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52957发布日期:2024-03-12 19:29阅读: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热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对食品、材料或仪器等的保温通常采用电加热的方法来实现,电保温容器一般包括有电源或可充电电池及由电阻丝组成的电加热保温电路。这种用可充电电池进行加热或保温的装置保温性能差,储热时间短,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2、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包括储热壳体,所述储热壳体采用3d打印而成,所述储热壳体上端面设置电子元器件壳体,所述电子元器件壳体内安装芯片和多个电子元器件,所述储热壳体一侧开设两个灌装口,两个灌装口处分别安装顶丝。

3、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中,所述储热壳体内部设置3d打印网格,所述3d打印网格与储热壳体呈一体式结构。

4、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中,所述储热壳体内腔灌注液态金属。

5、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中,所述储热壳体采用铝合金或铜材质。

6、优选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中,所述电子元器件壳体采用铝合金或铜材质。

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新颖,储热壳体内腔灌注的液态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热导率,能够提高装置整体储热性能,储热时间长;其中,储热壳体内部设置3d打印网格,可以减轻装置整体的重量,提高装置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且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打印时间。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包括储热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壳体(1)采用3d打印而成,所述储热壳体(1)上端面设置电子元器件壳体(2),所述电子元器件壳体(2)内安装芯片(3)和多个电子元器件(4),所述储热壳体(1)一侧开设两个灌装口,两个灌装口处分别安装顶丝(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壳体(1)内部设置3d打印网格(6),所述3d打印网格(6)与储热壳体(1)呈一体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壳体(1)内腔灌注液态金属(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壳体(1)采用铝合金或铜材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元器件壳体(2)采用铝合金或铜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液态金属和3D网格的储热装置,包括储热壳体,储热壳体采用3D打印而成,储热壳体上端面设置电子元器件壳体,电子元器件壳体内安装芯片和多个电子元器件,储热壳体一侧开设两个灌装口,两个灌装口处分别安装顶丝,储热壳体内腔灌注液态金属,本技术结构设计新颖,储热壳体内腔灌注的液态金属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和热导率,能够提高装置整体储热性能,储热时间长;其中,储热壳体内部设置3D打印网格,可以减轻装置整体的重量,提高装置的强度和耐久性,并且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量和打印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李正朋,张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中凯新科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2
技术公布日:2024/3/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