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36913发布日期:2024-09-30 12:58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风道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空气循环,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双风道系统。


背景技术:

1、目前市面上的空气净化器大部分采用的都是单风道单风轮形式,当进气口设置在净化器下半部的四周时,对于悬浮在高处的毛屑的吸附效果较差;当进气口设置在净化器的单侧面四周时,对另外三个面,以及地板的吸附效果较差;当进气口设置在净化器的双侧面上时,对其他两面,以及地板的吸附效果较差;无论进气口设置在那种位置上,单风道单风轮的设置始终无法提供足够大的吸附力,进而无法做到有效的全方位吸毛屑效果。因此,如何提高净化器的吸附力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在
技术实现要素: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风道系统,包括: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为引风式风道系统,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均位于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

3、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风道由通过第一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一驱动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设备上的第一风轮,以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的第一风壳组成,所述第一进风口为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一风轮位于所述第一风壳内,所述第一风壳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构成第一风道的出风口。

4、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驱动设备为电机,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设备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轮连接的第一传动件。

5、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风轮的叶片的出口角a小于90°。

6、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风壳由设置有第一进风口的第一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一导风板组成,所述第一壳体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的开口端,并向所述第一壳体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构成第一风道的出风口,所述第一风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

7、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风道还包括第一引导壳,所述第一引导壳为圆锥形壳体,所述第一引导壳靠近所述连接板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引导壳靠近所述连接板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壳体开口端的面积,所述第一引导壳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设备外部。

8、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风道由通过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的第二驱动设备、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设备上的第二风轮,以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的第二风壳组成,所述第二进风口为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轮位于所述第二风壳内,所述第二风壳与所述连接板之间留有空隙,构成第二风道的出风口。

9、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驱动设备为电机,并且所述第二驱动设备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轮连接的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二风轮的叶片的出口角a小于90°。

10、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风壳由设置有第二进风口的第二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上的第二导风板组成,所述第二壳体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开口端,并向所述第二壳体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二导风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构成第二风道的出风口,所述第二风轮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内。

11、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风道还包括第二引导壳,所述第二引导壳为圆锥形壳体,所述第二引导壳靠近所述连接板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板一端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引导壳靠近所述连接板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壳体开口端的面积,所述第二引导壳套设在所述第二驱动设备外部。

12、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3、相比较于传统净化器的单风道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风道的设计思路,本发明采用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引风式风道系统,通过引风式风道系统的强大吸附力,提高应用本发明的净化器的杂物吸附能力,以及吸附距离,两个独立的引风式风道系统分别为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为优化本发明的体积,将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通过连接板进行“背靠背”的连接固定,如图1所示,即,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和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分别位于连接板的两侧,并且都位于远离连接板的一端,第一风道的出风口和第二风道的出风口被连接板分开。当本发明应用于净化器时,如图7所示,第一风道的进风口位于上方,第二风道的进风口位于下方,两个风道的出风口均位于净化器的中部,通过第一风道可以增加对于高处悬浮的毛屑的吸附能力,通过第二风道可以增加对于地面上杂物的吸附能力,中部排风可以远离地面,避免将地面上的杂物吹起来,两个风道可以构成空气由净化器的顶部吸入,中部排出,再由顶部吸入的上空气循环,以及由净化器的底部吸入,中部排出,再由底部吸入的下空气循环,两个独立的风道可以对应两个独立的空气循环,有效提高对于净化器上方和下方杂物的吸附效果。

14、本发明所述的双风道系统,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连接板(3)连接的第一风道(1)和第二风道(2),所述第一风道(1)和所述第二风道(2)均为引风式风道系统,所述第一风道(1)与所述第二风道(2)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3)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风道(1)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2)的进风口均位于远离所述连接板(3)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由通过第一连接件(7)与所述连接板(3)连接的第一驱动设备(4)、设置在所述第一驱动设备(4)上的第一风轮(5),以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8)的第一风壳(6)组成,所述第一进风口(8)为所述第一风道(1)的进风口,所述第一风轮(5)位于所述第一风壳(6)内,所述第一风壳(6)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留有空隙,构成第一风道的出风口(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设备(4)为电机,并且所述第一驱动设备(4)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风轮(5)连接的第一传动件(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轮(5)的叶片的出口角a小于9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壳(6)由设置有第一进风口(8)的第一壳体(6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61)上的第一导风板(62)组成,所述第一壳体(61)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一进风口(8),所述第一导风板(62)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61)的开口端,并向所述第一壳体(61)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一导风板(62)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构成第一风道的出风口(9),所述第一风轮(5)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1)还包括第一引导壳(11),所述第一引导壳(11)为圆锥形壳体,所述第一引导壳(11)靠近所述连接板(3)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板(3)一端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一引导壳(11)靠近所述连接板(3)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一壳体(61)开口端的面积,所述第一引导壳(11)套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设备(4)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2)由通过第二连接件(15)与所述连接板(3)连接的第二驱动设备(12)、设置在所述第二驱动设备(12)上的第二风轮(13),以及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6)的第二风壳(14)组成,所述第二进风口(16)为所述第二风道(2)的进风口,所述第二风轮(13)位于所述第二风壳(14)内,所述第二风壳(14)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留有空隙,构成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设备(12)为电机,并且所述第二驱动设备(12)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风轮(13)连接的第二传动件(19),所述第二风轮(13)的叶片的出口角a小于90°。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壳(14)由设置有第二进风口(16)的第二壳体(14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41)上的第二导风板(142)组成,所述第二壳体(141)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设置有所述第二进风口(16),所述第二导风板(142)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141)的开口端,并向所述第二壳体(141)的外部延伸,所述第二导风板(142)与所述连接板(3)之间构成第二风道的出风口(17),所述第二风轮(13)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壳体(14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双风道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2)还包括第二引导壳(18),所述第二引导壳(18)为圆锥形壳体,所述第二引导壳(18)靠近所述连接板(3)一端的直径,大于远离所述连接板(3)一端的直径,并且所述第二引导壳(18)靠近所述连接板(3)一端的面积,大于所述第二壳体(141)开口端的面积,所述第二引导壳(18)套设在所述第二驱动设备(12)外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风道系统,包括:通过连接板连接的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为引风式风道系统,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对称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并且所述第一风道的进风口和所述第二风道的进风口均位于远离所述连接板的一端。相比较于传统净化器的单风道设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风道的设计思路,本发明采用了两个相互独立的引风式风道系统,通过引风式风道系统的强大吸附力,提高应用本发明的净化器的杂物吸附能力,以及吸附距离,两个独立的风道可以对应两个独立的空气循环,有效提高对于净化器上方和下方杂物的吸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廖成键,龚江林,谢伟平,吴培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艾恩科技集团(厦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9/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