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支架组件及灶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631984发布日期:2024-04-18 17:45阅读:9来源:国知局
锅支架组件及灶具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燃气灶,具体地,涉及一种锅支架组件及灶具。


背景技术:

1、锅支架是对锅具进行支撑的结构,一般地,锅支架可分离的放置于燃气灶上,为了防止锅支架在燃气灶上滑动,造成面板或盛液盘被锅支架底部损伤,在锅支架与面板或盛液盘接触的部分通过粘合固定方式固定有脚垫,但由于锅支架长期处于高温高热状态,高温高热容易使胶水老化,粘合性大大降低,脚垫容易脱落,影响用户的使用。

2、现有技术中,也有在锅支架底部设置安装孔,脚垫安装于安装孔内,该种固定脚垫的方式,虽然能起到防止脚垫脱落的效果,但是锅支架底部需要开设安装孔,锅支架在横截面上的长度和宽度皆不能过小,制作锅支架的板材厚度较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支架组件,技术方案如下。

2、一种锅支架组件包括支脚和脚垫;脚垫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支脚支撑在支撑部上;其中,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安装孔从第一壁面贯通至第二壁面;支脚上形成有带凸起的限位部,限位部从第一壁面穿过安装孔且通过凸起与第二壁面相卡抵。

3、本实用新型的锅支架组件,由于支脚上设置带凸起的限位部,脚垫上设置安装孔,限位部从第一壁面穿过安装孔且借助凸起与第二壁面卡抵连接实现脚垫固定,一方面,即使在锅支架组件处干高温状态下,脚垫与妄脚连接的依旧牢固,不易发生脱落现象;另一方面,支脚底部无需开孔,支脚可以采用厚度较薄的板材制成,从而降低了成本。

4、示例性地,支脚的侧边缘上设置有缺口,缺口朝支脚内延伸形成有卡槽,限位部形成在卡槽的侧壁上,凸起位于限位部远离卡槽的槽底的一端上。如此设置,在支脚采用厚度较薄的板材制成的情况下,侧面设置缺口更容易实现,制造的难度较低。

5、示例性地,限位部从支脚的侧边缘朝支脚外延伸以突出于支脚,凸起形成在限位部远离支脚的一端上。如此设置,方便与脚垫的连接部进行卡抵,且防止脚垫的连接部在限位部的端部脱落。

6、示例性地,支脚包括有第一脚体和第二脚体,第一脚体与第二脚体相连接且相互间形成有夹角α,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形成在第一脚体的远离第二脚体的一侧上,第二限位部形成在第二脚体的远离第一脚体的一侧上;连接部包括分别形成在支撑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上形成有供第一限位部穿设的第一安装孔,第二连接部上形成有供第二限位部穿设的第二安装孔。如此设置,支脚与脚垫的两端都进行连接,使支脚与脚垫连接的更加牢固,且避免了支脚与面板或盛液盘接触,造成面板或盛液盘损坏。

7、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支撑部和第二连接部三者连接呈一字型,且至少支撑部可弯曲使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间形成夹角β,β=α。如此设置,一方面,脚垫的夹角β可随支脚的夹角α的变化进行弯曲,可使脚垫与支脚贴合的更加严密,连接固定的效果更好;另一方面,如此脚垫可以适配不同夹角α的支脚,通用性强。

8、示例性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本体和多个支撑块,支撑本体具有内侧面,多个支撑块凸出在支撑本体的内侧面上、且多个支撑块间隔设置。如此设置,保证脚垫可以进行弯曲,以此对支脚进行稳固的支撑。

9、示例性地,支撑本体具有第一顶面,支撑块具有第二顶面,第一顶面高于第二顶面。如此设置,支撑本体高于支撑块,支撑本体高出支撑块的部分可以包覆住支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脚垫连接的稳定性。

10、示例性地,支撑部呈弧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相互间形成夹角β,β=α。如此设置,可方便用户在安装时进行识别,将脚垫安装至支脚上,且脚垫和支脚形成的夹角相等,使支撑部与支脚连接的更加牢固。

11、示例性地,支撑部包括支撑本体和支撑筋,支撑本体具有内侧面,支撑筋凸出在支撑本体的内侧面上,且支撑筋从第一连接部延伸至第二连接部。如此设置,支撑筋使支撑部可以保持形成夹角α,使脚垫对支脚支撑的稳定性更高。

12、示例性地,支撑本体具有第一顶面,支撑筋具有第三顶面,第一顶面高于第三顶面。如此设置,支撑本体高于支撑筋,支撑本体高出支撑筋的部分可以包覆住支脚,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脚垫连接的稳定性。

13、示例性地,支脚为多个,脚垫为多个,多个支脚与多个脚垫分别一一对应。如此设置,可以使锅支架组件在面板或盛液盘上进行更好的支撑、站立,且每个支脚都与其对应的脚垫进行了牢固的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灶具包括灶具本体和如上所述的锅支架组件,锅支架组件设置在灶具本体上。

15、在
技术实现要素:
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6、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技术特征:

1.一种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脚和脚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的侧边缘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朝所述支脚内延伸形成有卡槽,所述限位部形成在所述卡槽的侧壁上,所述凸起位于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卡槽的槽底的一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部从支脚的侧边缘朝所述支脚外延伸以突出于所述支脚,所述凸起形成在所述限位部远离所述支脚的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包括有第一脚体和第二脚体,所述第一脚体与所述第二脚体相连接且相互间形成有夹角α,所述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一脚体的远离所述第二脚体的一侧上,所述第二限位部形成在所述第二脚体的远离所述第一脚体的一侧上;所述连接部包括分别形成在所述支撑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一限位部穿设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形成有供所述第二限位部穿设的第二安装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三者连接呈一字型,且至少所述支撑部可弯曲使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间形成夹角β,β=α。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本体和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本体具有内侧面,多个所述支撑块凸出在所述支撑本体的内侧面上、且多个所述支撑块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具有第一顶面,所述支撑块具有第二顶面,所述第一顶面高于所述第二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呈弧形,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互间形成夹角β,β=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本体和支撑筋,所述支撑本体具有内侧面,所述支撑筋凸出在所述支撑本体的内侧面上,且所述支撑筋从所述第一连接部延伸至第二连接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本体具有第一顶面,所述支撑筋具有第三顶面,所述第一顶面高于所述第三顶面。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锅支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为多个,所述脚垫为多个,多个所述支脚与多个所述脚垫分别一一对应。

12.一种灶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灶具本体和如权利要求1-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锅支架组件,所述锅支架组件设置在所述灶具本体上。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锅支架组件及灶具,锅支架组件包括支脚和脚垫;脚垫包括支撑部和与支撑部相连的连接部,连接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支脚支撑在支撑部上;其中,连接部具有相对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安装孔从第一壁面贯通至第二壁面;支脚上形成有带凸起的限位部,限位部从第一壁面穿过安装孔且通过凸起与第二壁面相卡抵。本技术的锅支架组件,由于支脚上设置带凸起的限位部,脚垫上设置安装孔,限位部从第一壁面穿过安装孔且借助凸起与第二壁面卡抵连接实现脚垫固定,一方面,即使在锅支架组件处于高温状态下,脚垫与支脚连接的依旧牢固,不易发生脱落现象;另一方面,支脚底部无需开孔,支脚可以采用厚度较薄的板材制成,从而降低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晁宇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苏泊尔厨卫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830
技术公布日:2024/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