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41550358发布日期:2025-04-08 18:03阅读:5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微通道,尤其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1、微通道由集流管、扁管、翅片等部分组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扁管一根根,且每2根之间按照固定的间隙有序摆放好,然后再安装2端集流管,集流管安装前预先插入定位条、定位杆,确保每根扁管都要插入集流管对应缺口,最后通过外力均匀挤压两集流管,确保扁管的插入深度,均匀抵住集流管内插入的扁管,即保障每根扁管插入集流管的深度全部一致。

2、整个作业过程操作繁琐,难度高,生产效率低,需要12人作业才能保障,且生产过程不良品多,产品一致性,质量难以控制。

3、因此需要一种可以实现扁管和翅片的一体化组装的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该微通道换热器可以实现扁管和翅片的一体化组装。

2、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侧均设置有多根梳齿,多根所述梳齿间隔排列;所述梳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每根所述梳齿的所述斜面放置一根扁管;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面,并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

3、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集流管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扁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集流管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扁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4、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相邻所述扁管之间安装有翅片。

5、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两端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集流管。

6、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隔片,所述隔片竖直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隔片用于引导冷媒流入所述扁管。

7、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连接有n根所述扁管,n根所述扁管之间相互平行;n根所述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n根所述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

8、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与最外侧的所述扁管连接或一体成型。

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集流管远离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支管入口和支管出口,冷媒从所述支管入口流入,从所述支管出口流出。

10、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梳齿包括滑块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插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承托部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斜面。

11、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斜面的高度差等于所述扁管的厚度。

12、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装配方法,基于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方法包括:

13、将n根所述扁管放置在所述梳齿的斜面上,使n根所述扁管沿水平方向均匀排布在装配工位上;

14、拉动n根所述扁管,以使n根所述扁管由水平排布转换为竖直排布;

15、安装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将n根所述扁管的第一端插入第一安装槽内,将n根所述扁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安装槽内。

16、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拉动n根所述扁管,以使n根所述扁管由水平排布转换为竖直排布之后,还包括:

17、将翅片逐个插入到相邻两个所述扁管之间;

18、拍平多根所述翅片,以使多根所述翅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

19、在本发明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拍平多根所述翅片,以使多根所述翅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之后,还包括:

20、使用气缸推动多根所述梳齿移动,直到相邻所述梳齿之间的间距减小到目标间距。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22、本发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侧均设置有多根梳齿,多根所述梳齿间隔排列;所述梳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每根所述梳齿的所述斜面放置一根扁管;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面,并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设置多根梳齿,利用梳齿对扁管的定位作用,将多根扁管一次性放置在多根梳齿的斜面上。然后拉动多根扁管,使得多根扁管由水平排布转换为竖直排布。推动多根梳齿移动,通过推动多根梳齿移动带动多根扁管朝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以缩短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间距。直到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间距缩短至扁管组装要求的间距。然后将多根扁管的第一端插入第一集流管,并将多根扁管的第二端插入第二集流管。在上述过程中,利用多根梳齿对多根扁管进行一次性放置和排布,实现了扁管的一体化组装,无需逐个放入扁管,优化了操作工序,不仅提高了组装微通道换热器的效率,还保障了多个微通道换热器的一致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特征:

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侧均设置有多根梳齿,多根所述梳齿间隔排列;所述梳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每根所述梳齿的所述斜面放置一根扁管;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所述斜面,并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或所述第二集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靠近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扁管的第一端插入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第二集流管靠近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扁管的第二端插入所述第二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扁管之间安装有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两端连接有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一集流管,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两端连接有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用于密封所述第二集流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片,所述隔片竖直插入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所述隔片用于引导冷媒流入所述扁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连接有n根所述扁管,n根所述扁管之间相互平行;n根所述扁管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集流管连通,n根所述扁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折弯结构,所述折弯结构与最外侧的所述扁管连接或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集流管远离所述第二集流管的一侧开设有支管入口和支管出口,冷媒从所述支管入口流入,从所述支管出口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梳齿包括滑块和承托部,所述承托部插接在所述滑块上,所述承托部远离所述滑块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斜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高度差等于所述扁管的厚度。

11.一种微通道换热器的装配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所述方法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n根所述扁管,以使n根所述扁管由水平排布转换为竖直排布之后,还包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拍平多根所述翅片,以使多根所述翅片之间的高度差小于高度差阈值之后,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其装配方法,其中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的内侧均设置有多根梳齿,多根梳齿间隔排列。梳齿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每根梳齿的斜面放置一根扁管。扁管的两端分别穿过对应的斜面,并插入第一集流管或第二集流管。利用梳齿对扁管的定位作用,将多根扁管一次性放置在多根梳齿的斜面上。然后拉动多根扁管,使得多根扁管由水平排布转换为竖直排布。推动多根梳齿移动,直到相邻两根扁管之间的间距缩短至扁管组装要求的间距,然后将多根扁管的两端分别插入第一集流管和第二集流管。本发明不仅提高了组装微通道换热器的效率,还保障了多个微通道换热器的一致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学广,贺扬,许勇,刘鹏,王李生,朱国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格力电器(芜湖)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4/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