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及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13387发布日期:2024-02-22 21:12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及加湿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加湿器,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及加湿器。


背景技术:

1、对于空气干燥的环境来说,如空调房间、炎热干燥的地区等,加湿器的诞生使之可以被缓解,特别是在空调环境下,空气中的水分被快速地蒸发,人处于这环境下,身体的气管、皮肤都容易出现干涸的感觉,加速老化,由此,加湿器的补充水分即可解决这一问题。

2、目前,常用的加湿方法中超声波加湿、高压微雾加湿等对水质有比较高的要求,基本使用纯水;电极类和以加热水从而获取蒸气类的加湿方法则需要较高的能源消耗;而湿膜类加湿方法体积过于庞大不适于家庭使用,且湿膜需要经常更换,后期维护成本过高。

3、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自然蒸发类加湿器,加湿器包括加湿轮,加湿轮为圆筒形结构,并在筒身设置间条状凸肋,凸肋的顶端再设有小牙,这凸肋与小牙的结构均匀等间距地分布于筒身外侧,使凸肋之间形成气道,当转动筒身时,凸肋带动水流从气道中流过,而小牙则在筒身转动时,把水打击成水汽状,再被气流带走。

4、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5、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轮,制作凸肋和小牙的难度和成本都比较高,给生产制作带来极大的麻烦,导致加湿轮的制造成本较高。

6、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及加湿器,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轮制造难度大成本高的问题。

3、本申请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与第一端盖相对设置;内骨架,设于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且沿第一端盖朝向第二端盖的方向延伸设置,内骨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连接;外骨架,嵌套内骨架设置且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相连接,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限定出容纳腔;加湿网栅,环绕内骨架设置且填充于容纳腔;其中,外骨架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水通过通孔流入加湿网栅。

4、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骨架朝向外骨架的表面开设多个穿孔,且内骨架为中空结构,以使内骨架外部的空气通过穿孔流入内骨架的内部。

5、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内骨架包括:多个横向支撑条,沿第一端盖朝向第二端盖的方向设置,多个横向支撑条呈圆形间隔设置;多个纵向支撑条,为圆环结构,沿第一端盖朝向第二端盖的方向并排间隔设置,且每个纵向支撑条与多个横向支撑条连接。

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外骨架包括:多个横向支撑筋,沿第一端盖朝向第二端盖的方向设置;多个纵向支撑筋,沿第一端盖朝向第二端盖的方向并排间隔设置;其中,多个横向支撑筋沿纵向支撑筋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以使每一纵向支撑条均与多个横向支撑条连接。

7、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外骨架包括:第一配合部,第一配合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拆卸连接;第二配合部,与第一配合部相对设置,第二配合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可拆卸连接。

8、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网栅的第一端朝向第一端盖设置,加湿网栅的第一端与第一端盖的距离为5毫米至10毫米;和/或,加湿网栅的第二端朝向第二端盖设置,加湿网栅的第二端与第二端盖的距离为5毫米至10毫米。

9、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网栅设有多个孔洞,孔洞的开口面积小于外骨架的通孔的开口面积。

10、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网栅的表面涂覆有亲水膜。

11、本申请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加湿器,加湿器包括如上述可选实施例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

12、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加湿器还包括:水箱,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部分位于水箱内,以使内骨架能够与水箱内的水接触;驱动装置,设于水箱,且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驱动连接,用于驱动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转动;其中,第一端盖的端面中心和/或第二端盖的端面中心设有转轴安装结构,以便于与驱动装置连接。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及加湿器,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通过设置内骨架并在内骨架与外骨架之间设置容纳腔,可以利用使加湿网栅缠绕内骨架填充于容纳腔内,通过内骨架与外骨架对加湿网栅进行固定。通过在外骨架开设多个通孔,当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与水接触时,可以通过外骨架上的通孔流入外骨架内的加湿网栅,当转轮组件转动时,加湿网栅一方面可以吸附水,使水随着加湿网栅转动,另一方面,水在加湿网栅上运动时,加湿网栅可以将液态水打散形成气态水,以对空气进行加湿。本实施例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轮,无需制作凸肋和小牙等生产难度较大的结构,通过利用加湿网栅进行加湿在保证加湿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内骨架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外骨架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外骨架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其特征在于,

9.一种加湿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用于加湿器的转轮组件包括第一端盖;第二端盖,与第一端盖相对设置;内骨架,设于第一端盖与第二端盖之间且沿第一端盖朝向第二端盖的方向延伸设置,内骨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连接;外骨架,嵌套内骨架设置且与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均相连接,外骨架与内骨架之间限定出容纳腔;加湿网栅,环绕内骨架设置且填充于容纳腔;其中,外骨架开设有多个通孔,以使水通过通孔流入加湿网栅。本申请相比于相关技术中的加湿轮,无需制作凸肋和小牙等生产难度较大的结构,通过利用加湿网栅进行加湿在保证加湿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难度和成本。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加湿器。

技术研发人员:汤志豪,高守勇,张满,孙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14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