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27712发布日期:2024-09-30 12:47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工业给水领域,具体是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1、工业用水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生产用水及厂区内职工生活用水的总称。生产用水主要用途是,原料用水,直接作为原料或作为原料一部分而使用的水;产品处理用水;锅炉用水;冷却用水等。其中冷却用水在工业用水中水量虽较大,但实际消耗量并不多,大量水量使用后经适当处理仍可以重复利用。

2、工业部门生产过程中常产生大量废热,不及时转移到自然环境中则会影响生产过程正常进行。天然水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性能、费用低、资源丰富等特点。常被用作工业废热的传递介质,也因此被称为冷却水。工业冷却水在变化温度时理化性质不会发生改变。采取释放降温措施,形成水循环回用系统,是节约工业用水的重要途径,工业循环水系统以水作为冷却介质,在循环水系统中,冷却水可以反复使用,水经换热器后温度升高,由冷却塔或其他冷却设备将水温降低下来,再由泵将水送往用户,水如此不断的进行重复使用。

3、换热系统是一种热能回收利用系统,一般包括吸热器(换热器)、回热器和冷却器,其功能是实现不同温度流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换热系统设计的重点就在于能使工质具有比较理想的流动特性,这就要求设计的换热系统各部件在满足换热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工质循环阻力。

4、目前,工业水的换热冷却大多是通过冷热流体进行直接接触并换热冷却,这种换热冷却方式单一,且冷却水只进行单次的冷却,冷却方式不理想,冷却部件内部冷却水经过长时间的冷却流动与换热管道尾部很难达到快速换热冷却的效果,本申请旨在对换热管设置多重冷却方式,通过智能化监测换热管的冷却温度,通过多重冷却方式调节换热管不同区域的冷却温度,提高换热管换热冷却速率,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装置包括用于对工业水进行换热冷却的循环换热箱,循环换热箱内部设有用于引入换热循环的工业水的换热管,换热管呈s型设置,循环换热箱内部靠近换热管的位置设有用于对换热管进行循环冷却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若干冷却限位板,若干冷却限位板分别设置在换热管两侧。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循环换热箱内部设有用于对工业水进行换热冷却,换热管呈s型设置能够减缓工业水的流速,从而提高冷却的速率,冷却组件能够对换热管进行循环冷却,通过冷却限位板设置在换热管两侧接触换热管进行冷却。

5、进一步设置:冷却组件包括螺旋冷却管,螺旋冷却管内部设有制冷液,螺旋冷却管套设在换热管上,且不与换热管连接,冷却限位板靠近螺旋冷却管的位置设有弧形移动槽,螺旋冷却管滑移连接在弧形移动槽内部,弧形移动槽内部设有用于推动螺旋冷却管进行移动的推动气缸,螺旋冷却管与推动气缸可拆卸连接。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旋冷却管能够与换热管进行接触冷却,通过监测换热管的温度,能够通过推动气缸调节螺旋冷却杆在冷却限位板内部的位置对换热杆进行冷却,螺旋冷却管内部制冷液能够对换热管进行冷却,同时能够对冷却限位板内部的冷却水进行二次冷却。

7、进一步设置:冷却限位板包括若干组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一组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相对设置,且用于对同一位置的换热管进行冷却,同一组内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之间设有用于对冷却水进行传输的第一连接传输管,冷却下板与相邻组中冷却上板之间设有用于冷却水进行传输的第二连接传输管,冷却下板与相邻组中冷却上板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台,支撑台内部设有若干用于对换热管双重冷却的冷却风机,循环换热箱内部设有支撑冷却风机的固定台。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限位板内部不同组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对换热管不同位置进行冷却,一组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对同一位置的换热管进行包覆冷却,同时第一连接传输管和第二连接传输管对连接的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内部冷却水进行传输冷却,支撑台能够在每一组冷却限位板之间进行支撑,冷却风机能够调节循环换热箱内部的温度,从而对换热管进行风冷冷却。

9、进一步设置:冷却上板靠近换热管进水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加速将冷却水引流入冷却限位板内部的弧形引流管,弧形引流管上设有若干引流管,冷却下板靠近换热管出水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将冷却水引流循环的循环管,引流管和循环管分别嵌设在循环换热箱内,引流管和循环管分别与外接水泵电连接。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引流管能够加速将冷却水引流入冷却限位板内部,循环管能够将冷却水引流出冷却限位板,通过再次冷却后对换热管循环冷却,循环管与外部冷却塔连接。

11、进一步设置:冷却限位板外部设有若干检测换热管不同区域温度的外部温度传感器,冷却限位板内部设有检测冷却限位板内部冷却水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外部温度传感器和内部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推动气缸、冷却风机电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部温度传感器能够检测换热管不同区域温度,内部温度传感器能够测冷却限位板内部冷却水温度,实时对换热管的冷却效率进行检测,同时驱动推动气缸上的螺旋冷却管和冷却风机对换热管进行多重冷却。

13、进一步设置:冷却限位板和第一连接传输管和第二连接传输管为扁平金属管,第一连接传输管和第二连接传输管呈弧形,且第一连接传输管和第二连接传输管分别与冷却上板和冷却下板一体连接。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扁平金属管能够充分压缩水管内部冷却水的流速,增大与换热管的接触面积进行冷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旨在对换热管设置多重冷却方式,通过智能化监测换热管的冷却温度,通过多重冷却方式调节换热管不同区域的冷却温度,提高换热管换热冷却速率,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特征:

1.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用于对工业水进行换热冷却的循环换热箱(1),循环换热箱(1)内部设有用于引入换热循环的工业水的换热管(2),换热管(2)呈s型设置,循环换热箱(1)内部靠近换热管(2)的位置设有用于对换热管(2)进行循环冷却的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若干冷却限位板(3),若干冷却限位板(3)分别设置在换热管(2)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螺旋冷却管(4),螺旋冷却管(4)内部设有制冷液,螺旋冷却管(4)套设在换热管(2)上,且不与换热管(2)连接,冷却限位板(3)靠近螺旋冷却管(4)的位置设有弧形移动槽,螺旋冷却管(4)滑移连接在弧形移动槽内部,弧形移动槽内部设有用于推动螺旋冷却管(4)进行移动的推动气缸,螺旋冷却管(4)与推动气缸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限位板(3)包括若干组冷却上板(31)和冷却下板(32),一组冷却上板(31)和冷却下板(32)相对设置,且用于对同一位置的换热管(2)进行冷却,同一组内冷却上板(31)和冷却下板(32)之间设有用于对冷却水进行传输的第一连接传输管(5),冷却下板(32)与相邻组中冷却上板(31)之间设有用于冷却水进行传输的第二连接传输管(6),冷却下板(32)与相邻组中冷却上板(31)之间设有用于支撑的支撑台(7),支撑台(7)内部设有若干用于对换热管(2)双重冷却的冷却风机(8),循环换热箱(1)内部设有支撑冷却风机(8)的固定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上板(31)靠近换热管(2)进水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加速将冷却水引流入冷却限位板(3)内部的弧形引流管(9),弧形引流管(9)上设有若干引流管(10),冷却下板(32)靠近换热管(2)出水口的位置设有用于将冷却水引流循环的循环管(11),引流管(10)和循环管(11)分别嵌设在循环换热箱(1)内,引流管(10)和循环管(11)分别与外接水泵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限位板(3)外部设有若干检测换热管(2)不同区域温度的外部温度传感器(12),冷却限位板(3)内部设有检测冷却限位板(3)内部冷却水温度的内部温度传感器(13),外部温度传感器(12)和内部温度传感器(13)分别与推动气缸、冷却风机(8)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限位板(3)和第一连接传输管(5)和第二连接传输管(6)为扁平金属管,第一连接传输管(5)和第二连接传输管(6)呈弧形,且第一连接传输管(5)和第二连接传输管(6)分别与冷却上板(31)和冷却下板(32)一体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给水换热循环冷却装置,装置包括用于对工业水进行换热冷却的循环换热箱,循环换热箱内部设有用于引入换热循环的工业水的换热管,换热管呈S型设置,循环换热箱内部靠近换热管的位置设有用于对换热管进行循环冷却的冷却组件,旨在对换热管设置多重冷却方式,通过智能化监测换热管的冷却温度,通过多重冷却方式调节换热管不同区域的冷却温度,提高换热管换热冷却速率,对冷却水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

技术研发人员:卢何淳,王倩,周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核工业格林水处理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1214
技术公布日:2024/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