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余热回收,具体为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
背景技术:
1、余热回收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热,通过一定方式回收后再利用,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废弃的热水加入到余热回收节能器中,实现热量的转换。
2、专利文件cn219867954u公开了一种余热回收装置,“该专利文件中的余热回收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含有热量的废气通过装置后直接排出,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废气中的热量无法全部得到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余热回收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含有热量的废气通过装置后直接排出,停留时间较短,导致废气中的热量无法全部得到利用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包括余热回收箱,所述余热回收箱的顶部安装有顶板,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定时控制组件,所述定时控制组件用于将热水排出的时间进行控制,所述定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和定时器,所述定时器安装在控制箱的正面,所述余热回收箱的一侧贯穿安装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热水出水管和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在热水出水管的一端,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另一端安装在余热回收箱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排出管。
3、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底部安装有底座,余热回收箱的另一侧贯穿安装有热水进水管,余热回收箱的正面贯穿安装有冷水进入管。
4、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的内侧安装有循环管,循环管的顶端贯穿顶板的顶部,循环管的另一端与冷水进入管连接。
5、优选的,所述余热回收箱的内部安装有保温层。
6、优选的,所述顶板的顶部安装有传输泵,传输泵的输入端安装有连接管,且连接管与循环管的顶端连接。
7、优选的,所述传输泵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管,固定管的一端安装有三通管,三通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排出管。
8、优选的,所述三通管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电磁阀,第三电磁阀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出管。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0、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定时器可以对第一电磁阀的开关时间通过控制箱进行控制,使第一电磁阀关闭,从而使余热回收箱中的热水不会通过热水出水管排出,使废水停留在余热回收箱的内部,使该装置在进行热交换的时间更久、热交换效率更高。
11、2、本实用新型中当废弃的热水温度在最高时,通过将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三电磁阀关闭,从而使热水通过第二排出管排出,此时排出的水温度最高,后面继续排出的热水通过将第三电磁阀打开,第二电磁阀关闭,使后续传输的热水通过第三排出管排出,从而使热交换之后排出热水的热量不同,以便于对不同温度的热水进行使用。
1.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包括余热回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1)的顶部安装有顶板(11),所述顶板(11)的顶部安装有定时控制组件,所述定时控制组件用于将热水排出的时间进行控制,所述定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箱(12)和定时器(13),所述定时器(13)安装在控制箱(12)的正面,所述余热回收箱(1)的一侧贯穿安装有开关组件,所述开关组件包括热水出水管(4)和第一电磁阀(5),所述第一电磁阀(5)固定在热水出水管(4)的一端,所述热水出水管(4)的另一端安装在余热回收箱(1)的一侧,所述第一电磁阀(5)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一排出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1)的底部安装有底座(2),余热回收箱(1)的另一侧贯穿安装有热水进水管(3),余热回收箱(1)的正面贯穿安装有冷水进入管(1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1)的内部安装有支撑架(7),支撑架(7)的内侧安装有循环管(8),循环管(8)的顶端贯穿顶板(11)的顶部,循环管(8)的另一端与冷水进入管(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回收箱(1)的内部安装有保温层(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1)的顶部安装有传输泵(14),传输泵(14)的输入端安装有连接管(15),且连接管(15)与循环管(8)的顶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泵(14)的输出端安装有固定管(16),固定管(16)的一端安装有三通管(17),三通管(17)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电磁阀(18),第二电磁阀(18)的一端安装有第二排出管(19)。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余热回收装置的余热回收节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17)的另一端安装有第三电磁阀(20),第三电磁阀(20)的一端安装有第三排出管(21)。