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查漏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045791发布日期:2024-02-20 20:41阅读:12来源:国知局
自动查漏换热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为自动查漏换热机组。


背景技术:

1、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他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2、公开号为cn204923985u的新型便捷查漏板式换热器,属于工业设备管理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前侧固定板,其特征是在前侧固定板下侧设有前侧支撑架,前侧固定板前侧设有螺丝杆固定环,前侧固定板前侧设有上层换热输入口,上层换热输入口下侧设有下层换热输出口,上层换热输入口右侧设有上层换热输出口,上层换热输出口周围设有固定螺丝,上层换热输出口下侧设有下层换热输入口,前侧固定板上侧设有顶部固定器,顶部固定器后侧设有伸缩连接轴,伸缩连接轴后侧设有后侧固定支柱,前侧固定板后侧设有固定螺丝杆。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工作人员进行设备的查漏时准确快捷,操作简便,极大地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

3、上述装置还有一定不足,由于换热器中部的散热片由胶条进行密封,由于换热器使用环境和使用程度不同,其寿命也各不相同,如若换热器频繁超频使用,会使胶条老化加速,如若发生漏液上述装置也并不能准确的对其进行检测,因此需要对上述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自动查漏换热机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本体、漏液收集机构和警报机构,所述漏液收集机构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中部,所述警报机构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侧面,所述漏液收集机构包括收集单元和挤压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安装于换热器本体中部的底面,所述挤压单元安装于收集单元的中部。

3、优选的,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固定板、导杆、限位块、收集盒和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中部的底端,所述导杆滑动安装于固定板的中部,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导杆的底端,所述收集盒固定安装于导杆的顶端,所述弹簧安装于导杆的表面。

4、优选的,所述挤压单元包括油压泵体一、升降杆一和挤压板,所述油压泵体一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底面,所述升降杆一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收集盒的底面,且所述升降杆一的底端贯穿固定板的底面滑动安装于油压泵体一的中部,所述挤压板固定安装于升降杆一的底端,且所述挤压板滑动安装于油压泵体一的内壁。

5、优选的,所述警报机构包括供油软管、底板、油压泵体二、升降杆二、推板、顶板和警报开关,所述供油软管固定安装于油压泵体一的表面,所述底板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左面,所述油压泵体二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面,所述升降杆二安装于油压泵体二的中部,所述推板固定安装于升降杆二的顶端,所述顶板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左面,所述警报开关固定安装于顶板的中部。

6、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收集盒的底面,且所述弹簧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的顶面。

7、优选的,所述供油软管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油压泵体一的表面,且所述供油软管的底端与油压泵体一贯通连接,所述供油软管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油压泵体二的表面,且所述供油软管的顶端与油压泵体二贯通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板与顶板均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左面,且所述顶板安装于推板的上端。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0、该自动查漏换热机组,通过安装了漏液收集机构,换热器本体中部的胶条老化漏液后滴落至收集盒,由于重力的原因将油压泵体一中部的液压油挤压至油压泵体二中,推板与警报开关接触从而可触发警报,从而达到了对漏液监控检查的目的。

11、该自动查漏换热机组,通过安装了漏液收集机构中的收集单元在,换热器本体漏液修复后,弹簧推动收集盒上升,同时推板下降,从而可达到对警报解除的目的。



技术特征:

1.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本体(1)、漏液收集机构(2)和警报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液收集机构(2)安装于换热器本体(1)的中部,所述警报机构(3)安装于换热器本体(1)的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固定板(201)、导杆(202)、限位块(203)、收集盒(204)和弹簧(205),所述固定板(201)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1)中部的底端,所述导杆(202)滑动安装于固定板(201)的中部,所述限位块(203)固定安装于导杆(202)的底端,所述收集盒(204)固定安装于导杆(202)的顶端,所述弹簧(205)安装于导杆(202)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单元包括油压泵体一(206)、升降杆一(207)和挤压板(208),所述油压泵体一(206)固定安装于固定板(201)的底面,所述升降杆一(207)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收集盒(204)的底面,且所述升降杆一(207)的底端贯穿固定板(201)的底面滑动安装于油压泵体一(206)的中部,所述挤压板(208)固定安装于升降杆一(207)的底端,且所述挤压板(208)滑动安装于油压泵体一(206)的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警报机构(3)包括供油软管(301)、底板(302)、油压泵体二(303)、升降杆二(304)、推板(305)、顶板(306)和警报开关(307),所述供油软管(301)固定安装于油压泵体一(206)的表面,所述底板(302)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1)的左面,所述油压泵体二(303)固定安装于底板(302)的顶面,所述升降杆二(304)安装于油压泵体二(303)的中部,所述推板(305)固定安装于升降杆二(304)的顶端,所述顶板(306)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1)的左面,所述警报开关(307)固定安装于顶板(306)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5)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收集盒(204)的底面,且所述弹簧(205)的底端固定安装于固定板(201)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软管(301)的底端固定安装于油压泵体一(206)的表面,且所述供油软管(301)的底端与油压泵体一(206)贯通连接,所述供油软管(301)的顶端固定安装于油压泵体二(303)的表面,且所述供油软管(301)的顶端与油压泵体二(303)贯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02)与顶板(306)均安装于换热器本体(1)的左面,且所述顶板(306)安装于推板(305)的上端。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自动查漏换热机组,包括换热器本体、漏液收集机构和警报机构,所述漏液收集机构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中部,所述警报机构安装于换热器本体的侧面,所述漏液收集机构包括收集单元和挤压单元,所述收集单元安装于换热器本体中部的底面,所述挤压单元安装于收集单元的中部,所述收集单元包括固定板、导杆、限位块、收集盒和弹簧,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换热器本体中部的底端。该自动查漏换热机组,通过安装了漏液收集机构,换热器本体中部的胶条老化漏液后滴落至收集盒,由于重力的原因将油压泵体一中部的液压油挤压至油压泵体二中,推板与警报开关接触从而可触发警报,从而达到了对漏液监控检查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习,房鹏,房玉成,李荣泉,张岩民,陈斌,刘月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金拓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09
技术公布日:2024/2/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