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胀式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97655发布日期:2024-03-25 18:39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吹胀式均温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器,尤其涉及一种吹胀式均温板。


背景技术:

1、真空腔均热板技术从原理上类似于热管,但在传导方式上有所区别。热管为一维线性热传导,而真空腔均热板中的热量则是在一个二维的面上传导,因此效率更高。但是现有的吹胀式均温板只是通过单纯的散热板进行散热,导致散热效率较低,影响均温板的散热效率,同时会影响装置本身的使用寿命,使用极为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吹胀式均温板。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直管,所述冷凝直管有若干个,两个所述冷凝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弯管,所述冷凝弯管有若干个,所述冷凝直管两端均与所述置物板插接,所述冷凝直管贯穿与所述置物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冷凝直管贯穿于所述置物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出料口。

2、优选的,所述底板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板内部开设有连接口。

3、优选的,所述置物板插接于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4、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开设有衔接室,所述衔接室插接有衔接架,所述衔接架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内侧固定连接于固定框。

5、优选的,所述固定框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侧插接有散热板,所述散热板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板一侧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有若干个。

6、优选的,所述支撑框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衔接架,所述上端衔接架外侧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顶板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7、有益效果:

8、1、该吹胀式均温板,通过底板的支撑,通过置物板的对冷凝管道的放置,能够保证冷凝管道的正常作用,通过冷凝直管以及冷凝弯管的连接,能够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进料口以及出料口进行冷却液的更换,能够保证冷凝管的持续作用,通过冷凝直管与冷凝弯管的数量较多,能够保证装置散热的持续以及稳定性。

9、2、该吹胀式均温板,通过连接板上连接口的连接作用,能够保证装置的稳定作用,通过支撑架的支撑作用,以及过滤板的过滤作用,能够保证装置散热过程时气体的清洁,通过衔接室的连接以及衔接架的支撑,通过支撑框的支撑,能够保证装置运作时的稳定,通过散热板以及上方的散热口的散热作用,能够增加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上端衔接架以及顶板的连接,能够保证装置作业时的完整以及稳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置物板(2),所述置物板(2)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直管(3),所述冷凝直管(3)有若干个,两个所述冷凝直管(3)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弯管(5),所述冷凝弯管(5)有若干个,所述冷凝直管(3)两端均与所述置物板(2)插接,所述冷凝直管(3)贯穿与所述置物板(2)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进料口(4),所述冷凝直管(3)贯穿于所述置物板(2)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出料口(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所述连接板(7)有若干个,所述连接板(7)内部开设有连接口(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2)插接于支撑架(10),所述支撑架(10)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开设有衔接室(9),所述衔接室(9)插接有衔接架(12),所述衔接架(12)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框(13),所述支撑框(13)内侧固定连接于固定框(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4)内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一侧插接有散热板(16),所述散热板(16)有若干个,所述散热板(16)一侧开设有散热口(17),所述散热口(17)有若干个。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13)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端衔接架(18),所述上端衔接架(18)外侧固定连接有顶板(19),所述顶板(19)外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胀式均温板,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置物板,所述置物板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凝直管,所述冷凝直管有若干个,两个所述冷凝直管之间固定连接有冷凝弯管,所述冷凝弯管有若干个,所述冷凝直管两端均与所述置物板插接,所述冷凝直管贯穿与所述置物板的一端滑动连接有进料口,所述冷凝直管贯穿于所述置物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有出料口。该吹胀式均温板,为了增加装置的散热效率以及散热多样性,通过底板的支撑,通过置物板的对冷凝管道的放置,能够保证冷凝管道的正常作用,通过冷凝直管以及冷凝弯管的连接,能够提高装置的散热效率,通过进料口以及出料口进行冷却液的更换,能够保证冷凝管的持续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胡万里,漆三凤,唐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帝兴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29
技术公布日:2024/3/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