一定缺陷,在烘干处理的过程中,一般是将需要干燥的纺纱线穿过一个烘干箱,在通过过程中由于烘干箱内的高温空气对纺纱线进行烘干,但由于纺纱线在烘干箱内停留的时间过短,导致纺纱线无法彻底烘干;同时,也容易造成纺纱线烘干不均匀,影响纺纱线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提高了纺纱线在烘干箱内停留的时间,使得纺纱线能够在烘干箱内充分烘干,保证纺纱线整体烘干均匀,提高了纺纱线的烘干质量。

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设置密封的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前后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烘干腔内设置多个导线组件,所述多个导线组件分成两组分布在烘干腔的左右两侧,每组的多个导线组件沿着同一垂线从上往下分布,所述烘干箱上分别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

4、进一步的,烘干箱包括分上下平行设置的上箱盖和下箱板,上箱盖和下箱板的左侧竖直设置左箱壁,上箱盖和下箱板的右侧竖直设置右箱壁,上箱盖和下箱板的前端竖直设置前箱壁,上箱盖和下箱板的后端竖直设置后箱壁,上箱盖、下箱板、左箱壁、右箱壁、前箱壁和后箱壁连接形成密封的烘干腔,上箱盖和左箱壁、右箱壁、前箱壁和后箱壁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5、进一步的,第一电加热管固设在前箱壁内侧表面,第一电加热管呈s形分布在前箱壁内侧表面,第二电加热管固定在后箱壁内侧表面,第二电加热管呈s形分布在后箱壁内侧表面。

6、进一步的,进线孔位于左箱壁上部,进线孔的横截面积从烘干箱外向内由大变小,所述出线孔位于右箱壁下部,出线孔的横截面积从烘干箱外向内由大变小。

7、进一步的,导线组件包括导线轮轴,导线轮轴中部转动连接导线轮,导线轮轴两端分别穿过前箱壁和后箱壁后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能够将导线轮轴位置锁紧。

8、进一步的,导线组件所在位置的前箱壁和后箱壁上设置长圆形的调节槽,导线轮轴两端位于调节槽中,并能够沿着调节槽调节左右位置。

9、进一步的,烘干箱外表面设置张力机构,张力机构位于进线孔前端,张力机构包括张力轮架,张力轮架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左箱壁,张力轮架上转动连接两个张力轮组件,两个张力轮组件分上下对应设置。

10、进一步的,张力轮组件包括张力轮轴,张力轮轴上转动连接张力轮,张力轮轴两端分别穿过张力轮架并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能够锁紧张力轮轴的位置,张力轮组件所在位置的张力轮架上设置长圆形的张力轮调节槽,张力轮轴两端位于张力轮调节槽中,并能够沿着张力轮调节槽调节上下位置。

11、进一步的,烘干箱外表面设置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套,除尘套位于出线孔后端,除尘套表面通过吸尘管连接风机。

12、进一步的,除尘套外表面设置除尘口,除尘口外端和吸尘管连接,除尘套内表面设置除尘环槽,除尘环槽和除尘口内端连通。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多个导线组件的布置方式,提高了纺纱线在烘干箱内停留的时间,使得纺纱线能够在烘干箱内充分烘干;烘干腔前后侧壁上s形设置的加热管能够保证纺纱线整体烘干均匀,提高了纺纱线的烘干质量;导线组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位置,满足不同的烘干需求;张力机构能够调节纺纱线的张力,保证纺纱线烘干的顺利进行;除尘机构能够在除尘套的除尘环槽内产生抽吸力,纱线在生产过程中沾附的毛絮和浮毛能够被吸离。



技术特征:

1.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内设置密封的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前后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电加热管(8)和第二电加热管(9),烘干腔内设置多个导线组件,所述多个导线组件分成两组分布在烘干腔的左右两侧,每组的多个导线组件沿着同一垂线从上往下分布,两组的多个导线组件在高度方向上相互错开设置,所述烘干箱(1)上分别设置进线孔(2)和出线孔(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包括分上下平行设置的上箱盖(19)和下箱板(20),上箱盖(19)和下箱板(20)的左侧竖直设置左箱壁(4),上箱盖(19)和下箱板(20)的右侧竖直设置右箱壁(5),上箱盖(19)和下箱板(20)的前端竖直设置前箱壁(6),上箱盖(19)和下箱板(20)的后端竖直设置后箱壁(7),上箱盖(19)、下箱板(20)、左箱壁(4)、右箱壁(5)、前箱壁(6)和后箱壁(7)连接形成密封的烘干腔,上箱盖(19)和左箱壁(4)、右箱壁(5)、前箱壁(6)和后箱壁(7)之间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加热管(8)固设在前箱壁(6)内侧表面,第一电加热管(8)呈s形分布在前箱壁(6)内侧表面,第二电加热管(9)固定在后箱壁(7)内侧表面,第二电加热管(9)呈s形分布在后箱壁(7)内侧表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线孔(2)位于左箱壁(4)上部,进线孔(2)的横截面积从烘干箱(1)外向内由大变小,所述出线孔(3)位于右箱壁(5)下部,出线孔(3)的横截面积从烘干箱(1)外向内由大变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件包括导线轮轴(10),导线轮轴(10)中部转动连接导线轮(11),导线轮轴(10)两端分别穿过前箱壁(6)和后箱壁(7)后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12),通过锁紧螺母(12)能够将导线轮轴(10)位置锁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组件所在位置的前箱壁(6)和后箱壁(7)上设置长圆形的调节槽(13),导线轮轴(10)两端位于调节槽(13)中,并能够沿着调节槽(13)调节左右位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外表面设置张力机构,张力机构位于进线孔(2)前端,张力机构包括张力轮架(14),张力轮架(14)通过连接件可拆卸的连接左箱壁(4),张力轮架(14)上转动连接两个张力轮组件,两个张力轮组件分上下对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轮组件包括张力轮轴,张力轮轴上转动连接张力轮(17),张力轮轴两端分别穿过张力轮架(14)并通过螺纹连接锁紧螺母,通过锁紧螺母能够锁紧张力轮轴的位置,张力轮组件所在位置的张力轮架(14)上设置长圆形的张力轮调节槽(21),张力轮轴两端位于张力轮调节槽(21)中,并能够沿着张力轮调节槽(21)调节上下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箱(1)外表面设置除尘机构,除尘机构包括除尘套(15),除尘套(15)位于出线孔(3)后端,除尘套(15)表面通过吸尘管(18)连接风机(16)。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套(15)外表面设置除尘口(22),除尘口(22)外端和吸尘管(18)连接,除尘套(15)内表面设置除尘环槽(23),除尘环槽(23)和除尘口(22)内端连通。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喷气涡流纺纱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喷气涡流纺纱用烘干装置。其包括烘干箱,所述烘干箱内设置密封的烘干腔,所述烘干腔前后侧壁上分别设置第一电加热管和第二电加热管,烘干腔内设置多个导线组件,所述多个导线组件分成两组分布在烘干腔的左右两侧,每组的多个导线组件沿着同一垂线从上往下分布,所述烘干箱上分别设置进线孔和出线孔。本技术通过多个导线组件的布置方式,提高了纺纱线在烘干箱内停留的时间,使得纺纱线能够在烘干箱内充分烘干;烘干腔前后侧壁上S形设置的加热管能够保证纺纱线整体烘干均匀,提高了纺纱线的烘干质量;导线组件能够根据需要调节位置,满足不同的烘干需求。

技术研发人员:罗伯特·格兰特,武金余,安大卫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富尔美技术纺织(苏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3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