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管道防冻,特别是涉及一种管道防冻结构及增能系统。
背景技术:
1、传统的增能装置在寒冷状态下长时间停机或通电非正常状态下,可能会使增能装置的盘管和系统管道内的介质水无法排出;长时间处于寒冷状态下时,增能装置的盘管和系统管道内的介质水容易结冰,因介质水的结冰膨胀可能会导致盘管和系统管道涨裂。再次使用时,需要对增能装置进行化冻和维修,同时也浪费人力物力。
2、目前,管道的防冻方式主要采用在管道外侧裹覆保温层,但其仅能对位于增能装置外侧的系统管道进行裹覆,无法对增能装置内的盘管进行裹覆,且防冻效果难以保证。
3、因此,亟待提供一种管道防冻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道防冻结构及增能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管道防冻效果,避免了因介质的结冰膨胀导致管道涨裂。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3、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防冻结构,包括:
4、保温仓,所述保温仓内用于放置水箱,所述保温仓的顶部用于放置通过循环管道与所述水箱连通的增能装置;
5、供气装置,所述供气装置的出气口能够与所述循环管道位于所述保温仓上方的位置连通,以向所述循环管道充气,并将所述循环管道以及所述增能装置内的介质压入所述水箱或位于所述保温仓内的所述循环管道内。
6、优选的,所述保温仓为保温撬装房,且所述保温撬装房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
7、所述水箱为保温储热水箱,所述保温储热水箱的侧壁上设置有暖气片,且所述保温储热水箱通过循环水管与所述暖气片连通,所述循环水管上设置有增压循环泵。
8、优选的,所述供气装置为空气储气罐,所述空气储气罐设置于所述保温仓的顶部,且所述空气储气罐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
9、优选的,所述供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控制阀与所述循环管道连通;其中,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10、优选的,还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11、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箱,且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保温仓内。
12、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用于安装所述增能装置。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支架为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横跨所述保温仓,且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增能装置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的顶部。
14、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增能系统,包括水箱、增能装置以及如上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
15、优选的,所述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循环泵。
16、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7、本发明中供气装置的出气口与循环管道位于保温仓上方的位置连通,能够向循环管道充气,并将循环管道以及增能装置内的介质压入水箱或位于保温仓内的循环管道内,从而使位于保温仓外部的管道内没有介质;而保温仓能够对位于其内的管道进行保温,有效提高了管道防冻效果,避免了因介质的结冰膨胀导致盘管和系统管道涨裂的问题,不需要人工对管道进行化冻、更换与维修等,从而减少人力与物力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1.一种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仓为保温撬装房,且所述保温撬装房的底部设置有保温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为空气储气罐,所述空气储气罐设置于所述保温仓的顶部,且所述空气储气罐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装置的出气口通过控制阀与所述循环管道连通;其中,所述控制阀为电磁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装置以及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电磁阀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为控制箱,且所述控制箱设置于所述保温仓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用于安装所述增能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支架为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横跨所述保温仓,且开口朝下设置,所述增能装置安装于所述u型支架的顶部。
9.一种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增能装置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管道防冻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管道上还设置有循环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