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片结构及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528074发布日期:2024-04-08 11:1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散热片结构及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采暖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散热片结构及散热器。


背景技术:

1、目前现有的建筑采暖用柱型铸造散热器,表面光滑,不具有任何的合围空间,从而使热空气和冷空气之间的对流完全依靠自然对流,致使散热器的散热效率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2、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散热片结构及散热器,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片结构及散热器,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散热片结构,提高散热效率。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散热片结构,包括散热管以及散热翼片;所述散热管上形成有水口,所述散热翼片与所述散热管相连接,且沿所述散热管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散热翼片包括连接段和散热段,所述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散热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散热段相连接,以使所述散热段与所述散热管形成散热流道。

3、其中,所述散热翼片呈t形,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散热管相垂直,以使所述散热段与所述散热管相平行。

4、具体地,所述散热翼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翼片沿所述散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5、其中,所述散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一导通段和第二导通段;所述第一导通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管段的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导通段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另一端相连通;所述水口包括第一水口部和第二水口部,所述第一水口部形成于所述第一导通段内,且所述第一水口部沿所述第一导通段的宽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一导通段,所述第二水口部形成于所述第二导通段内,且所述第二水口部沿所述第二导通段的宽度方向贯通所述第二导通段。

6、具体地,所述散热翼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长度相同。

7、具体地,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截面均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导通段和所述第二导通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最大直径。

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结构具有以下优势: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片结构,包括散热管以及散热翼片;散热管上形成有与散热管相连通的水口,散热翼片与散热管相连接,且沿散热管的延伸方向延伸;散热翼片包括连接段和散热段,连接段的一端与散热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散热段相连接,以使散热段与散热管形成散热流道。

10、由此分析可知,通过散热管上形成的与散热管相连通的水口,能够使外部热媒流入散热管中,从而实现散热管的散热功能。而本申请进一步的在散热管上设置散热翼片,且散热翼片包括连接段和散热段,连接段将散热段和散热管相连接以形成散热流道,从而能够形成烟囱效应,进而使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片结构在进行散热时,既能够强化对流散热,也能够通过散热翼片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11、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多个上述的散热片结构;相邻的所述散热片结构的水口相对接。

12、其中,相邻的所述散热片结构上相对位置的散热翼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

13、采用本申请提供的散热片结构的散热器能够具有更大的散热面积,且通过散热片结构中散热翼片与散热管之间形成的散热流道,能够形成烟囱效应,从而进一步地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管以及散热翼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翼片呈t形,所述连接段与所述散热管相垂直,以使所述散热段与所述散热管相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翼片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散热翼片沿所述散热管的周向间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管包括第一管段、第二管段、第一导通段和第二导通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翼片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长度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截面均呈椭圆形结构,所述第一导通段和所述第二导通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管段和所述第二管段的最大直径。

7.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上述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片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散热片结构上相对位置的散热翼片之间形成有散热间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散热片结构及散热器,涉及采暖设备技术领域,以在一定程度上优化散热片结构,提高散热效率。本技术提供的散热片结构,包括散热管以及散热翼片;散热管上形成有水口,散热翼片与散热管相连接,且沿散热管的延伸方向延伸;散热翼片包括连接段和散热段,连接段的一端与散热管相连接,另一端与散热段相连接,以使散热段与散热管形成散热流道。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堂,孙持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派捷暖通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