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塔消声结构及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790638发布日期:2024-07-26 20:07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冷却塔消声结构及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尤其涉及一种冷却塔消声结构及冷却塔。


背景技术:

1、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

2、现有的冷却塔为考虑通风散热等因素基本都是安装在室外,但是有些特殊工程需要在建筑内部安装冷却塔,如在地铁站内部因供冷需求,为乘客创造舒适的过渡性环境,站内设置集中供冷系统,需要设置冷却塔,但由于现有的冷却塔造造型过大,室内安装会占用很大的空间,而且会产生非常大的噪音,产生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的冷却塔噪声过大,会产生噪声污染而无法在室内安装使用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冷却塔消声结构,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所述壳体的开口侧形成出风通道,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形成稳压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有由多个消声筒构成的消声筒阵列,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稳压腔的第一进风口。

2、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消声筒沿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延伸。

3、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消声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壳体开口端边沿高度。

4、进一步改进为,所述消声筒为四边形柱体。

5、另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冷却塔,包括:冷却室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消声结构,所述冷却室一端为第二进风口,另一端为第二出风口,且所述冷却室内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冷却塔本体,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塔消声结构。

6、进一步改进为,所述冷却塔消声结构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相垂直。

7、进一步改进为,所述第二进风口上设有过滤网。

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冷却塔消声结构及冷却塔,通过基于消声筒构成的消声结构,大大降低了冷却塔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从而消除了冷却塔的噪声污染。



技术特征:

1.一种冷却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所述壳体的开口侧形成出风通道,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形成稳压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有由多个消声筒构成的消声筒阵列,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稳压腔的第一进风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沿所述出风通道的出风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的高度低于所述壳体开口端边沿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为四边形柱体。

5.一种冷却塔,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室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塔消声结构,所述冷却室一端为第二进风口,另一端为第二出风口,且所述冷却室内的所述第二出风口处设有冷却塔本体,所述第二出风口连通所述冷却塔消声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消声结构的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口上设有过滤网。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塔消声结构及冷却塔,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所述壳体的开口侧形成出风通道,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形成稳压腔,所述隔板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上设有由多个消声筒构成的消声筒阵列,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所述稳压腔的第一进风口。本技术提供的冷却塔消声结构及冷却塔,通过基于消声筒构成的消声结构,大大降低了冷却塔工作时产生的噪音,从而消除了冷却塔的噪声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孙涛,王英杰,郝志媛,魏呈祥,张磊,王建良,纪明辰,孟庆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安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130
技术公布日:2024/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